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法官實習鑑定

  法官必須要正直公正,一視同仁,那麼你要怎麼去寫呢?下面由本小編精心整理的,希望可以幫到你哦!

  篇一

  暑假50余天,說長也長,說短也短。如果將它放在大學四年中比較,那麼自然是短暫的;如何荒閒廢日,那麼肯定是漫長的。那麼如何利用好這50天的時間是一個很重要的課題。

  大一暑假的時候,我進了一家工廠,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工人的生活,這是以前從未體會到的艱辛,物質財富的創造總是那麼的辛苦,真正明白了之後才知道讀書的美好。今年的暑假,我沒有再去打工。放假之後,回家裡20天,之後便又回到了贛州,去實習。因為三大訴訟法都已經學習完了,暑假這是鞏固的好機會。同時也能真正的接觸實務部門,學到書本上所學不到的東西。在實習單位的選擇上,我去了基層法院,因為法院是司法的關鍵環節,是最容易學到東西的地方。最後我進了贛州市章貢區人民法院刑事審判庭.

  初進法院,庭長便交代務必要遵守法院紀律,切莫在外討論接觸的案子,雖然是一句簡單的提示,但我感覺到了這是一位前輩對我以後參加法律工作的忠告,也是要求必須嚴肅工作態度,我想這將會伴隨我以後的全部工作之中。  頭兩天,法官並沒有安排我任務,只是讓我看案卷,旁聽,這樣便逐漸的融入到實踐中來。

  之後,我開始幫法官整理、裝訂、填寫卷宗,一年的案子很多,需要整理的案卷也很多。雖然這是個苦力活,但我覺得自己學到了很多。比如從裝訂卷宗的順序可以看出整個審判的流程,檢察院提起公訴→法院立案庭立案,→送起訴書給被告,告知被告權利、義務→確定是按簡易程式還是普通程式或者普通認罪程式審理→然後通知檢察員、律師出庭→張貼開庭公告確定開庭時間,如果是有取保候審便需要通知其到法院領取起訴書或者將其收監→開庭→製作判決書判決書由承辦法官又搞,交庭長稽核,然後交院長批准,如果是案情重大或者需要判緩刑的則需要交審判委員會合議→送達判決書給檢察院、被告、公安局→下達執行→結案。審判的每一步都不得馬虎,因為每一步都關係到法律實施的正義、公平,關係到被告人的權利,關係到被害人或其家屬的權利。除了這些之外,從填寫卷宗封面也可以學到很多東西,比如說轄區的每年的刑事案件大概有多少可以看出轄區的社會治安狀況如何,主要是那些犯罪比較多,每一犯罪大概的刑罰是多少,都是學問。

  期間,還幫忙填寫了被告人權利義務告知書、被告人委託辯護人事項告知書、起訴書送達筆錄、執行手續,各種送達回執等等。期間還一起同法官去看守所送達起訴書,看著那些被關押的犯人,才懂得了自由的價值,更加增強了遵紀守法的信念。

  短短的20天,在不僅親身體會了刑事審判工作,學到了嚴謹、務實、求真的工作態度,鍛鍊了吃苦耐勞的工作能力,同時真正的感覺到了刑法打擊犯罪,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重大使命,更加堅定了我從事司法工作的信心,更加懂得了遵紀守法,廉潔公正。

  篇二

  此次實習共歷時一個月,在基層人民法院旁聽法官辦案,瞭解基層人民法院的工作狀態,認識人民群眾在解決糾紛時的思維,注重瞭解程式性原則在我國基層法院的具體執行,認識犯罪分子,探索犯罪心理,初涉我國法官的工作及待遇情況,具體瞭解辦案經過,公正是否得到體現,理論和實踐 是否一致等問題進行了初步的瞭解認識。

  首先,在基層法院,工作人員的業務水平的高低,對工作起關鍵性的作用。基層法院有過去老體制下的法官,例如刑庭庭長是1979年從人民教師中任命的,也有新體制下法科畢業 的通過國家司法考試的法官,老法官有辦案經驗,新法官有前衛的思想,兩者可以相互借鑑學習。原以為老法官的思想很 "腐朽",然而其專業水平卻很高,辦案很有經驗,同時新的法學理念在辦案的過程中能得到充分的體現,如重程式,傾向當事人主義等,這些老法官一路辦案,也是一路學習過來的,可以說老法官不"老". 其次,基層人民法院大部分針對的是農民群體,廣大人民群眾集體知識水平偏低, 新生一代還沒有完全成長起來,這就給審判工作帶來了麻煩,法院工作人員解釋給他們通俗易懂的法律知識,老百姓聽不懂有些還胡鬧,引起的矛盾糾紛都是鄰里鄉村的小矛盾,如:地鄰關係而引起矛盾,因誤會而有糾紛,有些人是討公道,有些人是爭口氣,打官司的理由就是爭面子,免受人欺,例如,有些當事人說:村上只有我一戶人姓劉,而對方在村上有很多弟兄,有一個老太太說:我的兩個兒子在外地,他們就欺負我這個老太太。農村的人應該鄰里和睦,有糾紛用話說,去人民法院解決,法院可以給你公正的答案。然而還有些人借一時之氣而釀錯,追究其刑事責任。農村人打官司感覺是很不光彩的事,如果雙方打官司的話,可以說雙方的矛盾程度達到了極限。鄰里、村裡之間相互諒解,互相幫助有困難的人,同時加強農村人的知識文化水平建設,這樣一些不必要的糾紛就可以減少許多,農民各司其職,構建和諧的社會主義新農村。

  廣大農民群眾都抱怨,政府部門的門難進,事難辦,臉難看,多少人多新蓋的審判大樓不滿,一方面是過去傳統的對政府機關印象不好的影響,另一方面他們的思想不能和機關單位工作人員的思想得到交流而造成的誤解。每個工作人員熱情的接待來訪者,仔細的解讀案件,解決來訪者的疑難問題,然而,多少來訪者一進國家機關大門,存在心理 "陰影",要記住這些國家機關是專門為人民辦事,沒有什麼"膽怯"的,工作上有時辦案人員給老百姓說好話他們聽不進去,工作人員對他們嚴一些也是應該的,在給付賠償金的案件中,法院綜合考慮各方面因素,給出合情合理的判決結果,偶爾也會出現一些誤差,這是在所難免,但絕對在程式方面是公正的,有時雙方當事人都感到不公平,態度極惡,這些讓人不得不再論證什麼是公正。

  在基層法院,人民群眾沒有多少錢,要說賄賂還沒有多少資本,也沒有人給他介紹賄賂給誰。然而有權有錢的人,怎樣依權依錢作威作福在所不知。畢竟,有權有錢者少,國家的法律日益嚴明,這些人將被嚴厲打擊,再加上人民的素質日益提高,工作人員嚴以律己,老百姓和國家機關的這種隔膜也將會煙消雲散。再次,關於案件的執行問題,判決書下發,判決的各項權利義務就要得到實施,這是審判工作順利進行的保障,然而,由於種種事由得不到執行。我接待了一個當事人,拿著xx年的一個民事裁定書, 還有各種證明和票據,已經揉的不成樣子,為的是討回自己村委會欠他的xx多元。他說:"孩子要上學了,沒有錢, 每年都來法院,工作人員說給我辦,其實都沒有辦。我現在要把我的執行費用要回來,村委會沒有錢,也就沒辦法了。"法律規定,執行不下去,將中止執行,執行費也不能退,現在是誰也沒辦法解決此事,他氣憤的要打新聞熱線報道此事,手裡的裁定書是一紙空文,不但錢沒有要到,反而為此出去了不少。最後,通過一個多月的實習 ,鍛鍊了自己的各項能力,但也發現了許多欠缺的知識。在以後的工作學習中,要吸取經驗教訓,努力學習,積極參加社會實踐 , 樹立正確的人格,使自己的專業知識水平達到一個新的高度。現在自己的專業領域有所建樹,充分利用智慧解決人民矛盾,促進我國法制社會建設進一步形成,為祖國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