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一年級年級組長工作總結

  小學一年級作為兒童接受正規學校教育的初始階段,是兒童成長的關鍵轉折期。在這一階段,兒童能否順利地進入“學生”角色,做好年級組長的工作,今天小編給大家整理了,謝謝大家對小編的支援。

  篇一

  彈指一揮間,本學期緊張忙碌的工作又臨近尾聲了。回想起一學期的班主任工作可謂喜憂參半,酸甜苦辣。由於這個班是我由一年級帶上來的,所以對孩子們的性格脾氣、愛好特徵比較瞭解。介於這些再加上一學期來堅持不懈的努力和精心的組織管理,無論是學生品行,還是班級管理,都上了一個新的臺階。現彙報如下:

  一、榜樣帶頭,用心地培養班級得力的助手。

  魏書生校長的經驗之談:要想使自己的班主任工作開展得得心應手,就要學會放開學生的手腳,讓學生學會自己管理自己。因此開學初,我利用班會課讓學生民主選舉出心目中的班幹部。然後召開班幹部會議,在會上我首先恭喜他們當選,告訴他們這說明你們在同學心目中是品學兼優值得信任的,幫助班幹部樹立自信心。接著,我又找個別特別調皮的學生談話,消除班內不利於班級管理和成長的消極因素。最後,和所有的學生一起共同制定班級制度,並嚴格按班級制度執行。要求其他學生做到的,老師帶頭做到,其次班幹部帶頭做到。班裡的大事小事,班幹部能處理的,儘可能讓班幹部去做。通過一學期的歷練與培養,幾位小幹部已經把班級管理得有聲有色,得到辦公室老師們的嘖嘖讚歎。這幾位小幹部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同時還增強了他們在班裡的威信,當然,這與他們自身的良好表現和榜樣作用是分不開的。

  二、事無鉅細,細心地培養學生良好的習慣。

  我們常說,小學階段貴在培養好習慣,因為良好的習慣是學習的基礎,習慣養成了事半功倍,無論是老師還是家長都會覺得不用煩心,孩子自己也學得輕鬆。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畢竟還是三年級的孩子,他們的特點就是好動、好玩,自我約束力和自覺性還是比較差,讓他們一下子形成良好的習慣是不可能的。這需要在日常的班級管理中,耐心地教育他們,真誠地引導他們,期待他們的每一點進步,所謂班級管理無小事。因而,紅領巾佩帶、包乾區打掃、及時關閉電燈水龍頭、看見老師主動打招呼、看見紙屑主動撿起來……任何一件小事都是我關注的教育點。我力圖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培養孩子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為他們創設一個和諧、整潔的學習、生活環境。我還給他們講一些深入淺出的小故事,通過全班同學的討論,讓學生明確哪些是能做的,哪些是不能做的,提高孩子們明辨是非的能力。對班內表現好的和有進步的學生,我準備了一頂又一頂的高帽子送給他們,讓他們更自覺地規範自己的言行,對錶現差的學生也儘可能採取說服教育的方式。我還定期和孩子們一起進行總結,找出不足,不斷改進。

  三、嚴中有愛,用心地關注特殊孩子的成長。

  作為班主任,一個也不能少,是我一貫的宗旨。因此對待後進生我思想上從不歧視,還給予他們特別的關愛。我們班是整個三年級5個班級中,接納轉學生最多的班,因此特殊孩子也相對比較集中。我時常以朋友的身份和他們談心,耐心地輔導他們的學習,給予他們生活中的關愛,用自己的一片真誠愛心,去叩響他們的心靈之門。我們班有個孩子很小就失去了母親,看到他寒冬蜷縮著的身子,我心裡一陣揪疼,第二天就給孩子送去了幾件棉衣,看著孩子天天穿著我送的棉衣,我心裡酸酸的,沒有母親的孩子真可憐,他連一件像樣的棉衣都沒有人為他穿上,又怎麼有人督促他認真讀書作業呢?對孩子多一份體諒多一份關愛比什麼都強,不是嗎?對待特殊的孩子,對待暫時落後的孩子要善於發現他們的閃光點。當然對於他們身上出現的不良行為,我還是會及時指出並嚴格要求他們改掉。在課堂上我總是創造條件,鼓勵那些後進的學生舉手發言,捕捉他們的閃光點,及時給予肯定、獎勵,使他們也能自信地面對學習。課外利用休息的時間積極地個別輔導,為他們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同時也促進班級的整體發展。

  四、家校共建,共同地教育管理孩子的成長。

  孩子的進步,集體的成長,離不開教師,更離不開家長。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的身上常常能折射出家長的影子。因此,要教育管理好學生,除了做好學生的教育管理外,還要做好家長的工作,要多與家長聯絡,給家長一些好的建議和做法,取得家長的支援與配合,這樣雙管齊下,才能把學生教好。平時,一旦發現學生的不良傾向,我就及時聯絡家長,向家長了解情況,與家長協商好有效的解決辦法,共同做好學生的教育工作。我也不是隻報憂不報喜,一旦孩子有了進步 ,我也會及時聯絡家長,彙報孩子的成長與進步,讓家長及時表揚孩子,放大孩子的閃光點,協助規正孩子的行為,正面引導,家校合力。

  回首一學期的工作,辛苦之餘更多的還是快樂,因此我與孩子們通行並不孤單!下學期我將揚長避短,竭盡全力,繼續努力,使自己的班主任工作更上一個新的臺階。

  篇二

  作為一年級班主任,多少有些苦,有些累,但既然選擇了,就要將工作做好。班主任工作是管理人的工作,我所面對的是朝氣蓬勃、有思想、有感情、自我表現欲強的一年級學生,一學期下來,給我最最強烈的體會是:班主任工作中既要有巨集觀的群體管理,又要有微觀的個性發展;既要有強烈的前瞻性,又要將工作細緻地落實到位。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在班上健康、全面發展。作為一年級班主任,我針對我們班學生活潑好動的特點,做了如下的工作:

  1、抓好常規,培養學生的良好習慣。

  一年級學生由於年齡小,自控力差,紀律渙散。我從培養學生良好習慣入手,課上進行趣味教學,儘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組織好學生的紀律。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時間帶領學生學習學校規章制度,提醒學生做好上課準備工作,並且在課後注意觀察學生的行為,根據學生的表現在學生中樹立榜樣。在日常學習中,時刻注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逐漸養成認真聽課、認真作業、下課好好休息、講文明、講禮貌的好習慣。

  2、培養良好的班集體

  班集體是培養學生個性的沃土,有了這塊沃土,學生的個性才能百花爭豔。集體活動,最能培養學生的凝聚力、集體榮譽感。我帶領學生積極參加學校體藝藝術節的各項活動,如廣播操比賽、繪畫比賽、舞蹈比賽、獨唱比賽等,雖然取得的成績不會次次如意,回回理想,但每一次,孩子們都踴躍參與,全力以赴。開學初我總是比學生早到校半小時,擦窗臺、掃地,每天我會挑選幾個孩子和我一起做,儘管他們還做不好,甚至連拿笤帚都不會,可是我發現他們勞動的積極性是很高的,我感覺讓孩子們不斷產生興趣就得趁熱打鐵鐵,於是開學後的第三週我開始依照牆上排好的值日表讓他們按值日表的分工開始每天的值日工作,孩子們不會掃地我就手把手地教給他們,有時候教室不是很髒,也有時候由於特殊原因耽擱了放學的時間,可我還是讓學生照常做值日,一天也不落下,因為做任何事情都是貴在持之以恆,做好值日的習慣也更要天天堅持,現在我班學生每個小組值日都很快,雖然與大孩子的值日水平不能相比,可是最重要的是他們已經對勞動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同時也養成了在班級值日的好習慣。

  3、加強與家長聯絡。

  平時,我能關心愛護班裡的每一個學生。對一些表現不太好的同學,更是傾注了更多的愛和心血。我經常和他們談心,抓住他們的閃光點鼓勵他們。當他們有困難的時候,我總是耐心地幫助他們。一但發現他們在學習上、身體上、思想上有什麼特殊情況,我總是及時地、主動地和家長聯絡,向他們瞭解情況,耐心地做他們的工作,取得家長的理解和配合,使每一個孩子都能揚長避短,健康地成長。通過一系列的工作,使學校、家庭密切配合,更好地教育了學生。

  總之,只要我們心中是真誠地為孩子,為孩子的健康成長而付出,端正自己的工作態度,一切都為提升孩子生命狀態為出發點,我相信,我的班主任工作能在不斷的磨練中得到提升。通過一個學期的工作,我的班主任工作在校領導的關心與指導下,有所進步,也提高了!班級管理工作千頭萬緒,工作方法千差萬別,讓我在實踐中去探索總結行之有效的方法經驗,使班級管理工作的水平不斷躍上新臺階。
 

>>>下一頁更多精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