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口才離不開學習古詩詞

  下面是小編對於學習好口才與古詩詞之間聯絡的一些看法,供你參考。

  一:9日,到北師大看望教師時說,不贊成把古詩詞從課本中去掉。

  古典詩詞是否應該從課本中刪除,學生們該怎麼去學習古典詩詞?又該以何種態度對待中國古典文化?昨天,河南商報記者採訪了王立群、于丹、鄭彥英等名家大腕。

  王立群說,老外都拿中國的古典詩詞當寶;于丹則稱,童蒙時就應該接觸古詩詞……

  上海刪除一年級課本古詩

  9月9日,到北京師範大學看望一線教師,在翻看一本課標書時表示,很不贊成把古代經典詩詞和散文從課本中去掉,“去中國化”是很悲哀的。

  認為,應該把這些經典嵌在學生腦子裡,成為中華民族文化的基因。

  在教師節前一天說出這樣的話,不是沒有緣由的。

  今秋開學,上海市小學一年級課本“瘦身”,課文從45篇縮減為40篇,刪除了全部8首古詩,包括《登鸛雀樓》、《草》、《畫》、《江雪》、《梅花》等。

  這種做法引發爭議,有人認為,課本刪“古詩”,其實是在刪“文化”。上海市教委相關負責人迴應稱,這並不意味著古詩退出孩子的課堂,上海只是改變了古詩的教學方式,學生們在預備鈴、拓展課等時間裡會跟著磁帶或是老師誦讀古詩篇目,感受古詩的情感美、音律美。

  二:鄭州一年級課本沒刪古詩

  鄭州市一小學語文老師李老師表示,目前鄭州市小學語文使用的有兩種教材,一種是蘇教版,一種是人教版,兩者都是按國家新課程標準編訂的。

  “據我瞭解,這兩個版本的課本都有古詩詞,小學一年級有兩篇,年級高了會更多,還不算練習冊和課後閱讀要求的。”鄭州市管城區陽光實驗小學一年級語文老師崔玉玲說。

  鄭州市教育局教學研究室小學語文與思想品德學科主任許睿表示,鄭州語文教學的特點是按課程標準來進行,不管是蘇教版還是人教版,學生要達到會寫會背等標準。

  對於上海市刪除小學一年級課本中古詩詞、改為課間誦讀的做法,她說,目前鄭州市也有很多學校採用類似方式,在規定的時間段讓孩子們誦讀古詩詞。

  三:大腕說詩詞

  古詩詞該不該從課本中刪除

  人物名片:王立群,河南大學文學院教授

  觀點:外國元首到中國演說時都要用幾句中國的古詩詞

  古詩詞不應當從課本中刪除,很多古詩詞內容文字淺顯易懂,不會增加學生的負擔,沒必要刪除。古詩詞不僅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也是中華民族的文化基因。

  傳誦到今天的古詩詞,都經歷了時間的檢驗,時間證明它們是經典,既然是經典,就應該繼承學習,而不是刪除拋棄。很多外國元首到中國發表演說時,都要用上幾句中國古典詩詞,作為中國人,我們怎麼能把古詩詞扔了呢?人家外國人還拿它當寶貝呢!

  人物名片:于丹,北京師範大學教授

  北京師範大學文化創新與傳播研究院院長

  觀點:古詩詞不能刪,上小學前孩子們就該接觸

  小學教材裡的古詩詞肯定不能刪,我甚至主張孩子在童蒙時就該多接觸一下中國古典詩詞。

  在小學時才讓孩子們讀、背古典詩詞,其實對孩子來說已經晚了。這是一種童蒙教育,古典詩詞有節奏有韻律,應該讓孩子們上小學前就接觸這些,從而也容易培養出愛好。小孩記憶力超好,背下來一輩子受益。

  古典詩詞有一種朗朗上口的節奏,一個人學習古典詩詞,不一定要等到懂意思的時候。

  我也很理解教育部門給孩子減負的想法,但減負不是減掉這些詩詞。孩子們對中國古典詩詞的感情和態度,決定著他長大以後能否成為一個熱愛傳統文化的人。

  人隨著年齡的增長會有更多急功近利的心態。能不能把古典詩詞作為生活的一部分、能不能傳承中國這個詩詞國度的血脈,或許是一個人小時候的一個習慣決定的。

  人物名片:鄭彥英,河南省文學院院長

  觀點:中國的文學就是從古詩詞發展而來的,當然該學

  中國文學就是從中國的古典詩詞和散文發展而來的,你說不學古詩詞行不行?當然應該學,現在一些課本中關於中國古代文學的東西都太少了。

  古詩詞是帶有中國文化符號的東西,承載著中國古文化的特點,很多家長在學前教孩子古詩詞,孩子長大後會受用不盡。

  不過,我不建議一些家長把孩子送到專門的國學班學這些東西,學習古詩詞不用每天花費大量時間,把課本上有的學好就行了。

  四:何時學古典詩詞為好?

  應該從三四歲開始

  于丹認為,古典詩詞學習應再早些,對此她有深刻感受。

  “小時候父母都下放了,我住姥姥家,那時沒有什麼玩的,姥姥教我背詩詞,我現在會的絕大多數都是學前背的,這些東西任何時候都不會忘。”

  至於說那時懂不懂意思,于丹認為沒關係,“我主張小孩子從三四歲的時候就開始學點古詩詞。”

  古詩詞怎麼學?

  要培養孩子對詩詞的興趣

  “我的孩子很小就背誦大量詩詞,有時都是瞎背,背完自己嘎嘎笑。”于丹說,家長不要訓斥孩子,只要孩子對詩詞有興趣就行。

  王立群也認為,小孩子學古詩詞主要是記誦、背誦、懂大意,隨著年齡的增長,對古詩詞的理解會越來越深。

  鄭彥英則建議家長不要要求太高,孩子懂得古詩詞就行,長大了高興的時候,和朋友誦讀幾句,也是很有意思的事。

  五:學古典詩詞有啥好處?

  感知古典文化的大雅之美

  “很多人問我,你怎麼能出口成章?我沒接受過任何口才訓練,只不過從兩三歲就背了大量的古詩。”于丹說,俗話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

  鄭彥英舉例,曲水流觴說的是中國古代的一種遊戲,大家坐在河渠兩旁,在上流放置酒杯,酒杯順流而下,停在誰的面前,誰就取杯飲酒,王羲之曾把這種遊戲與詩歌結合起來,從而形成了一種文雅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