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火鍋文章_形容重慶火鍋的文章

  重慶火鍋作為重慶城市名片之一,是重慶最具代表性的標誌性品牌 ,也是重慶僅有的名揚全國與世界的重慶號地方名牌飲食。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重慶火鍋文章,希望大家喜歡。

  重慶火鍋文章篇1:重慶火鍋

  火鍋,各地都有,但最為正宗,味道最好的還數重慶火鍋了,所以生在重慶的人都喜歡吃。

  重慶火鍋的特點在於麻﹑辣﹑燙,就是因為這三點才讓重慶火鍋名揚四海的。一是麻:我們吃火鍋的時候,第一個映入眼簾的一定是花椒了。那鍋裡的花椒要是吃上一個,標保證讓你麻的不停的吃飯。所以你夾菜的時候千萬要小心別讓它溜進你的菜裡。二是辣:所起辣還沒有幾個城市比我們重慶還辣的,開始吃火鍋時,一看到那鍋裡的紅油,就一定被“辣”到了吧。如果你吃上一口,一定把你辣得不停的喝水。但當你喝夠以後,不會停下來,會身不由己的又開始吃。因為那不是枯燥無味的辣。那辣,辣得過癮,辣得舒服。用重慶人的口音說話,就是辣的“巴適”!三就是燙,看著那些鍋裡的菜,你不用擔心消毒沒有。這個問題一看那鍋裡熱得冒出的泡泡,就知道溫度有多高了,如果你夾起菜立刻就吃的話,一定把你的舌頭燙出幾個泡來,只有放在碗裡涼一會兒,才可以吃。

  除此之外重慶火鍋還有許多種吃法,主要有涮和煮。涮:即將用料夾好,在鍋中涮熟。其要訣是要區別各種用料不是所有用料都可以涮食。一般來講質地嫩脆的用料適用於涮食。煮:即把用料投入湯中煮熟。如蹄筋﹑平菇﹑粉條﹑雞塊等適用於煮食。這些用料質地較密,必須經過長時間烹煮才能食用。

  火鍋作為我們重慶的美食代表,它的麻辣,它的美味就像我們重慶人熱情豪放的性格,令人難以忘懷!

  重慶火鍋文章篇2:重慶的火鍋

  提到重慶的美食,不得不說到火鍋。無論走到哪裡,都會飄來陣陣火鍋的香味,聞香望去,每一家火鍋店裡都擠滿了人。而經常吃火鍋的人,怎麼也不會膩它。

  這個週末,我提議去吃火鍋,爸爸媽媽同意了。剛進一家火鍋店,那迷人的香味就飄到了我的鼻子裡。本來就肚子餓的我,已經迫不及待地想吃了。可惜老闆告訴我們,已經沒有座位了。這裡的生意這麼紅火呀?我們馬上又換了一家,這家只有一張桌子沒有坐人。我們立刻坐下,卻被服務員叫了起來:“嘿!幹什麼呢?這兒已經被別人預訂啦!一會兒就要來呢!”我們只好又去了另一家,但是一樣是滿人。這下我可喪氣了。爸媽又帶著我去一個比較偏僻的地方吃火鍋,沒想到,人一樣多!不過這家火鍋開得夠大的,我們總算坐下來了。

  媽媽邊點餐邊說:“你知道火鍋怎麼來的嗎?”“媽媽,我不知道。”“告訴你吧,很早以前,沿江的漁民長久呆在船上,難免風吹雨淋的,得了風溼病,於是他們就把去寒氣的花椒、辣椒……,以及各種菜帶到船上,用一個鍋煮來吃,這樣吃不但能讓人身體暖和,還能消除風溼的疼痛,後來一傳十,十傳百,越來越多的人到了冬天,就喜歡吃火鍋來驅寒,火鍋就是這樣來的。”哦,原來如此。

  一會兒,菜就上齊了,媽媽煮進了許多菜。吃了幾分鐘,媽媽突然說道:“哎呀,真是!麻死人了。”爸爸問道:“怎麼了?”媽媽說道:“真是見鬼啦,夾菜時一不小心,就吃到兩顆花椒了!我吃到後把菜全部都吐出來了,嘴脣還麻麻的!”我笑媽媽不小心,吃了大虧。我慢慢觀察鍋內,紅紅的湯上漂浮著數不清的辣椒,混著許多的花椒,怪不得媽媽會吃到呢。我特別喜歡吃鴨腸,我就夾了幾根鴨腸吃。我怕辣,讓服務員拿來一杯白開水,用水把它清洗一次。吃了第一根,一點也不辣。第二根、第三根……噢!我的天哪!我差點眼冒金星,眼角掉下“銀豆豆”了。真是又麻又辣又燙又想吃呀!看到我汗流浹背的樣子,爸爸說:“女兒,你看,鍋裡的湯沸騰著紅紅的泡泡,還有濃濃的熱氣冒出來,好像在洗‘桑拿浴”,你說能不汗流浹背嗎?”我若有所思地點點頭。媽媽說道:“別忘了,你在吃火鍋的時候一定要把煮好的菜放在油碟裡泡一會兒再吃。不然的話,舌頭一定會被燙出水泡。”

  吃完火鍋,我總結出火鍋的三大特點:一麻、二辣、三燙。我們一家開開心心地走出了火鍋店。重慶的火鍋以它獨特的魅力吸引著許多顧客,真是讓人吃了還想再吃一次!

  重慶火鍋文章篇3:重慶火鍋

  重慶的特色可不少,你看那美麗的大足石刻,江邊的吊腳樓,也有市中心繁華的摩天樓,更有棒棒的扁擔。

  說到重慶的美食人們絕對忘不了重慶的麻辣火鍋。一、麻,二、辣,三、燙。麻辣醇香,名揚天下。

  火鍋是中國的傳統飲食方式,起源於民間,歷史悠久。今日火鍋的容器,製作方法的調味等,雖然已經經歷了上千年的演變,但一個共同點未變,即使用火燒鍋,以水湯導熱,煮涮食物。這種烹調方式早在商周時期就早已經出現,它也許就是火鍋最先的雛形吧!

  重慶的火鍋麻、辣、燙。麻辣香醇,名揚天下,在重慶的火鍋中,它有許多特點,比如:燙,各種各樣的燃料,熱導的方式也不一樣,但都既;又充分保證了原料的熱度,並於味碟的調料品結合,又熱又鮮,十分可口。鮮,重慶火鍋的湯滷調製十分講究,所用湯汁都是用鮮香原料和調料做成。口味適眾,最初的滷汁是以麻辣為主的,發展於今,有兩鍋,俗稱“鴛鴦鍋”一鍋麻辣,一鍋清淡,適合於不吃麻辣火鍋的人群。啥都敢吃,在大家吃火鍋的時候,不知大家發現了沒有。我們吃火鍋時,青菜、腸子、毛肚、牛肉、羊肉和速凍食品,都放過的呢?在吃火鍋的時候大家可以根據自己個人的喜好放一些自己喜歡吃的東西在火鍋中準保大家吃了還想吃。樂在其中,當家人來客人時,有時大家是不是忙得團團轉呢?那麼就吃火鍋吧!把火鍋所要的底料放入一個大鐵盆中熬好後客人也就來了,全家人也就不會上上下下忙個不停。大家坐一圈,說說樂事,拉拉家常,又快又方便。在和親朋好友一起吃飯時也可以這樣哦!

  到重慶來旅遊的旅客們,如果來重慶不嚐嚐重慶的美味食物那麼你這一次的重慶之旅算是白來了,沒吃到重慶最有特色的火鍋,那又麻又辣又燙的火鍋會讓你一下愛上那個麻辣燙的火鍋,一口接一口的吃,即使辣得滿頭大汗也阻止不了心中對那美味火鍋的熱愛。

  重慶的火鍋還不止這些,麻、辣、燙只是火鍋的一個明顯的特點,不管是平常還是有節日,每個火鍋店都不會留下一桌,每天都是爆滿的狀態。由此可顯得麻辣火鍋在重慶的名譽有多高,只要你是一箇中國人,那麼你絕對會知道火鍋。國內外都有不少的火鍋店,重慶的麻辣火鍋不但在中國有所發展也傳到了像日本、美國、英國等國家之中。吃過重慶的麻辣火鍋的人,沒有一個會說重慶的火鍋不好吃。

  我愛重慶,我更愛重慶的美食,但在重慶人心中唯一不會動搖的重慶地道美食,我想恐怕也只有火鍋的麻辣燙值得我永生回憶。我愛重慶,但更愛的是重慶人們所創造的麻辣火鍋。

  重慶火鍋文章篇4:我愛重慶的火鍋

  我生在重慶,也住在重慶,自然也對重慶的所有東西充滿喜愛之情。我愛江邊吊腳樓,也愛市中心摩天高樓;我愛棒棒肩頭的扁擔,也愛酷斃的“愛瘋”;我愛舌尖上的鮮香麻辣,也愛媽媽煲的白米菜粥;我愛山路彎彎,也愛地鐵飛馳;我愛楓葉紅遍,也愛竹海滴翠;我愛霧鎖山巒,也愛夜色霓虹……但是我更愛重慶的火鍋。

  我看到了這樣一部動畫片,裡面所說的內容使我更瞭解重慶的火鍋,也是我更加愛上了重慶的火鍋。

  一天上午,小兔與烏龜在草坪上聊天,聊著聊著,便談到了吃。

  小兔說:“烏龜,不妨我們來談談食物吧!”

  烏龜說:“好啊。那你最愛吃的食物是什麼呢?”

  小兔答道:“那還用說,當讓是好吃又香甜的胡蘿蔔啦!”

  烏龜望了望小兔,嘚瑟的說:“那你還真是out了,現在最好吃的食物可是重慶香辣的火鍋!”

  “火鍋?火鍋是什麼?”小兔盯著烏龜,顯得很無辜。

  “火鍋是菜品多樣、型別多樣、吃法豪放……的一種重慶美食。”

  “哦,那你能來簡單的給我講講嗎?”

  “No problem!重慶火鍋的菜品多樣。如:曾經的毛肚火鍋的菜品幾乎都用牛身上的肝、心、舌、背和蓮白、蒜苗、豌豆尖等。如今的菜品已擴大到家禽、水產、海鮮、動物內臟、各類蔬菜和乾鮮菌果等。重慶火鍋的吃法豪放。重慶火鍋在吃法上獨樹一幟。特製高大的桌凳,鐵銅質的的鍋下,虎視眈眈盯著鍋中的菜品,舉杯暢飲美酒。尤其是盛夏臨鍋,在爐火燻烤中汗流浹背,吃得起勁時脫掉上衣赤膊上陣。重慶人吃火鍋的豪放與氣吞山河之勢是其他地區無法相比的,這正是巴渝飲食文化的體現,是古老巴民族勇武豪放性格和飲食文化心理的表現;重慶火鍋的型別多樣。人們在毛肚火鍋的基礎上,發展到清湯火鍋、鴛鴦火鍋、啤酒鴨火鍋、狗肉火鍋、辣子雞火鍋等,品種不下百餘種,還有為外國人準備的西洋火鍋呢!”

  “哦,沒想到重慶火鍋如此棒,下次有時間一定要去品嚐品嚐!”小兔說。

  “擇日不如撞日,我們聊著聊著,也快到中午吃飯的時候了,不如我們現在就去吃吧!”烏龜提議。

  “Let′sgo!”

  聽了這麼多,你肯定也對重慶火鍋有所瞭解了吧!我相信,在你吃過之後還會有更多體會,那麼就快去嘗一嘗吧!

  重慶火鍋文章篇5:重慶火鍋

  在朝天門碼頭船務公司和旅行社簽好長江三峽旅行協議,又在凱旋大酒店訂好住宿房間,時至中午了。和內子沿著山城斜坡街道緩緩散步,既算逛街,也是覓食。

  一間“來福餐館”小小門店吸引住了我的目光。小店僅二十多平米麵積,餐桌都是不足一平米的小方桌。方桌中間都挖出一個大圓孔,放了一個洗臉盆大小的不鏽鋼鍋,餐桌四腳中間置一薄木板,木板上放著單孔液化氣灶。小餐館當門桌面上火鍋正翻著滾熱的氣泡,四、五個男女青年正圍桌就著火鍋喝啤酒,其快活神情絕不亞於大飯店包間裡海鮮桌上大老闆的瀟灑得意神色。

  我僅僅以一名普通過路人的目光稍稍關注了一下,餐館小老闆馬上出來熱情招呼:“想吃點什麼嗎?”

  我確實想吃點什麼,不但時已正午12時,且特別想領略一下名聞天下的“重慶火鍋”的獨特風味“能不能幫忙弄一個素火鍋,不用任何肉類,不沾一點葷油,辣也少放一點。”

  到任何地方首要就是嚴格執行葷素有別的標準。來程路上,武漢詩友請吃飯時,餐館服務員在餐單上特別註明“回民”,其實我哪裡是回民,回民不吃豬肉吃牛肉,我卻是什麼肉都不吃的真正的黃河之濱的中原大漢族,老祖宗是隨北宋汝南王打天下的驍將,官封“殿前決勝指揮使”。

  小老闆向我伸出一個食指頭:“十元,吃一隻素火鍋十元錢”。

  “可以,可以”。我雞啄米般點米,十元錢在景點只能炒半盤素白菜,在火車上只能買兩碗方便麵,在大老闆的煙盒裡買不上一支香菸。

  火鍋上桌了,熱氣騰騰,香味撲鼻,我不禁口內生津,又向小老闆要了一瓶冰鎮啤酒,亦是重慶特產:山城啤酒,內子則向小老闆娘要了一杯淡茶。

  木筷在火鍋裡攪動,花色太多了:翡翠般的大白菜,墨綠色的海帶,泡得軟綿綿的麻花,味如榨菜絲的海白菜,寬寬薄薄的豆腐皮,嫩鮮鮮的黃豆芽,脆生生的綠黃瓜,顫巍巍的紅薯粉條,剛下棚的大平菇,白玉枝般的大蔥……,再佐以香油、精鹽、豆醬、食醋、紅辣椒殼、花椒、味精、雞精等,真個叫人食胃大開。一會兒,我的鼻尖出汗了,再一會兒額頭出汗了,再一會兒臉上淌滿汗珠,我不停地用紙巾揩汗,和內子放開肚量,吃了一頓出門以來或曰本人此生以來最可口的一次素菜火鍋。不善酒的我也喝下大半瓶檔次不高的山城啤酒。內子向來不大喝茶,竟然就著火鍋以茶代酒,以茶代飯地喝了兩杯淡茶。

  我向小老闆說:“我要寫一篇文章讚美你的火鍋,讚美你的熱情,讚美你的公平價格。”

  小老闆臉掛微笑,帶著歉意說:“可惜店裡時鮮菜不多,您只能有這樣的口福。其實什麼菜都可以入鍋,剛才那桌小青年葷火鍋裡有二十多個品種呢!”

  我只有怨恨爹媽生了我這麼一副腸胃,先天不能食生命類動物,只能食草本植物類素菜。

  以重慶火鍋為代表的重慶川菜,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飲食文化中一支奇葩。改革以來,重慶人的出門闖天下,外地人入川渝拓荒淘金,使重慶火鍋不但名震海內,而且名揚海外。目前重慶川菜既發揮自身原有的優勢特色,又吸引了江浙菜、粵菜的酸菜魚、泰安魚、烏江魚、來鳳魚、花江狗肉、辣子田螺、泡壇醉鴨、啤酒鴨、辣子雞、泉水雞、燒雞公、郵亭鯽魚等。但萬變難離其宗,經久不衰,名嗓天下的還是重慶首創的重慶火鍋。在吸收了江浙菜、粵菜的優勢品種後,將重慶火鍋的麻、辣、鮮、香、燙的經典特色發揮到一個更新、更高的階段。

  小子筆笨,口也笨,既不能食盡重慶川菜,也不能寫全重慶川菜,今日算是花十元小幣買下這一篇《重慶火鍋》的初創權。

  
重慶火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