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阜孔廟旅遊攻略大全

  只有在一個人旅行時,才聽得到自己的聲音。它會告訴你,這世界比想象中的寬闊。你的人生不會沒有出口,你會發現自己有一雙翅膀,不必經過任何人同意就能飛。今天小編帶給大家的是,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孔府介紹:

  這個庭院,是中國唯一一個最具神性的家族庭院。

  一種影響了上千年中國文明的哲學思想,你實在無法不對其發祥地頂禮膜拜。

  當地人習慣性地稱呼山東曲阜的這座孔家庭院為三孔,即孔廟、孔府、孔林,分別為孔家的祭祀之地、官衙後宅和家族墓地。在很多人眼裡,曲阜已然成為依附三孔景區而存在的一座衍生城市、作為三孔的旅遊集散地,主要為來到這裡膜拜的遊客提供各種服務。

  一個庭院,除了在一草一木、一磚一瓦間領略儒家思想的痕跡以外,還可以看遍古代簪纓世族祭祀、辦公、生活、墓葬等各個方面最完整的典型面貌。對於大多數來到山東旅行的遊客來說,三孔是必須要到達的目的地。唯一需要注意的是,三孔遇強則更強,參觀者的相關知識越多,三孔向其展現的內涵則越為廣博,因此,提前對儒家文化和孔府知識做好功課來遊覽是最好不過的。不過,即便走馬觀花,這本書的序言也已經足夠精彩,需要花很多精力去閱讀和理解。

  遊覽三孔,是一次傳統文化的侵染之旅。各個型別的旅遊者都能在這裡找到自己的興趣所在:且不說博大精深的儒家文化,僅僅建築愛好者們看的是中國現存規模僅次於故宮的古建築群,中國古代大型祠廟建築的典範,中國三大古建築群之一;傳統文化愛好者們則可以欣賞到封建社會中典型的官衙與內宅合一的貴族府邸,實地體會古代世家的生活,還有珍貴的器物、字畫、碑帖;甚至頗為小眾的墓地旅行者們,也能在孔林找到最愛。這座東方的聖城如同一座文化寶庫,每一次進入都會滿載而歸。

  █ 三孔景區遊玩亮點

  ☆孔廟杏壇,向至聖先師敬一炷香

  孔廟共九進,從金聲玉振坊開始,一層層中國古代傳統建築藝術典型好似剝瓣蓮花,向遊人次第綻放。孔子作為“至聖先師”,是我國傳統文化中師道的代表,為了這個也要到杏壇來,表達一下自己的敬意。更何況,大殿當中懸掛著無數匾額,題字者個個大名如雷貫耳,簡直讓人目不暇接。

  ☆孔廟孔府,看一看什麼才是中國最傳統的建築風格

  樑思成曾經這樣評價孔廟:“從建築史的立場著眼,曲阜孔廟的建築,實在是一處最有趣的、也可以說是世界上的孤例”。孔廟孔府,是綜合體現了中國古典建築、建築文化審美的重要載體。對中國傳統建築不太瞭解?來這裡看看就對了。

  ☆孔府後花園,聽一場摺子戲

  在孔府走一走,穿越小說的感覺就有了。這是典型的官署建築群,小說裡的那些主角穿越回古代後,大多生活在類似這樣的環境中。最棒的是,從今年2014年四月起,每天有6場以山東梆子為主的傳統戲曲演出,上下午各三場,演員和伴奏都具有相當的水準,重現孔府當年戲班的風采。即使在當年,也不是一般人可以體驗的哦!

  ☆漢魏碑刻陳列館參觀,時間的刻痕

  曲阜現存歷代碑刻共一萬多塊,是僅次於西安碑林的國內三大碑林之一。漢魏碑刻陳列館集中了曲阜碑刻的精華部分,其中漢碑數量居全國首位。最重要的是,這裡免費!

  ☆孔子墓拜謁:

  孔子在歷史上的地位,因年代而有所不同。因其學說適合封建社會制定禮儀制度和倫理秩序,在漢以後孔子就得到了非同一般的尊崇,甚至被神化。生活在現代的我們雖然觀念各有不同,但面對孔子墓那一抔黃土時,還是會有各種感慨的吧。

  ☆在孔林的石翁仲上,尋找一張魯人的臉

  孔林現有墳冢10萬餘座!。走在其中是什麼感覺呢? 天氣好的時候,這裡是一座清幽繁盛的天然植物園,周遭林立的墓碑和墳塋看起來有種寂滅的美。天氣不好的時候,就找找《鬼吹燈》的感覺吧。孔林當中有不少的翁仲和石獸,和人們想象中墓地的陰森、沉重風格不同,這裡的翁仲神態表情活靈活現、生動趣致,如果你已經去過兵馬俑看過秦人的臉,對照之下就更好玩了。有時候你甚至會恍惚一下:這和剛才向他問路的那位山東大叔好像啊......

  金聲玉振坊,孔廟的起點,明嘉靖十七年公元1538年建,三間四柱式石坊,石鼓夾抱,4根八角石柱頂上飾有蓮花寶座,寶座上各蹲踞一個雕刻古樸的獨角怪獸“闢天邪”,俗稱“朝天吼”。兩側坊額淺雕雲龍戲珠,明間坊額填色4個大字“金聲玉振”,筆力雄勁,是明嘉靖十七年公元1538年著名書法家胡纘宗題寫的。

  孔子墓。孔子死後,弟子葬師時曾是 “ 墓而不墳 ”無高土隆起,到秦漢時才將墳築起。碑刻 “大成至宣王墓”為明代正統八年公元 1443 年黃養正書。碑後還有一碑,刻“ 宣聖墓”三字,為蒙古乃馬真後三年公元 1244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