蝴蝶蘭是怎麼養的

  蝴蝶蘭不僅有著很強的光合作用的能力和吸收空氣中養分的能力,還有美麗的外形,因此大受養殖者的歡迎。那麼,?下面就由小編告訴大家吧!

  ?

  生長習性

  蝴蝶蘭出生於熱帶雨林地區,本性喜暖畏寒。生長適溫為15~20℃,冬季10℃以下就會停止生長,低於5℃容易死亡。原產馬來西亞熱帶地區的蝴蝶蘭屬蘭科蝴蝶蘭屬,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高溫高溼河川海岸邊的森林樹木是蝴蝶蘭附著生長的地方。

  蝴蝶蘭由於其生理結構可以保護自身在低溼狀態下受到的應力影響,但是在太溼的環境下,高溫高溼往往相伴著病害。最適宜的相對溼度範圍為60%~80%RH。

  光照和廕庇

  室外養蘭需要遮光,夏季遮光70%~80%,春、秋季遮光50%~60%,冬季遮光40%~50%。遮光材料有遮光網、簾子,或自制的木條、竹片架子。自制遮光架子應為條子寬4~5釐米,間隔3.3~4釐米,架於蘭盆之上1米左右。

  放於室內的,可將蝴蝶蘭置於近光照好的處所,較強光照射時可用窗簾遮光,注意通風,照樣也能養好。

  溫度與溼度

  蝴蝶蘭生長適溫為15~30℃。夏季35℃以上,冬季10℃以下生長停滯處於休眠狀態。在室外最低氣溫15℃以上時,可放置戶外養護,低於15℃時,搬進室內。上海地區一般在5~9月底最遲10月可在戶外。

  環境溼度保持在70%,溫度高於26℃應提高溼度。家庭養蘭由於條件限制只能因陋就簡,在陽臺上栽培,由於處於空中,無地氣,空氣暢通較乾燥,可以通過一些簡易措施改善乾燥狀況提高溼度。在外圍放置較大、葉茂的盆花遮擋風,也可種植蔓性植物來遮陽,將蘭盆放於溼沙上經常噴霧,以提高溼度。

  澆水

  生長期多給水,休眠期少給水或不給水。4月中旬到10月可在下午5時前後澆水,一次澆足,盆底有水淌出為止。介質乾透了澆,不幹可不澆,盛夏或初秋氣溫高,儘量用貯存的水噴灑或澆灌,以驅除盆內熱量。

  冬季休眠期在介質幹了一段時間後,在上午10時前澆,不要用冷水,宜用溫水大致在15℃左右,儘量不要使蘭花長期處於溼潤狀態,謹防爛根。

  通風

  蝴蝶蘭需要有新鮮的空氣,要求氣流緩緩流動,忌冷風強風。大風期間應避光,遭受風害要遮擋。有微風吹拂的環境最好。避免風害,可以制一個四方框,框用薄木板,框高30~40釐米即可。框內鋪一層溼沙,這樣既可防風,又可增溼,一舉二得。

  施肥

  蝴蝶蘭在原生地,氣根附生於樹幹上,在空氣中,它能得到的養分是很少的,所以人工培養的蝴蝶蘭也不需過多的養分。在生長期中施用適量的肥料,對蘭株發育是有顯著效果的。施肥後見葉片亮而翠綠即可停止,否則浪費。從氮、磷、鉀配比看,小苗發育旺盛,需氮肥多,以30:10:10為宜;中苗平均發育,可為 20:20:20或18:18:18;當顯蕾至開花時可改為10:30:20,適當增加磷肥比例。家庭養花可到市場上買現成的“花寶”肥料,或其他液體肥,稀釋1500~2000倍,葉面、葉背及根部噴施。10天一次,時間應在下午5時以後,盛夏期間8月可停施。氣溫在22~28℃時,肥液最易被蘭花吸收,葉面少施,防止葉心積水腐爛。

  植具

  種植蝴蝶蘭最好用透氣性好的泥盆,但要美觀,也可用塑料盆、陶盆、瓷盆等,只要掌握一個原則,透氣、易排水,什麼器具都可以,也可以自制,容器四面要間隔空間,用木條或竹片、藤條、柳條等都可以。

  栽培介質

  洋蘭栽培介質必須具備以下要求:①能使蘭株根系承受蘭花本身重量,保持正常株形,但不能太重,以輕質為佳。②排水效能和保水效能良好。蘭根需要水分,但水分又能很快排除,因積水會使根部腐爛,另一方面又要保持水分不致很快乾燥。③通氣效能好。④有相當的礦物質養料。⑤能維持1~2年不腐爛。⑥價格不貴、合適,易於獲得,操作方便。適於栽培洋蘭的介質有以下幾種:①蛇木屑,它是由樹蕨的氣根加工打碎製成;②泥炭蘚;③水苔;④紫萁根,一種是黑色鐵絲狀的硬質的根,一種是褐色較軟的根;不易腐爛,含有少量氮磷鉀及微量元素,排水通氣又保水,耐用。pH值5;⑤樹皮,花旗鬆和白冷杉樹皮碎塊,質軟通氣保水,pH值4~6;⑥椰糠與椰殼纖維;⑦其他:棕纖維、乾燥的樹葉樹幹樹枝、幹牛糞、浮石、陶土塊、碎磚塊、瓦片、蛭石、塑料球等均可栽蘭。目前市場出售的蝴蝶蘭盆花使用的介質一般為水苔。

  花前花後管理

  蝴蝶蘭花芽形成後,應多施磷直到開花為止。當花莖向上抽出,有向一邊傾斜趨勢時,應立支柱綁縛不使花梗斷折。以後,花梗漸長漸高,綁縛也應漸次進行,支柱略成弧狀,增強美感。在開花期與新葉長出之前停施肥料。花謝後對有5片葉以上的健壯蘭株,可留下莖下部3~4節縮剪,日後可望在剩餘的花莖上再次開花,澆水不宜過勤,乾透再澆。

  換盆

  當蝴蝶蘭有很多根系長在盆外時,或盆內質介變黑腐爛時,就要考慮換盆了。換盆操作步驟如下:

  ①將蝴蝶蘭小心地脫出盆體,去掉全部舊的介質;

  ②修理根系,剪除枯根爛根、斷根癟根,如蘭株基部太高,即根樁過長,可剪除一部分;

  ③然後將水苔墊在根部,把溼苔蘚將根系四周緊緊包住;

  ④盆底用較大的泡沫塑料墊底,把包好苔蘚的蘭株裝入盆中,沿盆四周把苔蘚塞緊,使蘭株不搖動即可,放於陰處,不澆水,直至苔蘚乾透。平時噴霧即可溼苔蘚,即把乾薹蘚浸入水中溼透,取出擠幹水分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