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餛飩讀書筆記

  羊有跪乳之情,鴉有反哺之義。下面是小編精心為您整理的,希望您喜歡!

  篇一

  我讀完《一碗餛飩》這篇文章後,感觸頗深。

  《一碗餛飩》講的是:一位小女孩與媽媽吵架後跑出家門。一位老婆婆見她餓了就請她吃了一碗餛飩,她十分感激,便把心裡的不愉快告訴了老婆婆。後來,聽了老婆婆的一番話,才懂得親情比什麼都寶貴的事。

  是啊!有時候,我們會對別人給予的小恩小惠“感激不盡”,卻對親人一輩子的恩情“視而不見”。不正是這樣子嗎?有時候,我和媽媽賭氣後總是悶悶不樂地關上房門獨自發呆。卻從沒有想到媽媽為我付出了多少汗水與辛酸,我居然還那麼不懂事,整天讓媽媽操心、生氣。而對別人的一點恩惠卻十分感激,從來沒有想過媽媽對我的付出、感受。真是太不應該了!

  親情是人間至高無上的寶貝,一個人如果沒有了親情。就像失去鳥巢的雛燕,沒有了母親的孩子。因為,你在受到傷害的時候,只有親人才會關心你,給予你站起來的力量。有了親情,能使你變得堅強起來。而失去了親情,就會使你變得軟弱、無助。受傷時,一句關切的問候語;流淚時,一條雪白的毛巾……我們能不為之而感動嗎?親人有時雖然也會誤解你,但是,他們的出發點必竟都是在為你好,不想讓你受到傷害,因此親情是寶貴的,是多少金錢都換不回來的東西,我們應該珍惜它,愛護它。母親對我是無私的,她默默為我而奉獻,卻從來不向我索取什麼。試想:是誰給予了我生命?是誰最瞭解我?是母親。她最瞭解我了,無論什麼時候,我在想些什麼,她都能知道。

  因此,我們應該珍惜親人對我們一輩子的恩情,而不應該忽略了它。

  篇二

  今天,我《心懷感恩,放飛中國夢》這本書。其中,令我感觸最深的就是《一碗餛飩》這個故事。這個故事講述的是:一個女孩和母親爭吵之後,走到一個麵食攤,麵食攤的老婆婆開到了她,她才明白他的母親對她的愛。

  每個母親應該都開導過自己的孩子,可很多孩子都會認為那是在責罵自已,而感到厭煩,有些孩子甚至會對母親說:“你真囉嗦!”仔細想想,我也有過這樣的情況。記得那時某一天放學,我愁眉苦臉地回到家,媽媽問我:“怎麼了?女兒?”我回答:“媽媽,我考試考得好差。”“考了多少分?”“88分。”“怎麼考得那麼差?連90分都不上?”我還沉浸在難過中,因為以前我每次考試幾乎都上90分。我好生氣,我不是氣別人,而是氣自已,我衝著媽媽說:“我就考不了那麼好了,怎麼了!”我說完,哭著跑上了樓。後來,我還跟媽媽頂嘴了,媽媽對我說:“這次考不好,沒什麼大不了,下次考好一點就行了。”我聽了媽媽的話,又信心百倍。還有一次,我生病了,去醫院吊針,媽媽一直守在我的病房,無微不至地照顧我。第二天,金燦燦的陽光照在我的病床上,我醒了,我看見媽媽趴在我的病床上睡著了。我看見了她那粗糙的雙手,這雙手不知道為我做了多少事,我的眼淚不自禁地流了下來,那豆大的眼淚從我眼中滾落下來。原來,媽媽是那麼地愛我,我還和她頂嘴。我長大了,才開始意識到母親所為我做的一切。每當老師讓我們寫我的母親,我總會帶著一種感激之情和內疚之情想起我的母親。

  是父母把我們帶到這個世界上,是他們給我們生命。他們辛辛苦苦地把我們養大,教給我們做人的道理。很多孩子都認為父母對我們的好和付出都是理所當然的而視而不見,不,你們錯了,愛自已的孩子雖然是每個父母的天性,但是我們也應該懷感恩之心報答父母。在父母勞累時遞上一杯茶,給疲憊的父母洗洗腳,外出時給父母打個電話報平安,這些小事對父母來說,都是莫大的安慰。“羊有跪乳之情,鴉有反哺之義”。動物界尚且懂得回報父母的恩情,更何況我們人類?母愛真偉大!

  篇三

  今天我讀了一篇文章,叫《一碗餛飩》,感觸彼深。

  《一碗餛飩》它主要講了:一個和媽媽吵了架跑出家門的小女孩,在路邊肚子餓了,可是他沒有錢,於是,一位仁慈的老奶奶給了他一碗餛飩,他感激不盡,老奶奶教育他:有時,我們會對別人給的小惠感激不盡,卻對親人們的萬般疼愛視而不見。

  是啊!有時候,我們的確會感激了別人,而忽略了親人。現在,有許多孩子包括我有時都會覺得父母給的愛都是理所當然的,是應得的。不正是這樣嗎?我有時候和媽媽吵了架賭氣獨自將自己關在房間裡默默發呆。卻沒想到媽媽為我做出了那麼多的付出和奉獻,我還是那麼不懂事,整天讓媽媽擔心、著急。

  讀了這篇文章,我的感受是:親情是人世間最寶貴的東西。一個人沒有了親情,就像一隻失去了翅膀的雛鳥,一個沒有了母親的孩子。因為只有親情,是在你傷心難過的時候,安慰你,給予你無窮的力量,抹去你的軟弱與無助。是在你取得榮耀的時候,不會像其他人一樣巴結你,而是在一旁默默的為你開心······親情是寶貴的,是無論有多少金錢也換不來的。

  因此,我們應該珍惜親人對我們的一輩子的恩情,而不是忽略了他。

  篇四

  當別人幫助你時,不管他所做的是多麼微小的一件事,你都會對他心存感激;但是你又曾對天天幫助你的父母說過一聲謝謝嗎?我想沒有。

  《一碗餛飩》就講述了一個這樣的故事:一個小姑娘與母親吵架了,一氣之下離家出走。她來到一個餛飩攤上,感到飢餓難忍,可渾身上下沒有一分錢。和藹可親的攤主老婆婆請她吃了一碗餛飩。她滿懷感激,吃了幾口眼淚就紛紛落下。老婆婆關切地問她怎麼了?她說:"我們不認識,你卻對我這麼好給我煮餛飩吃。可是我媽媽,她和我吵架,她卻把我趕出來,叫我不要再回去!"

  老婆婆聽了,很平靜地說:"孩子,你怎麼會這麼想呢?我只給你煮了一碗餛飩,你就對我這樣感激;你媽媽給你煮了十幾年的飯,你怎麼不感激她呢?你這麼還要和她吵架呢?

  女孩愣住了......

  她吃完餛飩,匆匆向家走去。燈亮著,疲憊不堪的母親正站在門口等著她。她再一次愣住了......

  之所以會"感激不盡"是因為這些恩惠是出乎意料的,所以才會如此感激;之所以會"視而不見"是因為認為這些是應該的,所以才會置之不理。我們不妨換個角度,去感受一下親情,感受一下父母的艱辛,感受一下父母的博愛。

  從今天起,對為你付出汗水和心血的父母,真誠地說一聲:"爸爸媽媽謝謝你們,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