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旅遊知識2

  12羅布林卡,位於拉薩市西郊,以前是達賴的夏宮,現為人民公園。

  13夏魯寺,位於日.喀則市。

  14託林寺,位於札達縣。

  15桑耶寺,位於扎囊縣,是西藏的第一座寺院。

  16卡若遺址,位於昌都縣。

  17扎塘寺,位於扎囊縣。

  18白居寺,位於江孜縣。

  19小.昭寺,位於拉薩市中心。

  20朗賽林莊園,位於扎囊縣。

  21大唐天竺使出銘,位於吉隆縣。

  22拉加里王宮,位於曲松縣。

  23吉如拉康,位於乃東縣。

  24桑喀古託寺,位於洛扎縣。

  25科迦寺,位於普蘭縣。

  26列山墓地,位於朗縣。

  27吉堆吐蕃墓群,位於洛扎縣。

  西藏旅遊小知識

  西藏確實是個值得去的地方,不論你是與怎樣的目的去,你的感受與收穫都會不一樣,所以西藏是人生值得一去的地方,那種靈氣,那種難於用言語表達的情感,只有自己體會了才知道。這樣一個美麗的地方其實也許多的小知識需要我們要注意的。

  西藏是高原地區,會有高原反應,有血壓疾病,心臟疾病的都不能去。這是去西藏人群也是有講究的。去西藏要自備很多東西,西藏日照世間長,紫外線強。我們需要自備防晒霜,反光眼鏡,還有西藏的溫差很大,要自備衣物。還有一點、到了西藏人生地不熟的,自己要自備一些應急用的藥品,怕著適應不了生病什麼的,就可以防備用。

  如果你是愛喝酒吸菸的人,到了西藏旅遊那得可戒一些時候。因為越是吸菸高原反應就越強烈,這是個小常識。到西藏遊玩是個體力戰,要保持愉悅的心情,早睡不要熬夜,保證足夠的睡眠時間,有助於第二天的開始旅程。如果我們要隨身攜帶一些物品,像日常用品的話,如牙膏一類的東西,不要裝滿,高原的氣壓很大。

  特別注意的是在旅遊景點八角街,我們行走的方向要順著傳經的人順時針的方向走,這是他們的一個風土習俗,這樣可以很容易的從人群中出來,而且也是尊重西藏神靈的一種方式。西藏有很多的習俗,像是天葬如果沒有得到允許,我們不要觀看更不要拍下照片,這是對別人的不尊重。

  我們在旅途中是要準備一些零食糖果,小禮品之類的東西,我們有需要問路的時候可以送給小朋友,感謝幫助你的人,自己會也很開心,在西藏最好都要吃熟食,一般在商店有賣的如果不行,可以開水泡著消除細菌。很多關於西藏注意的小知識大家要好好的牢記,有助於我們的旅途愉快,美麗的地方總會給我們留下難忘的回憶。我們難忘的西藏之旅,在快樂的同時不要忘記了這些很細小的知識,它對我們幫助很大,掌握了它我們的旅途會更愉快。

  西藏食物

  牛羊肉:藏族人民主要以食牛羊肉和奶製品為主。在牧區一般不食蔬菜,飲食單調,從單一的飲食結構來說,牧區乃至整個西藏都屬高脂肪,高蛋白飲食區。眾所周知牛羊肉熱量很高,這有助於生活在高海拔地區的人們抵禦寒冷。有趣的是藏族人民有食生肉的習慣,若到一些牧民或農區家中,你會看到掛到屋內或帳篷內的風乾的牛羊肉,你若去這些人家作客,主人會拿出風乾的牛羊肉叫你品嚐,這種風味只有在高原才能品嚐得到。

  飲料:各種飲料是構成藏族群眾營養食品不可缺少的東西。藏族的飲料有酥油茶、甜茶、青稞酒等。酥油茶除與主食糌粑同時食用外,也當作每日食用的飲料。酥油茶與甜茶分別用酥油、牛奶或奶粉加茶葉、鹽、白糖製成,酥油茶與甜茶都具有茶的功能。在西藏,用酥油茶待客,是藏民族古老的傳統。無論你走進牧民的帳篷,還是農民的泥土小屋,或走親訪友,主人總會打好醇香的酥油茶請你品嚐。藏胞出遠門,親友前來送別會獻上一條潔白的哈達,敬上一碗酥油茶,祝遠行者逢凶化吉,一路順風。藏族的另一種飲料棗青稞酒是用青稞發酵後釀製而成的,在西藏男女老少都喝此酒,藏族人民在過節前都要釀造大量的青稞酒。從藏曆四月到八月,幾乎所有的傳統節日和非傳統節日,宗教節日和非宗教節日,拉薩人都要提上甘甜醉人的青稞酒,到綠茵的草地上,三五成群,搭起各種色彩的帳篷,一邊喝著青稞酒,一邊盡情歌舞,顯示出藏族酒文化的魅力。

  酥油:在西藏隨時隨地可以見到酥油。牧民拿著一塊塊、一包包的酥油,擺在地上,拿在手上,到處兜售;不論城鄉,每個糧油店裡,一定斷不了酥油的供應;走進每個家庭,櫃子裡擺的東西可以缺這少那,但不會沒有酥油。總之,酥油是每個藏族人時刻不可缺少的食品。酥油是從牛、羊奶中提煉出來的。牧民煉酥油是很有趣的。在牛奶分離器還沒普遍使用的西藏牧區,人們提煉酥油仍然是用土辦法。牧民婦女將奶汁稍為加溫,然後倒入叫做“雪董”的大木桶裡,再用力上下抽打,來回數百次,攪得油水分離,上面便浮了一層談黃色的脂肪質,把它舀起來,灌進皮口袋,冷卻了便成酥油。酥油有很高的營養價值。藏族群眾,特別在牧區,一般很少吃菜和水果,日常的熱量除了肉外,便靠酥油了。酥油的吃法很多,主要是打酥油茶喝,也有放在糌粑裡調和著吃;逢年過節,老鄉們炸果子、“卡賽”,也用酥油。

西藏旅遊知識“的人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