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下冊數學應該怎麼預習

  數學是一門比較難學的學科,想要學好七年級的數學需要做好課前預習。那麼?以下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七年級下冊數學預習方法指導,希望可以幫到你!

  七年級下冊數學預習方法指導

  初一學生往往不善於預習,也不知道預習起什麼作用,預習僅是流於形式,粗略地看一遍,看不出問題和疑點。在學生預習時應要求學生做到:一粗讀,先粗略瀏覽教材的有關內容,瞭解新課的重點和難點。二細讀,對重要概念、公式、法則、定理反覆閱讀、仔細體會、認真思考,注意知識的發展形成過程,對難以理解的概念作出標記,以便帶著問題去聽課。通過課前預習能夠使學生知道那些地方容易,哪些地方難,使聽課變得更有針對性,注意力更集中,從而提高了聽課的效率。方法上可採用隨課預習或單元預習。大量的事實證明,養成良好的預習習慣,能使孩子從被動學習轉為主動學習,同時能逐步培養孩子的自學能力。有了自學能力,就好比掌握了開啟知識寶庫的鑰匙,就能源源不斷的獲取新知識,汲取新的營養。

  七年級下冊數學學習方法

  一、聽課方法的指導

  在聽課方法的指導方面要處理好“看”、“聽”、“思”、“記”的關係。

  “看”就是上課要注意觀察,觀察教師的板書的過程、內容、理解老師所講的內容。

  “聽”是學生直接用感官接受知識,應讓學生在聽的過程中明確:1聽每節課的學習目的和學習要求;2聽新知識的引入及知識的形成過程;3理解教師對新課的重點、難點的剖析尤其是預習中的疑問;4聽例題解法的思路和數學思想方法的體現;

  “思”是指學生思考問題。沒有思考,就發揮不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古人說的好“學而不思則罔。”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在課堂上對於老師的講解,學生不僅僅只是會做,而且要經常思考;在思考方法指導時,應使學生明確:1多思、勤思,隨聽隨思;2深思,即追根溯源地思考,要善於大膽提出問題,如:本節課教師為什麼要這樣講?這道題為什麼要這樣做?等等;3善思,由聽和觀察去聯想、猜想、歸納;如:23*27=62138*32=121646*44=202473*77=5821上述這些數的計算有什麼規律?應如何計算?怎樣表徵規律?又如何驗證呢?4樹立辯證意識,學會反思。如:73*33=2409又有怎樣的規律?可以說“聽”是“思”的基礎,“思”是“聽”的深層次掌握,是學習方法的核心和本質的內容,會思考才會學習。

  “記”是指學生記課堂筆記。初一學生一般不會合理記筆記,通常是教師黑板上寫什麼學生就抄什麼,往往是用“記”代替“聽”和“思”。有的筆記雖然記得很全,但收效甚微。因此在指導學生作筆記時應要求學生:1記筆記服從聽講,要結合教材來記,要掌握記錄時機;2記要點、記疑問、記易錯點、記解題思路和方法、記老師所補充的內容;3記小結、記課後思考題。使學生明確“記”是為“聽”和“思”服務的。記筆記有助於將知識簡化、深化、系統化。

  二、完成作業方法的指導

  初一學生課後往往容易急於完成書面作業,忽視必要的鞏固、記憶、複習。以致出現照例題模仿、套公式解題的現象,造成為交作業而做作業,起不到作業的鞏固、深化、理解知識的作用。為此在這個環節的學法指導上要求學生每天先瀏覽教材中所要學習的內容及筆記,回顧課堂講授的知識、方法,同時熟記公式、定理。然後獨立完成作業,解題後再反思。有能力的學生可以適當地進行一題多解,提高自己的發散思維能力。在作業書寫方面也應注意“寫法”指導,要求學生書寫格式要規範、條理要清楚。作業的書寫在一定程度反映了學生的思維水平。經過多年的初一教學,發現初一的學生做到這點很困難,指導時應教會學生1如何將文字語言轉化為符號語言;2如何將推理思考的解題過程用文字書寫表達出來;3正確地由條件畫出圖形。剛開始可有意讓學生模仿、訓練,逐步使學生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這對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學生今後的學習都十分重要。

  七年級下冊數學學習建議

  1適當多做題,養成良好的解題習慣

  要想學好數學,做一定量的題目是必需的,剛開始要從基礎題入手,以課本上的習題為準,反覆練習打好基礎,再找一些課外的習題,以幫助開拓思路,提高自己的分析、解決能力,掌握一般的解題規律,熟悉掌握各種題型的解題思路。對於一些易錯題,可備有錯題集,寫出自己錯誤的解題思路和正確的解題過程,兩者一起比較找出自己的錯誤所在,以便及時更正。在平時要養成良好的解題習慣。讓自己的精力高度集中,思維敏捷,能夠進入最佳狀態,在考試中能運用自如。實踐證明:越到關鍵時候,你所表現的解題習慣與平時練習無異。如果平時解題時隨便、粗心、大意等,往往在大考中會充分暴露,故在平時養成良好的解題習慣是非常重要的。

  2細心地挖掘概念和公式

  很多同學對概念和公式不夠重視,這類問題反映在三個方面:一是,對概念的理解只是停留在文字表面,對概念的特殊情況重視不夠。例如,在單項式的概念數字和字母積的代數式是單項式中,很多同學忽略了“單個字母或數字也是單項式”。二是,對概念和公式一味的死記硬背,缺乏與實際題目的聯絡。這樣就不能很好的將學到的知識點與解題聯絡起來。三是,一部分同學不重視對數學公式的記憶。記憶是理解的基礎。如果你不能將公式爛熟於心,又怎能夠在題目中熟練應用呢?

  建議:更細心一點由觀察特例入手,更深入一點了解它在題目中的常見考點,更熟練一點無論它以什麼面目出現,我們都能夠應用自如。

  3總結相似的型別題目

  這個工作,不僅僅是老師的事,我們的學生要學會自己做。當你會總結題目,對所做的題目會分類,知道自己能夠解決哪些題型,掌握了哪些常見的解題方法,還有哪些型別題不會做時,你才真正的掌握了這門學科的竅門,才能真正的做到“任它千變萬化,我自巋然不動”。這個問題如果解決不好,在進入初二、初三以後,同學們會發現,有一部分同學天天做題,可成績不升反降。其原因就是,他們天天都在做重複的工作,很多相似的題目反覆做,需要解決的問題卻不能專心攻克。久而久之,不會的題目還是不會,會做的題目也因為缺乏對數學的整體把握,弄的一團糟。

  建議:“總結歸納”是將題目越做越少的最好辦法。

  4收集自己的典型錯誤和不會的題目

  同學們最難面對的,就是自己的錯誤和困難。但這恰恰又是最需要解決的問題。同學們做題目,有兩個重要的目的:一是,將所學的知識點和技巧,在實際的題目中演練。另外一個就是,找出自己的不足,然後彌補它。這個不足,也包括兩個方面,容易犯的錯誤和完全不會的內容。但現實情況是,同學們只追求做題的數量,草草的應付作業了事,而不追求解決出現的問題,更談不上收集錯誤。我們之所以建議大家收集自己的典型錯誤和不會的題目,是因為,一旦你做了這件事,你就會發現,過去你認為自己有很多的小毛病,現在發現原來就是這一個反覆在出現;過去你認為自己有很多問題都不懂,現在發現原來就這幾個關鍵點沒有解決。

  建議:做題就像挖金礦,每一道錯題都是一塊金礦,只有挖掘、冶煉,才會有收穫。

1.七年級應該如何做好語文預習

2.7年級數學的學習方法

3.七年級數學學習方法指導

4.七年級上冊語文預習教案

5.初中數學教學預習方法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