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買貝子鳥的飼養

  煤山雀,又名貝子,背兒,是北方比較常見的一種鳴鳥。因其叫的好,飼養的人很多。那麼有哪些呢?下面小編帶你看看。不過下面的內容僅供參考!

  

  主飼料;玉米份3份,綠豆粉或黃豆粉2份,花生粉或核桃份1份,熟蛋黃4份,多維葡萄糖粉少許,以上原料充分混合晾乾或入冰箱儲存,每日充足供給。每日供小蟲幾條,水果或青菜。此鳥比較喜歡水浴,選擇天氣較好的時候,籠內放以小水盆,鳥會自己水浴。有時間遛遛鳥,對鳥有好處。

  貝子鳥又叫煤山雀。

  1、生活習性

  性較活潑而大膽,不甚畏人。行動敏捷,常在樹枝間穿梭跳躍,或從一棵樹飛到另一棵樹上,平時飛行緩慢,飛行距離亦短,但在受驚後飛行也很快。除繁殖期間成對活動外,其他季節多聚小群,有時也和其他山雀混群。偶爾也飛到空中和下到地上捕捉昆蟲。不時發出“zi-zi-zi”聲,繁殖期鳴聲較為洪亮,尤其在春季繁殖初期鳴聲更為急促多變。有儲藏食物以備冬季之需的習慣,於冰雪覆蓋的樹枝下取食。

  2、人工飼養

  煤山雀飼養主要就是用一個小籠子,而且要適當把它們放出來飛翔,山雀都喜歡洗澡,所以要找一個器具供其洗澡。水不能放太多,也可以用澆花的噴壺澆,冬天不要這樣做,容易感冒。飲食用乾淨的飲水,再加上一些麵食。主飼料;玉米份3份,綠豆粉或黃豆粉2份,花生粉或核桃份1份,熟蛋黃4份,多維葡萄糖粉少許,以上原料充分混合晾乾或入冰箱儲存,每日充足供給。每日供小蟲幾條,水果或青菜。

  初養時如果不適應麵食,可以把麵包蟲放在麵食上面引誘吃食,讓其慢慢適應,不要因為喜歡吃蟲子就只餵養蟲子吃,這樣會容易養死。此鳥比較喜歡水浴,選擇天氣較好的時候,籠內放以小水盆,鳥會自己水浴。在野外山雀是一種食蟲鳥類,是很多害蟲的天敵。

  3、棲息環境

  主要棲息於海拔300米以下的低山和山麓地帶的次生闊葉林、闊葉林和針闊葉混交林中,也出沒於竹林、人工林和針葉林,冬季有時也到山麓腳下和鄰近平原地帶的小樹叢和灌木叢活動和覓食,有時也進到果園、道旁和地邊樹叢、房前屋後和庭院中的樹上。

  貝子鳥的生活習性

  性較活潑而大膽,不甚畏人。行動敏捷,常在樹枝間穿梭跳躍,或從一棵樹飛到另一棵樹上,平時飛行緩慢,飛行距離亦短,但在受驚後飛行也很快。除繁殖期間成對活動外,其他季節多聚小群,有時也和其他山雀混群。偶爾也飛到空中和下到地上捕捉昆蟲。不時發出“zi-zi-zi”聲,繁殖期鳴聲較為洪亮,尤其在春季繁殖初期鳴聲更為急促多變。有儲藏食物以備冬季之需的習慣,於冰雪覆蓋的樹枝下取食。

  主要以金花蟲、金龜子、毒蛾幼蟲、刺蛾幼蟲、尺蠖蛾幼蟲、庫蚊、花蠅、螞蟻、蜂、松毛蟲、浮塵子、蝽象、瓢蟲、螽斯等鱗翅目、雙翅目、鞘翅目、半翅目、直翅目、同翅目、膜翅目等昆蟲和昆蟲幼蟲為食,此外也吃少量蜘蛛、蝸牛、草子、花等其他小型無脊椎動物和植物性食物。

  貝子鳥的繁殖方式

  繁殖期3-5月,通常營巢於天然樹洞中,有時也在土崖和石隙中營巢。巢呈杯狀,外壁主要由苔蘚、松蘿構成,常混雜有地衣和細草莖,內壁為細纖維和獸類絨毛,巢內墊有兔毛、鼠毛、豬毛、牛毛和鳥類羽毛。巢距地高1-8m,巢的洞口2-7釐米,內徑6-11釐米,深11-38釐米。雌雄鳥共同營巢,雌鳥為主,每個巢10-11天即可築好。第一窩最早在5月初即有開始產卵的,多數在5月中下旬;第二窩多在6月末7月初開始產卵,有時邊築巢邊產卵。每窩產卵8-10枚,卵呈卵圓形或橢圓形,白色,密佈以紅褐色斑點,尤以鈍端較多。卵的大小平均為15-×12毫米,卵重平均0.93克,每天產卵1枚,卵多在清晨產出,卵產齊後即開始孵卵,也有在產出最後一枚卵後隔1天才開始孵卵的。孵卵由雌鳥承擔,白天坐巢時間7-8小時,夜間在巢內過夜。白天離巢時還用毛將卵蓋住,有時也見雄鳥銜蟲進巢飼餵正在孵卵的雌鳥,孵化期13-14天。雛鳥晚成性,雌雄親鳥共同育雛,留巢期17-18天,6月中旬幼鳥即可離巢,出巢後常結群在巢附近活動幾天,親鳥仍給以餵食,隨後幼鳥自行啄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