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哈拉的故事讀書筆記精選

  《撒哈拉的故事》講述的是三毛在偏遠沙漠所經歷的一系列有趣的生活故事。難以想象,在酷熱難耐、物資匱乏又偏僻落後的撒哈拉,她與荷西竟能活得如此有滋有味,樂趣橫生。下面是小編向各位推薦的,希望對各位能有所幫助!

  篇一

  常常聽人說起三毛,聽說她的隨性與灑脫,聽說她的偏執與執著。如今第一次捧起她的書,第一次從她的故事中感受到這樣一個特立獨行亦是平凡真實的女子。三毛的《撒哈拉的故事》描述了三毛與荷西在沙漠裡的所見所聞,記載了他們多姿多彩的經歷,從中讓我深切地體會到了三毛的樂觀、熱情、快樂的心境。

  三毛的文字從感覺上讓人覺得很舒服,就像一陣微風吹過,有一種清爽的感覺,卻不留痕跡。我一直都很排斥那種用華麗的辭藻堆積起來的文章,覺得都只是一些花拳繡腿,華麗但沒有實際的意義,印象中,真正的好文章即使只是用最平淡的文字也能感受到作者心中的波瀾壯闊。

  《撒哈拉的故事》講述的是三毛在偏遠沙漠所經歷的一系列有趣的生活故事。難以想象,在酷熱難耐、物資匱乏又偏僻落後的撒哈拉,她與荷西竟能活得如此有滋有味,樂趣橫生。我想,這都源於她對生活的熱愛吧。她用廉價的小藝術品把沙漠中的陋室裝扮成宮殿,用自制的木頭傢俱組成一個溫馨的家。其實三毛也只是普通人,在《白手起家》一章中,講述了她剛來到這個陌生的小鎮,剛踏進這個不能再簡陋的小屋的失落和灰心,那兒物資非常欠缺,一切物品都貴得驚人,特別是水,而她們也並不富裕,日子的艱難可想而知。但勇敢的三毛很快就對新生活燃起了希望,白天荷西在外工作,她,單獨一個人去市場拖回別人扔在路邊的木料,每隔幾個小時便去守著它們,殊不知這些木材原是裝棺材的木箱,得知真相後,她倆哈哈大笑,反而更喜歡自家特別的新桌子。這樣的笑話她們鬧了不少,讓人在莞爾的同時也被他們的樂觀所感動,沙漠生活自是不易,背後的辛酸我們又如何能真正體會呢?

  撒哈拉的生活除了艱難更是寂寞,沒有與外界聯絡的裝置,沒有真正的朋友,除了常常不在身邊的荷西,這裡更沒有懂三毛的知己。在這個荒僻的小村裡,當地人思想落後且迷信,善良者有之,但更多人往往以自己的利益為重。《啞奴》的故事完全地表現了這點。當地的土財主們肆意差遣奴隸為自己掙錢,而三毛不顧當地人的勸告與啞奴一家成為了朋友,因為她看不慣如此踐踏人權,她常常給啞奴送去食物,請他來家裡做客,偷偷塞給他錢,啞奴一家感動萬分,而三毛卻為此愧疚,她只能用這種方式給予他們幫助,而無法真正改變他們的生活。三毛的善良在當地被視為異類,因為從沒有人會和奴隸走得那麼近。可是三毛不在乎,她與荷西依舊與啞奴來往,沒有人懂她沒關係,她願意承受這樣的孤獨。她一個人的力量太微薄,最終的結局啞奴還是沒有逃過被交易的命運,臨走之際,三毛哭著把一條彩色大毯披在啞奴的肩頭,啞奴卻掙脫枷鎖把東西都遞給妻子和孩子們,竭力想要跟他們說點什麼,但他發不出任何聲音……就這樣,他們只能淚流滿面地望著他離去。

  貧瘠的沙漠,簡單的家庭生活,在樂觀的三毛筆下卻呈現生趣:窄小的家是他們“沙漠中的飯店”,荷西上班回家,三毛親自下廚做菜,還將普通的菜餚冠以美名,如“粉絲煮雞湯”稱作“春雨”,引得憨厚的荷西接二連三地要吃,還驚歎中國美食的浪漫;她將“粉絲、菠菜和肉絞碎放在一起做餅餡”,讓荷西誤以為是用昂貴的“鯊魚的翅膀”做餡;三毛將紫菜包成飯糰,吃得津津有味,卻捉弄荷西說是複寫紙,嚇得荷西擔心她會中毒……真是樂不可言。孤獨或是寂寞這類字眼,在整本書中幾乎都沒有出現,但沙漠裡的三毛一定真切地感受到。她願意幫助沙漠裡的人們,教她們讀書寫字,為她們治病施藥,卻從不被她們頑固、落後的思想和行為所同化,她自始至終保持著自己心靈的自由與純淨。

  三毛,這個熱愛生活,樂觀開朗,擁有寬容胸襟的智者;這個享受自由並承受得起孤單的行者;是一朵盛開在沙漠中的奇葩。讀罷了《撒哈拉的故事》,我看到了一個廣闊美麗的撒哈拉沙漠,看到了關於沙漠的美與醜,善與惡,文明與封建……更看到了一個快樂的三毛。

  篇二

  又一本看完後讓我有買紙質版衝動的書出現了。

  我一直知道三毛的,但是從來沒有看她的書的衝動,就像韓寒一樣。韓寒的書曾經下載個,起了個頭就看不下去了。在電視上看過三毛的照片,一眼看去,不是我喜歡的型別,氣質上我選擇給她套用了徐志摩這一款,認為她就是個寫抒情詩、抒情散文的。我總是覺得自己有些小聰明,然後自以為是的對號入座。遇到驗證正確的就得意下,驗證不正確就選擇性忽略。

  在書香雲集裡,我一向是按照評分下載的。我只是有些搞不懂《撒哈拉的故事》這書的評分怎麼這麼高。隨手下載來瞧瞧,卻深深的著迷進去了。一般說來,我看言情小說略多些,也愛看韓劇,裡面滿足了我對於愛情、親情、生活,以及對於男人的所有yy,過過眼癮、解解悶而已,之前看一部現實題材的《許三觀賣血記》看的我那個鬱悶加鬱悶,現實的生活總那麼不是味兒,做人很苦的。

  《撒哈拉的故事》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我的某些想法。我覺得我就像是書中描寫的沙哈拉威人,完全處在以求解決溫飽的狀態,當然羨慕三毛的生活,花錢去創造?對不起,我才不會因為那個花錢!去三毛家借?居然她肯借,當然,不會就賴過來唄。這樣過上了三毛那樣品質的生活了嗎?其實不過是牛嚼牡丹,好好的鞋子,一下就穿壞了,裙子借去,髒了回來,還回來還把釦子剪掉了。刀叉三毛送一付來,不捨得用,還要借。沒錯,我覺得我就是沙哈拉威人,這不行。

  雖然選擇去撒哈拉沙漠吃苦,是她自找的,是的做人很苦的,但是有滋味的苦,和混日子的苦就不一樣了,怎麼經營的就過怎樣的日子。撒哈拉我肯定呆不下去,更不要說三毛那樣有情調的家,有滋味的生活。

  三毛當然也幸福,愛她的家裡人,愛她的荷西,可看看她最終追隨荷西而去,就知道她愛的也不少。書中以她母親給她的家信做序,雖然沒去了解,但文筆、情感,幽默感都讓我感覺三毛的母親不簡單,讓我感覺那就是言情小說裡世家裡走出來的嫡小姐。三毛和荷西不像言情小說裡的你儂我儂,自己按照自己的追求生活,不黏糊,更不會在吵架的時候出現我為了你犧牲了什麼,怎樣了,你怎麼能這樣對我的對白。三毛做飯時候逗荷西的小故事,太可愛了有木有。

  上得廳堂入得廚房,懂得發現美,創造美,這樣的女人多可愛。

  篇三

  三毛的《撒哈拉的故事》描述了三毛與荷西在沙漠裡的所見所聞,記載了他們多姿多彩的歷程,從中讓我深切地體會到了三毛的樂觀、熱情、快樂的心境。《撒哈拉的故事》中,有《沙漠中的飯店》、《進入婚姻殿堂記》、《懸壺濟世》、《娃娃新娘》、《荒山之夜》、《沙漠觀浴記》、《愛的苦找》、《芳鄰》、《素人漁夫》、《死果》、《天梯》以及《白手成家》這些篇章。

  在《沙漠中的飯店》中,三毛與荷西間的妙語讓人忍俊不禁,尤其是最後,三毛用小黃瓜代替筍做的“筍片炒冬菇”令荷西的老闆稱讚,讀完也讓我跟著樂了起來。

  《懸壺濟世》這一節首要是說三毛做大夫,給鄰居看病的故事。一次又一次,三毛用她奇異獨特的方法,或是用國內藥書上的老法子,給當地人治好了病。尤甚有一次,三毛“改行”做牙醫,用指甲油來補人牙齒,並且確實補得那幾個不肯去醫院的發病的人牙齒都不痛了,足可令咬東西。這件事荷西瞭解後,“嚇得全部頭髮刷一下完整豎起來,像漫畫裡的人物一樣”,又足以讓讀者心裡感受到荷西當時的驚嚇。

  在《荒山之夜》中,荷西差點死掉了。看這1個故事的時間,我真是感到身臨其境,被當時的繃緊、懼怕的氣氛所打動,也傳染了三毛當時的那種懼怕心理,又與她同急、同憂、同喜……

  《沙漠觀浴記》那主人公離奇的遭遇讓我捧腹大笑;《芳鄰》裡那些鄰居的行為讓我又好氣又好笑;《素人漁夫》中荷西和“我”“用十二倍的價錢在吃自我賣出的魚”,而後賣魚的收賬單又被洗衣機泡爛,真如同看到他們“又哭又笑”;《死果》則SHOW了十分厲害的“靈異”狀況,“這種符咒的狀況,也是拿人本身健康上的缺點在做攻擊,它可令將這些小毛病化成厲鬼來取你的性命”看得有部分恐怖;《天梯》又描述了三毛考駕駛執照的搞笑歷程……1個個故事活靈活現地展現時了讀者面前,其中也可令看出三毛對撒哈拉的熱愛。但是,在《娃娃新娘》中又可見三毛對撒哈拉當地風俗的無奈,對姑卡的同情。

  整本書以《白手成家》作結。《白手成家》記敘了三毛來到撒哈拉沙漠到她與荷西一步一步終於建成了“沙地的城堡”——他們美好的家。這一過程佈滿挫折,但最後他們的住所還是由“那個灰暗的中間有個大洞的小屋子”到“沙漠中最漂亮的小屋”,讓我心裡感受到了白手成家的艱辛和成家後的快樂。

  讀罷了《撒哈拉的故事》,我看到了1個廣闊漂亮的撒哈拉沙漠,看到了一個快樂的三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