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老師學習科學發展觀心得體會範文

  落實科學的發展觀,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條件。接下來就跟著小編的腳步一起去看一下關於吧。

  篇1

  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是一個不斷探索、不斷創新、不斷躍升、不斷形成共識和合力的過程。作為一名教師,學習完這篇重要的講話後,認識到教育系統落實科學發展觀就是要樹立科學教育發展觀,深化對科學教育發展觀的理論基礎、深刻內涵、基本要求和指導意義的認識,堅持以人為本,做到統籌兼顧,推動教育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科學教育發展觀是關係教育發展的本質、目的、內涵和要求的總體看法和根本觀點,它不僅包括要發展教育,而且包括為什麼發展和怎樣發展的問題,有什麼樣的教育發展觀,就會有什麼樣的發展道路、發展模式和發展戰略,就會對教育的發展實踐產生根本性、全域性性的重大影響。

  教師的發展只有紮根於自己的教育實踐之中,把自己的成長與教育改革的深化和發展聯絡在一起,才可能在改革過程中不斷地發現問題,研究問題和解決問題,從而提高自己的教育智慧。為此,學校要以十七大提出的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聯絡個人教育教學實踐體會到必須注意如下幾點:

  1、 堅持以人為本,就要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教育是培育人和塑造人的事業,教育的根本任務是培養人。堅持以人為本,體現了教育的本質特徵,實現人的全面發展,既是馬克思主義的基本觀點,也是中國共產黨人孜孜不倦的奮鬥目標。毛澤東強調,要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體育幾方面都得到發展,成為有社會主義覺悟的有文化的勞動者。鄧小平強調,要培養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新人。同志強調,要全面推進素質教育,使青年學生能夠德智體美全面發展。胡錦濤同志也多次強調,要以全面發展為目標,堅持以人為本,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的接班人。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就必須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質量,大力推進素質教育。

  2、 堅持以人為本是加快教育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堅持以人為本,必須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豐富發展內涵、創新發展觀念、開拓發展思路、破解發展難題。要堅持教育以育人為本,以學生為主體,堅持辦學以人才為本,以教師為主體。教師是辦好教育的根本,教師質量決定教育質量,教師水平決定教育水平。教師富有創新精神,才能培養出創新人才,教師具有求真務實的精神,才能教育出求真務實的學生;教師不斷豐富完善自已,才能造就全面發展的人。要不斷學習政治理論和教育教學理念、技術,樹立先進的教育思想,教育觀念、提高政治素養和教育理念,更新那些不適應新形勢的舊思想和舊觀念,自覺地抵制西方腐朽思想的侵蝕。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掌握先進的教學技術,力爭做先進教育生產力的代表。要加強業務學習,掌握本學科最前沿的研究成果,增強科研意識和改革意識,積極參與教育改革,在實踐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能力。要增強創新意識,在工作和實踐中與同進成長,在學生的前面,主動進行教育教學改革,成為教改的先行者、示範者。

  3、切實轉變觀念,正確評價學生。

  教師在對學生實施評價時,要轉變傳統的觀念和評價方式,注重學生的能力、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評價,要充分結合各學生的個性特點,切實以“人性化”為原則,建立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評價體系。因此,在中學數學課教學中,教師評價學生要注意把過程和結果結合起來,重視學生在課堂上對知識的態度如何、對本節課的興趣大不大,看其獲得的知識程度和能力發展是否與態度的投入相符合。另外,教師還要在課堂上善於觀察,看看課教學內容能否觸及學生靈魂,要積極調動和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堅持以學生髮展為本,讓學生結合自己個性重新審視自我,逐步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實現學生的主動發展、個性化發展。 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全面,我們要把握科學發展觀的科學內涵和精神實質,增強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自覺性和堅定性,著力轉變不適應不符合科學發展觀的思想觀念,著力解決影響和制約科學發展的突出問題,把全社會的發展積極性引導到科學發展上來,把科學發展觀貫徹落實到社會發展各個方面。

  篇2

  堅持以人為本,實現經濟社會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是科學的發展觀的基本內涵。它是我們黨對長期發展實踐的經驗總結和理論昇華,是從新世紀新階段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全域性出發,提出的重大戰略思想和指導方針。作為教育工作者,要用科學的發展觀統領教育工作的全域性。無論是從優化育人環境,還是從自我完善的要求,都要準確地把握科學的發展觀的深刻內涵,並予以貫徹落實。。我們的學生就會在教師的"讀書啊!讀書"聲中變得麻木、愚昧了。這樣,他們只能成為書的奴隸,而不能成為書的主人,就不會把書本上的知識應用到未來的實踐中。這就是人們常說的"書都得越多越反動越迂腐",這就是為什麼在學校讀書時的尖子生,走出社會反而能力往往不如當時的後進生的根本原因了。教師要把課堂變成學生髮展智力、培養能力的樂園,要讓學生愉快地學習,健康地發展。

  三是落實科學的發展觀要注重學生個性的培養。我們在使學生全面發展的同時,要注意保護和培養學生的個性能力的發展,我們不能抹殺學生的個性,而把學生培養成千人一面的羔羊。我們要把學生培養成個性鮮明,具有獨立人格的合格人材。要保護和發展學生鮮明的個性,尊重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特點及教育的規律,使學生生動活潑的積極主動地發展自己的個性。

  四是落實科學的發展觀要體現以人為本的思想。以人為本是科學的發展觀的基本價值取向,也是我國改革與發展的核心思想。以人為本,以學生為中心,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是教育的根本任務所在,也是教育科學發展的根本目的。1、教師要不斷更新教育理念,改變教學方法和學習方式,探索新課程評價與考試製度的改革,對學生進行經常性的心理健康教育,促進學生的健康發展。2、要加強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設,大力整治校園周邊環境,還學生一方淨土,為孩子的健康成長提供良好的外部環境。3、要搞好校園文化建設,美化校園環境,優化育人結構,陶冶學生情操。4、要建立師生平等的民主關係,讓學生能和教師進行平等對話,平等交流,使學生在和諧的學習環境中發展自己。5、要努力改善辦學條件,合理利用現有的教育媒體,讓學生開闊眼界,擴大視野,豐富知識。6、教師要確立服務意識,樹立服務育人,服務管理的思想,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尊重學生的人格,培養他們健康向上,積極進取的精神。

  五是落實科學的發展觀教師要注重學生的非智力因素的發展。教師在向學生傳授知識的同時,要培養學生積極的人生態度,進取的拼搏精神,樂觀向上的處世哲學,開朗大方的個性,寬廣坦蕩的胸懷,不畏艱難的韌性和耐力。

  篇3

  科學發展觀,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所以說科學發展觀是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大至國家政府,黨政機關,小至社會群體和個人,都應該樹立正確的科學發展觀,努力踐行科學發展觀。。科學發展的內涵是強調人的自身的需要,注重發展的可持續問題,還要統籌兼顧。作為基層教育工作者,工作的物件是中小學生,是一個個可塑性極強的人,尤其應該注重以學生為本,以學生的全面發展而發展。我們不能僅僅教給學生知識,做一個教書匠,我們應該做學生人格的塑造者,學生思維的開發者,學生智慧的啟迪者,學生能力的培養者,學生創新精神的激發者。教師對學生的教育,不只是促進學生一時的發展,不只是以學生暫取得好的卷面成績為依據,更要促進學生的可持續發展,讓學生離開中小學學校後,依然有潛力可挖。同時。我們是服務社會,服務社會家庭的行業,我們還應該注重以服務社會為本,以家長對子女教育要求為本。

  科學發展觀的基本內涵是:一是堅持發展這個主題;二是全面發展;三是協調和可持續發展。。作為教師要培養的是人材,而不是造就產品。產品一旦加工完成,它就不會改變;要說變,那就是磨損、消耗和毀滅。而我們造就的人材不應該是一成不變的,他應該是可持續發展的。所以,教師要為學生的可持續發展著想,讓他們學會認知,學會生活,學會生存,學會做人,學會在實踐中不斷的充實和完善自己。

  二是要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構建和諧社會需要的是高智慧的複合型人材。教師要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德、智、體、美、勞各個方面都得到協調發展,而不能讓學生死讀書,讀死書。教師要把課堂變成學生髮展智力、培養能力的樂園,要讓學生愉快地學習,健康地發展。

  三是要注重學生個性的培養。我們在使學生全面發展的同時,要注意保護和培養學生的個性能力的發展,我們不能抹殺學生的個性,而把學生培養成千人一面的羔羊。我們要把學生培養成個性鮮明,具有獨立人格的合格人材。要保護和發展學生鮮明的個性,尊重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特點及教育的規律,使學生生動活潑的積極主動地發展自己的個性。 四是要以人為本。

  作為一個社會人,教師也應注重自身的發展,需要不斷地學習,實踐,探索,創新,不斷拓展自己的知識,提高自己的能力,提升人格的魅力。這不僅是作為個體人的發展的需要,也是為了學生的全面可持續發展的需要。在當今知識和資訊迅猛發展的時代,教師這一特殊的社會角色,更要追求自身的不斷髮展,才能適應學生日益增長的知識,能力,創新精神等的發展需求,才能勝任教師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