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語的畢業論文

  隨著素質教育在我國的全面推進,高中英語教學面臨著大的機遇和挑戰。要使高中英語教學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就必須改善高中英語課堂教學。下文是小編為大家蒐集整理的關於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篇1

  試談高中英語學習習慣的培養

  與初中階段相比,高中英語內容多,在知識的深度和廣度等方面的要求也發生了很大變化。很多學生花了很多時間去學英語,可仍舊聽不懂,學不會,累的滿頭大汗卻收效甚微,部分學生產生很大的失落感,走進學習的惡性迴圈。因此,科學的學習方法和良好的學習習慣顯得尤為重要。

  習慣就是在長期裡逐漸養成的不容易改變的行為或傾向。習慣直接影響我們對時間的使用和效率,習慣的好與壞直接影響一個人做事的成與敗。學習也是如此。良好習慣的養成可以保證、促進學生英語知識的掌握,使英語學習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使教師得到實惠,為教師減負。

  當代教育家葉聖陶先生說過教育就是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中學英語課程標準》指出:“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任務是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學生樹立自信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我們英語老師的首要任務也應該是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英語教學的過程,尤其是學生學習英語的過程,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英語學習習慣的培養過程。

  要培養良好的高中英語學習習慣,首先要從以下幾個角度讓學生明白高中英語學習的特點。

  1 英漢兩種語言的對比

  作為交流工具的語言,漢語與英語在某些方面有相似的特徵,這是英語教學和學習中可以有效利用來幫助學生理解記憶英語知識的。同樣,英漢兩種語言的差異更需要注意,這正是造成部分知識學習困難的原因所在。

  2 初、高中英語學習的縱向對比

  和初中相比,高中英語學習的特點之一是知識量加大,知識面加寬。它能使學生眼界開闊,見聞豐富;但同時也會讓學生覺得任務繁重,難以勝任。特點之二是知識程度加深,難度加大。在初中階段,機械記憶佔了主要成份。但進入高中之後,理解記憶所佔的比重越來越多。據統計分析,機械記憶在記憶中所佔的比例為:小學一年級是72%,初二是55%,高二隻佔17%。特點之三是學生的思維由經驗型逐漸向理論型發展。到了高中,學生的思維更趨嚴密,並帶上理論色彩,但同時學生感到頭腦比以前更復雜一些,心中的問號也以前更多一些。

  3 高中英語學習與其他學科間的橫向對比

  和其他學科相比.高中英語學習的特點之一是要進行長期的努力。英語學習不可能一蹴而就,不能通過短期突擊來大幅度提高英語成績,它靠的是長期的努力。

  針對以上幾個特點,可從以下幾方面做起:

  3.1 制定計劃,科學安排學習時間:

  要學習好,首先要制定一個切實可行的學習計劃,用以指導自己的學習。很多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其實是沒有明確目標的,覺得上課認真聽講,下課完成作業就可以了。可是這樣很盲目,臨時的計劃很容易因為當天不同科目授課內容和作業量而有變化。學生因此常常覺得很忙,但也只是勉強應付作業,並沒有太大的效果。久而久之,學生就會對這樣的學習產生厭倦。有了計劃就有了學習目標。但是制定學習計劃要有切實可行的短期計劃,要讓學生學會根據不同課型確定每節課或每一個單元的認知小目標,讓學生不斷受到目標的激勵,積極主動地學習,提高學習效率。

  3.2 培養學生記憶單詞的良好習慣。

  單詞的重要性不言自明,沒有詞彙基礎,學任何語言都是空中樓閣。記單詞對於學生來說是個老大難的問題了,有的學生花了大量的時間去記,卻成效不大。究其原因在於他們的方法不正確。記憶單詞不單單是記憶單詞,要從記憶理解到使用,需要反覆接觸,反覆練習。另外還要掌握一些規律。不少同學想利用整塊時間一次記憶幾十個,而且還希望一勞永逸,記一次永遠不忘,然後好幾天不記單詞。這違背了最基本的規律。單詞記憶要有計劃,每天不能太多,以五到十個為宜。這樣每天負擔不重,便於反覆複習。對於有些不但要知道拼寫詞義還要掌握用法的單詞,放到具體的句子中去記憶會更好,這不僅能有效掌握這個詞彙,長期堅持對句型結構的分析,部分語法的理解甚至寫作能力的提高都有好處。

  3.3 大聲朗讀的習慣:

  大聲朗讀是東方人學習語言的長處,大聲朗讀能夠加深對語言的感知。我們英語很少有時間聽和說,但是我們有英語早讀,通過朗讀培養語感。老師可以在教室大聲讀,不僅帶動學生,還能自我提高。

  3.4 養成課前預習、課後及時複習的習慣:

  預習和複習有助於提高學習效率是不容置疑的。很多學生的問題還是在於難以堅持。而難以堅持的原因是覺得自己欠缺的東西太多,預習和複習時幻想短期內彌補長期的欠缺,其實就是急功近利,自己給自己增加過重的負擔。歸根結底還是方法不科學。預習和複習一定要有針對性和計劃性,針對當天所學內容,其實只需要很短的時間,但必須在每天的學習計劃中留出這部分時間。

  3.5 上課會筆記:

  上課記筆記是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也是每個學生在課堂上都要做的事情。有不少同學筆記記得很漂亮很整齊,但是學習效果依然不理想。顯然不少同學沒有正確理解記筆記的本質! 課堂上記筆記決不是機械的動作,記筆記的過程就是對資訊篩選、濃縮的過程。學生要在領會老師所講的內容的同時,在理解消化的基礎上,將重點部分或自己認為值得注意的部分簡明扼要地記錄下來,以備課後複習時用。筆記內容要注意重點、難點、疑點、新觀點,聽課筆記可用自己的話、用關鍵詞和線索性語句提綱挈領地記錄。

  3.6 建立“錯題集”或“錦句集”的習慣:

  建立“錯題集”是高效學習的一個“捷徑”,高中學生在平時學習過程中應充分重視和培養自建“錯題集”的習慣。建立“錯題集”可以幫助學生及時總結得失, 查補缺漏,節約複習時間,避免做題一錯再錯。整理錯題要放在關鍵點上,並非做錯了就要整理,如果看上去錯誤一目瞭然的,就不需要整理。只有一些疑難點和反覆出錯的才需要整理。逆向思維,錯的需要多注意,好的要多積累。學外語事實上是學他人的東西,重在模仿不提倡創新。 英語中會有一些非常好的句子,不斷的積累這這些句子也是學好英語的有效途徑。

  3.7 重視交流與溝通。

  有句古話說得好:學而無友,孤陋寡聞。在學習過程中多方交流,互通有無也是一種很好的學習方式。與老師、同學、朋友、及在 網路上進行多方交流,將會極大地促進學習效率的提高。高中學習忙碌,學生也出於 心理上的因素不太願意主動找他人尤其是老師交流,這種情況下,老師應主動找學生溝通交流甚至可以“逼迫”同學之間相互交流。

  3.8 養成良好的書寫的習慣。

  寫作可以說是英語教學中最難且最易出錯的一個環節。除了寫作水平的問題之外,學生要保證書寫的規範、整潔和美觀。正確拼寫單詞,使用標點符號等。我們講評書面表達的時候,可以把書寫較差的和漂亮的文章放在投影儀上對比,讓同學打分,這樣對學生觸動是很大的。書寫的指導著重點在個別輔導,只要學生想改正,就有提高的可能。

  其實,什麼才是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所有師生都明白的。問題的關鍵在於如何培養學生學生的學習習慣。關鍵是老師和學生要明白自己要做什麼,又該如何做。困難不在於有沒有意識到問題,而在於如何解決這個問題。這培養學生學習習慣上,教師得督促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嚴格要求學生,科學指導學生,批評與鼓勵共用,獎懲措施得當,師生共同堅持,才能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下頁帶來更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