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義會議會址介紹導遊詞

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由於王明"左"傾機會主義路線,使革命根據地日益縮小,中國工農紅軍被迫長征。長征初期,博古等領導人在軍事上又犯了逃跑主義錯誤,使紅軍蒙受重大損失。在革命的緊急關頭,中央接受了毛澤東的正確意見,放棄向湘西進軍計劃,改向敵人薄弱的貴州進軍。1935年1月,到達黔北重鎮遵義,並在1月15日,中共中央在這裡召開了政治局擴大會議即遵義會議,解決迫在眉睫的軍事問題。會議在柏輝章的私宅二樓會議室裡召開會議室東壁牆上有一隻掛鐘和兩個壁櫥,西壁是一排玻璃窗,中間放一張赭色長方桌,桌下放一火盆,四周圍著一圈木架藤邊靠背椅。會議揭發批評了中央領導人在軍事上的錯誤,通過了決議,取消了博古、李德的最高軍事指揮權,推選毛澤東為政治局。隨後根據會議精神,分工,由張聞天代替博古的工作,毛澤東、周恩來負責軍事。在行軍途中,又組成了毛澤東、周恩來、王稼祥三人指揮小組。遵義會議結束了王?quot;左"傾冒險主義在中央的統治,確定了以毛澤東為代表的新的中央的正確領導。這次會議在極端危險的時刻,挽救了黨和紅軍,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遵義因此而聞名。
  
  遵義會議會址位於遵義市老城紅旗路原子尹路80號。是一座坐北朝南的二層樓房,為中西合璧的磚木結構建築。上蓋小灰瓦,歇山式屋頂上開一"老虎窗",有抱廈。整個建築分主樓、跨院兩部分。主樓樓屋四周有迴廊,樓房的簷下柱間有十個券拱支撐,保留了我國古建築"徹上明造"的結構風格。樓上有梭門梭窗。簷柱頂飾有堊土堆塑的花卉。東西兩端各有一轉角樓梯,外面加有一道木柵欄。門窗塗飾赭色,鑲嵌彩色玻璃,窗外層加有板門。樓內各房間設有壁櫥。整個主樓通西闊25.75米,通進深16.95米,通高12米佔地面積528平方米。房屋原是黔軍二十五軍第二師師長柏輝章的私人官邸,是遵義城三十年代最巨集偉的建築。 

   會址大門臨街,門兩側原是八間鋪面,是柏輝章家的商店。進大門,穿過廳,迎面是一座巨大的磚徹牌坊,上有彩瓷碎片嵌字,前為"慰廬",後為"慎篤"。過牌坊是小天井,天井南側有小門通往柏家的內四合院,北側是主樓。
   
   會址是當年紅軍總司令部和總部一局的駐地,樓上除陳列有遵義會議會議室、軍委總參謀部辦公室外,還有??敝饗?芏骼吹陌旃?壹孀∈遙?芩玖鈧斕潞塗悼飼宓陌旃?壹孀∈遙?懿文背ち醪?械陌旃?壹孀∈遙?文背ひ督S⒌陌旃?壹孀∈彝狻Bハ掠凶髡絞搖⒒??搖⑷??啪?懦づ淼祿場⒄??釕欣プ∈遙?瘓志殖づ硌┓恪⒄旁埔蕕陌旃?壹孀∈遙?褂洩ぷ魅嗽薄⒕?廊嗽鋇淖∈搖?br> 
   遵義會議會址1954年1月開始復原陳列,1957年7月1日,正式對外開放。1961年3月,國務院公佈為全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64年底,毛澤東主席為紀念館手書"遵義會議會址"六個大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