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願家教的活動心得

  志願家教是是一個很有意義的活動。對於這個活動大家有什麼心得體會呢?本文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歡迎閱讀!

  篇一

  不得不說,光影如梭這個詞語在大學生活裡得到了更好的詮釋。回想曾經,感覺自己還是那個坐在一摞又一摞試卷面前的高中生。可事實上,我現在的身份已經儼然是一個大學生了,而其中我成長的這半年裡,志願隊的生活給我帶來的影響不可忽略。

  還記得當初的學生會幹事招新,抱著鍛鍊自己能力,結交新朋友的想法,我懷著幾分青澀和膽怯參加了志願隊的面試。幸運的是,我成功地加入了高分子學院志願隊,就此開始了在志願隊的生活、工作。

  參與志願隊的第一次任務是幫忙搬東西,那算是一次義務勞動吧。花了將近一個小時的時間,終於搬完了所有的東西。我拖著疲憊的身體抱怨道:“難道在志願隊就幹這些無聊的體力勞動麼?”當時間一天天地過去,做過了隊裡幾乎所有的志願活動,愛心家教、清潔歷史文化長廊、實驗室志願者、無償獻血宣傳、看望敬老院的老人,每一次的活動不論大小,每個人都在認真地做著,而我也明白了志願者工作從來就不該用有趣或者無聊來評價它,而是隻要有意義,我們就去做……不同的活動,不同的成就感,不同的收穫,我看到自己在成長著……

  在那麼多活動中,我姑且就愛心家教這一塊來具體談談我的感受吧。第一次做愛心家教給我的感覺挺有挑戰性的,畢竟是要去教一個陌生的小孩子,他有多大呢?他會不會很刁鑽?我能不能教好他?諸多類似的問題都從我腦中湧現了出來,但我又想了,畢竟我是川大的學生呀,而且教的是英語,不擔心不擔心···就這麼胡思亂想著,我找到了我的目的地,那是一個初一的小孩子,個頭遠比他的年紀該有的要小,我似乎放了一半的心了,至少不會頂撞我吧。他的英語基礎不好或者可以說很差,初一該掌握的讀音他完全沒有概念,好吧,就教他讀單詞。開始,我只是單純的教他讀單詞,希望他能記住,但後來我發現這完全是徒勞,教一個忘一個,那速度,太快了。我本來就是急性子,都有些忍不住要發脾氣了,但是我又一想,我是老師呢,怎麼能對學生這麼不耐心呢?於是我絞盡腦汁想該用什麼法子可以讓他有效地學習,最終我決定從基礎出發,教他音標。於是我著重教他讀音標根據發音來記單詞,一遍又一遍,不厭其煩。欣慰的是,慢慢地他好像找到一些規律,記單詞變得有成效了,看到了這一絲成就,我頓時精神抖擻,於是更賣力地教他。兩個小時很愉快的就過去了,我完全沉浸在了家教的這個角色中忘了時間,同行的志願者給我打電話我才想起還得回學校。

  那是第一次體會到自己的角色由學生轉換成老師的感覺,有懊惱,當學生無法理解你所講解的內容時;有滿足,當學生因為你細心的輔導而有了一點進步時;有焦急,當你講了多次之後學生仍然無法掌握知識要點時;有時還有窘迫,當你遺忘某個知識點而一時找不到適合的解題方式時……同時,我也在這樣的過程中鍛鍊了自己的耐性,學會了怎樣更好地與比自己低齡的孩子交流溝通,也儲備了一定的家教經驗,為以後的兼職奠定基礎。

  同樣,在志願隊做的其他活動中,大概每一次我都能有或多或少的收穫。所以在這大半年裡,我看到自己綜合素質得到了提升,看到了自己從矇昧青澀變得有些果敢大方。學姐學長他們對我們友善親和,除了工作上的事情也常常與我們交流學習生活,而我們也從他們身上學到了一種認真負責的態度以及應對問題的能力;隊友們有的活潑開朗,有的冷靜沉穩,大家相處得很融洽,從平常的合作互助中我們學會了團結一心共同進步的含義;我們親身參與各種大大小小的活動,學會了怎樣策劃組織以使活動順利實施以及更好的交際能力。

  志願隊是一個大家庭,我們在裡面感受到溫暖,也收穫成長,有過付出,也得到回報。無論以後會怎樣,但我知道至少現在志願隊的每一個成員都在努力著,認真著,為自己,也為志願隊。愛心家教,教會了我許多許多。收穫的是快樂,是經驗,是作為志願者的那份自豪感。

  篇二

  義務家教是我們青年志願者協會做的一項長期的志願者活動。青年志願者協會做好相關的安排,繼續發揚“服務社會,奉獻愛心,推己及人,薪火相傳”的精神,把這份愛心助教的薪火傳承下去。讓我們經濟管理學院的志願者在奉獻的過程中真正體會志願者精神,受到深刻的啟發,得到真正的鍛鍊和成長。 家教志願活動是雙贏的。能有一個做老師的體驗,使我們從學生們的身上,看到了一種真誠,一種渴望,一種期待。小學生們對知識的渴求深深地打動著我們。每一次活動中,他們的問題確實很多,但我們誠摯地進行解答,不曾厭煩。雖然是休息日,我們都放棄了休息。因為這不光是在鍛鍊自己,還有更多的是他們在等待著我們。每一次回來,我們都很累,但我們打心眼裡感到開心、充實。 這次義務家教活動只進行了一個多月,我去教課的次數只有五次,但是作為沒有教學經驗的我來說,即使有了充分的準備,第一次進行家教活動內心還是有點兒緊張的。對於馬上要面對的學生,對於自己的教授任務是否能夠順利完成,學生是否習慣我的講課方式,這些問題我自己也無法回答。一切對於我都是未知的。幸而,參與這次義務家教活動的家庭不論是學生還是家長都對我的義務家教工作給予了相當大的支援與配合,這也是我能夠順利完成這次義務家教活動的主要原因。

  家教活動只有一個多月時間,在這短短的幾次相處中收穫到的感動讓我久久不能忘懷,感謝學生的認真,家長的支援,這些為我能夠順利完成家教任務給予了相當大的幫助,是他們的理解和配合給我的家教工作增添了一份溫暖和感動。 義務家教活動已經結束多時,但這次活動給我的感觸卻依舊深刻。一方面,我深感知識學問浩如煙海,為了儘可能的給學生教授更多的知識,我不得不多加苦讀;另一方面我也深深地體會到教學相長的深刻內涵,家教活動不再是單純的教授學問,而是與學生互相交流所學知識的平臺。

  義務家教,事雖小,但意義重大。至少,我們讓孩子們懂得了一些知識,知曉了一個答案,收穫一份喜悅。能開展這樣一個活動,我們是幸運的。能和他們在一起,我們是幸福的。在義務家教的活動中我們有過收穫,也有不足,但我們相信我們會積極改進,更加積極的投入到愛心服務活動之中。小小的收穫並不是我們工作的終點,在此後的工作中,我們將更加努力,希望能更多的創新與突破。

  篇三

  隨著20xx年5月22日最後一次活動的結束,我係青年志願者協會在上邊村文化室的支教活動也暫時告一段落。在與上邊村村長協定後,支教活動從5月22日正式開始,之後每週星期日上午在上邊村文化室開展支教活動,每次活動經過我係參與成員的充分準備和認真總結之後展開。總體上說,本次支教活動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一.前期準備

  1.我協會和上邊村村長取得聯絡後,向村長提出支教策劃何方案,在開展支教活動前在上邊村做好宣傳。

  2.在每次支教活動開始前,我協會會選拔一批優秀志願者,要求他們在支教前做好的準備,確定教學內容。

  二.支教活動具體內容

  1.碰撞知識,激盪智慧

  在支教活動中,英語是我們教學的主要內容,我們志願者針對年級差別的學生,採用不同的教學方式和內容,高年級一英語為主,低年級以畫畫、默寫字母為主。

  2.鍛鍊身體,增強體質

  支教活動中,志願者們教小朋友跳舞、玩遊戲、做體操等,同時也教他們上體育課時應注意的安全問題,加強了他們的安全意識。

  3.科學知識,你我共享

  我們開展了趣味腦筋急轉彎比賽,小朋友們熱情的參與其中,並從中學會怎樣去思考,動腦筋想辦法。

  三.不足之處

  1.活動內容安排有待完善。支教活動雖然安排合理但區域性仍然粗糙。首先是對支教活動的各個方面考慮不周全,有些各方面出現空缺;其次參與支教的成員準備得不夠充分,負責人未能及時監督和檢查任務落實情況;再者是對支教物件學生的管理機制未建立起來。

  2.某些教學內容缺乏創新性和趣味性,這支教的活動的展開有些阻礙。

  四.反思

  1.探索更加合理的支教模式和職教內容。

  2.加強參與支教人員之間的交流,彼此之間相互總結經驗,以增加經驗和靈活處理的能力;注意監督檢查任務落實情況,減少不必要的阻礙和麻煩。

  3.制定出適應學生的支教制度,更加完善支教活動的人員安排和活動模式。

  4.不斷髮掘資源,充分利用現有資源,使活動更加豐富多彩,使活動能長期進行。

  篇四

  高興參加了局青聯組織的愛心家教活動,在短短几個月的時間裡,我利用週末時間,幫助小朋友補習小學英語課程。現將心得體會總結如下:

  一、 收穫:

  1. 服務社會,幫助貧困家庭子女,傳播愛心。

  小朋友因父母離異,家境貧寒,與爺爺奶奶共同生活。他性格較為內向,但是性格純真,尊敬師長,也比較勤奮刻苦。我除了幫助他解決學習中的問題,還通過溝通了解了他的興趣、愛好和心裡的一些想法,和他成為朋友,鼓勵他積極樂觀的面對學習和生活。通過幾期的家教,孩子的成績有了較大的進步,也改變一開始的內向、陌生,能夠和我自然的交流。

  2. 溫故知新,自我提高

  通過愛心家教的過程,讓我體會到教師這個工作的不易。“要給學生一碗水,必須自己先有一桶水”,有些問題,不僅僅要求我們自己知道“是什麼”,還要用合適的方法,教會學生“為什麼”。教學相長,家教的過程同時也是我自我提高的過程。

  二、 困難

  家教過程中的困難主要是對學生的實際情況以及目前的教材缺乏瞭解,導致剛開始的時候出現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現象。後來針對性的查小孩的作業和試卷,瞭解到他主要的困難點是在詞彙和語法,因此針對性地結合教材,幫他複習鞏固這兩塊內容,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三、 建議

  愛心家教的物件選擇仍然應該堅持“家庭條件一般、學生聽話上進”這個原則,以期獲得良好的效果。家教開始前應該組織對學生學習情況的測評以對症下藥。家教過程應該注重對學生學習方法、學習習慣的訓練和思想觀念的影響,以期取得事半功倍和長期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