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必講的六個故事

  孩子喜歡聽故事是天性,在孩子的成長階段,父母應該學會給孩子講故事,下面小編收集了一些關於,希望對你有幫助

  教育孩子必講的故事:昂起頭來真美

  珍妮是個總愛低著頭的小女孩,她一直覺得自己長得不夠漂亮。有一天,她到飾物店去買了只綠色蝴蝶結,店主不斷讚美她戴上蝴蝶結挺漂亮,珍妮雖不信,但是挺高興,不由昂起了頭,急於讓大家看看,出門與人撞了一下都沒在意。

  珍妮走進教室,迎面碰上了她的老師,“珍妮,你昂起頭來真美!”老師愛撫地拍拍她的肩說。

  那一天,她得到了許多人的讚美。她想一定是蝴蝶結的功勞,可往鏡前一照,頭上根本就沒有蝴蝶結,一定是出飾物店時與人一碰弄丟了。

  自信原本就是一種美麗,而很多人卻因為太在意外表而失去很多快樂。

  提示:如果您的小孩也想以前的珍妮一樣很靦腆很害羞,不夠自信。你也要學會恰當的方式去讚美他,讓他變得更加自信。

  教育孩子必講的故事:葉公好龍

  葉公喜歡龍,衣帶鉤、酒器上都刻著龍,居室裡雕鏤裝飾的也是龍。他這樣愛龍,被天上的真龍知道後,便從天上下降到葉公家裡,龍頭搭在窗臺上探望,龍尾伸到了廳堂裡。葉公一看是真龍,轉身就跑,嚇得他像失了魂似的,驚恐萬狀,不能控制自己。由此看來,葉公並不是真的喜歡龍,他喜歡的只不過是那些像龍的東西而不是龍。

  提示:這個故事比較抽象,但表現在生活中就是很多小孩在成長的過程中也會像葉公一樣追求虛名,長大後像一些“好讀書”的當代浮躁青年一樣,其實真正的內心可能並不是喜歡讀書,而是覺得別人都認為讀書是一件體現高素質高修養的事情。

  教育孩子必講的故事:王戎賣李

  王戎是魏晉“竹林七賢”之一,他聰明而又狡猾,家裡種著很多好吃的李子,賣掉的話怕別人得到種子,這樣別人也可以種出一樣好吃的李子,於是他把李子的核全部挖出來才賣。

  提示:首先王戎的吝嗇是不可取的,要教小孩子不要吝嗇,學會分享。其次即使是竹林七賢的王戎也是有很多缺點的,我們要清晰認識自己的缺點,然後將其改變,不然會像王戎一樣,讓讀故事的人嘲諷!

  教育孩子必講的故事:管寧斷交

  管寧和華歆一起在菜園中除草,看見地上有塊金子,管寧揮著鋤頭面不改色地除草,華歆卻將金子撿起來把玩了一會兒才丟去。兩人還曾經在一起看書,有車輛從門前經過很熱鬧,管寧照舊讀書華歆把書丟掉出去看熱鬧去了,等華歆回來以後,管寧把一起坐的席子隔斷表示不和他同坐,並且說你不是我的朋友了。

  提示:道不同步於為謀,如果你的小孩是一個安靜學習的好學生,和一些貪玩的小孩交往中會影響到他的個性,那麼他們未必適合在一起共同成長。

  教育孩子必講的故事:斷箭

  春秋戰國時代,一位父親和他的兒子出征打戰。父親已做了將軍,兒子還只是馬前卒。又一陣號角吹響,戰鼓雷鳴了,父親莊嚴地托起一個箭囊,其中插著一隻箭。父親鄭重對兒子說:“這是家襲寶箭,配帶身邊,力量無窮,但千萬不可抽出來。”

  那是一個極其精美的箭囊,厚牛皮打製,鑲著幽幽泛光的銅邊兒,再看露出的箭尾。一眼便能認定用上等的孔雀羽毛製作。兒子喜上眉梢,貪婪地推想箭桿、箭頭的模樣,耳旁彷彿嗖嗖地箭聲掠過,敵方的主帥應聲折馬而斃.

  果然,配帶寶箭的兒子英勇非凡,所向披靡。當鳴金收兵的號角吹響時,兒子再也禁不住得勝的豪氣,完全背棄了父親的叮囑,強烈的慾望驅趕著他呼一聲就拔出寶箭,試圖看個究竟。驟然間他驚呆了。

  一隻斷箭,箭囊裡裝著一隻折斷的箭。

  我一直刳著只斷箭打仗呢!兒子嚇出了一身冷汗,彷彿頃刻間失去支柱的房子,轟然意志坍塌了。

  結果不言自明,兒子慘死於亂軍之中。

  拂開蒙蒙的硝煙,父親揀起那柄斷箭,沉重地啐一口道:“不相信自己的意志,永遠也做不成將軍。”

  提示:如果你的小孩變成了差生,變得不相信自己,可能會很難成為學霸。自己才是一隻箭,若要它堅韌,若要它鋒利,若要它百步穿楊,百發百中,磨礪它,拯救它的都只能是自己。 把勝敗寄託在一隻寶箭上,多麼愚蠢,而當一個人把生命的核心與把柄交給別人,又多麼危險!

  教育孩子必講的故事:油燈的光芒依舊

  一名學生因為怕麻煩老師,所以總是不敢問問題。這個老師非常細心,經過長時間和學生們的相處,老師終於發現了這個現象,就問他原因。學生說:”老師,很抱歉。您給我的答案我又忘記了。我很想再次請教您,但想到我已經麻煩您許多次了,就不敢再去打擾您了!“老師想了想,對他說:”你先去點一盞油燈。“學生照做了。老師接著又說:”再去多拿幾盞油燈來,用第一盞燈去點燃它們。“學生也照做了。這時老師笑著對他說:”其他油燈都是用第一盞燈點燃的,但是第一盞燈的光芒有損失嗎?“學生回答道:”沒有啊!“老師又對他說:”和你們分享我所擁有的知識,我不但不會有損失,反而會有更大的快樂和滿足。所以,有問題的時候,歡迎你隨時來找我。“

  提示:家長應該讓孩子知道,一個人的知識是很有限的,但經過多人長時間的互相討論、請教,他們的知識和底蘊都會有所提高,所以,如果遇到什麼問題你不會不懂,就去問別人。請教也是一門學問,每時每刻都可以去請教,只是請教的物件不同,有直接,有間接。可以向書本請教,也可以向同學、老師和家長請教。沒有請教就沒有進步,就沒有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