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家莫扎特的資料

  沃爾夫岡·阿瑪多伊斯·莫扎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1756年1月27日-1791年12月5日,出生於神聖羅馬帝國時期的薩爾茲堡。歐洲古典主義音樂作曲家。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歡迎閱讀!

  音樂家莫扎特的基本資訊

  中文名: 沃爾夫岡·阿瑪多伊斯·莫扎特

  外文名: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國 籍:神聖羅馬帝國

  民 族:奧地利人

  出生地:奧地利-薩爾茨堡

  出生日期: 1756年1月27日

  逝世日期: 1791年12月5日享年35歲

  職 業: 作曲家

  主要成就: 歐洲最偉大的古典主義音樂家之一

  代表作品: 《奏鳴曲》《協奏曲》《安魂曲》

  樂 派:古典樂派

  擅 長:交響曲、協奏曲、鋼琴音樂、歌劇

  音樂家莫扎特的作品特色

  莫扎特善於把藝術中美好的東西和滲透生活的深刻性結合起來,再把強大的力量、直率的氣質和剛毅的意志以及現實意義的感覺結合。其作品具有古典樂派的嚴謹,對稱的特點以外,還具有其自身的特點。在他的藝術歌曲中,令人稱道的是詩與音樂完美的結合,貫穿了他的創作時期的始終,因此也體現出不同時期的藝術特徵和創作特點。他的音樂作品主題完整,有著鮮明的輪廓,細小的結構單位之間也有精緻的、動機的聯絡。

  作為維也納古典樂派的代表之一,其大量作品涉及各種體裁,其音樂博採德、奧、意、法諸國精華,風格典雅,感情真摯,朝氣明快。後期的作品,內容和形式完美統一。鋼琴協奏曲是莫扎特作品的重要組成部分,他的作品富於創新精神,思維活躍。他的小提琴協奏曲美妙動聽、晶瑩剔透、充滿幽默感。

  音樂家莫扎特的音樂範疇

  鋼琴奏鳴曲

  歡愉暢快、旋律優美、合聲簡潔、情緒明朗樂觀,洋溢著青春活力,彷彿讓人進入了一個無憂的世界。

  如《A大調第十一號鋼琴奏鳴曲》K.331中的第三樂章《土耳其進行曲》,其主題簡潔而極其節奏化。八分音符均整一貫的節奏,加上十六分音符來提高活潑感,全曲表現出一種帶有童貞般的單純。

  鋼琴協奏曲

  莫扎特在鋼琴協奏曲中更多強調的是明暗法而不是對位法。在他的鋼琴協奏曲中,富有創作精神並且思維活躍,也是其器樂協奏曲的精華,齊奏聲部和獨奏聲部的和諧平衡達到完美的境界。

  從莫扎特最後一首鋼琴協奏曲《降B大調第二十七號鋼琴協奏曲》K.595中可以感覺到有種“與世辭別”的性質,但是在這種與優美、深遠的鋼琴協奏曲的“告別”之中,它顯得豁達而超然。

  交響曲

  在交響曲方面,莫扎特重視各樂章之間以及樂章中的主題之間的對比性,自然流暢的旋律和精緻複雜的技巧引人人勝。因受到不同風格的影響而帶有模仿不同風格的痕跡。

  《g小調第四十號交響曲》是莫扎特寫過的最陰沉、最豪放、最狂暴的一部作品。這部交響曲的所有樂章都是抒情性的,它的基調就是抒情加上悲愴,同時又充斥著憤懣激昂,傾訴了作曲家的哀怨、生活的無奈。

  歌劇

  樸素、生動、有力,內容與形式達到高度完美的統一。

  《費加羅的婚姻》是莫扎特最具代表性的歌劇之一,莫扎特充分運用各種藝術手法,巧妙地使用音樂形式,使音樂與戲劇的高度融合。

  不同階段

  早期

  在莫扎特的早期創作時期,其作品受巴洛克時期的音樂風格的影響較為深刻,尤其在建築、文學、歷史背景上都有不同方面的影射。

  中期

  在莫扎特的創作中期,他的作品更顯出一種輕鬆、愉快和簡單高貴的特點。從他的作品中流露出一種“自由”、“嚮往”和“憧憬”的情感。在維也納的旅行演出中,莫扎特接受了當時最先進的藝術薰陶,同時也學到了更為先進的歌劇、歌曲的寫作手法及和聲對位。這為他日後的歌劇領域中的地位和藝術歌曲伴奏中形成的獨特的和聲方式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後期

  莫扎特創作最後十年——維也納時期,是他最重要的創作時期,這個時期中影響莫扎特的最重要的人是海頓。期間,莫扎特的歌劇作品更為複雜,情節更加生動,音樂和舞臺的結合更為一致;在藝術歌曲作品中,鋼琴伴奏佔有舉足輕重的作用,並且參與歌曲中藝術形象的“刻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