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黨員廉政微型黨課演講稿

  怎樣看待政績,秉持怎樣的政績觀,這是領導幹部黨性修養的重要體現。當代共產黨人的政績,就是興國富民,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小編為大家整理了,歡迎大家閱讀。

   篇1

  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文明傳承,廉潔奉公已鑄成我們民族的一種精神,這種精神,始終在不同的時代中熠熠生輝。即便是在封建社會那混濁的官場中,依然有許多嚴於律己、奉公守法的清官廉吏,他們恪守“不貪為寶”的人生信條,清清白白做人,明明白白做官。他們的浩然正氣,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後人。是的,無論歷史如何變遷,無論時代怎樣發展,清正廉潔永遠是時代的呼喚,勤政廉政永遠是人民的期盼。

  如今,市場經濟浪潮風起雲湧,各種利益和誘惑不斷交織,人們的思想意識更趨多元化,各種挑戰和考驗讓人目不暇接。於是一個個腐敗大案浮出水面,一個個貪官在“糖衣炮彈”面前紛紛倒下,難道這些還不足以警示我們每一個人嗎?難道真要等到失去人身自由的時候,才會想起什麼才是人生最寶貴的嗎?

  在我們安監工作中,每天都要同各類生產、經營者打交道,我們的手中也擁有一定的權力,但這權力更象一把鋒利的雙刃劍,一面可以為民造福,為國家造福;一面也可以為私謀利,為己掘墓。在監管和執法過程中,當我們面對各種矛盾時;當我們面對各種利益衝突時;當我們面對種種誘惑時,我們務必要保持清醒的頭腦,堅守一身正氣、纖塵不染的工作作風,正確的運用好自己手中的權力。如果我們偏離公正執法的職業規範,不講原則,以權謀私,徇私枉法,輕則會受到黨紀、政紀的處分,重則會受到法律的制裁。到那個時候,不僅個人名譽和尊嚴無存,還會失去人身的自由和家庭幸福,這樣的人還有幸福嗎?在我們身邊有著許許多多廉潔自律、勤政為民的安監人,我們秉承著“以人為本、保障安全、服務發展、爭創一流”的安監精神,以昂揚的鬥志、無私奉獻的精神,履行著一個安監人“為民服務,為民奉獻”的職責,幾年甚至幾十年如一日踏踏實實地做好每一項工作。多少次因履行職責而不分晝夜,多少次受到群眾甚至親人的埋怨與誤解,我們無怨無悔。沒有驚天地泣鬼神的豪言壯語,沒有孤膽英雄的捨生取義。有的,只是作為一個安監執法者的蓬勃朝氣和浩然正氣!有的,只是我們所肩負的重要使命和執法為民這個永恆的主題。我們正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用自己的辛勤勞動,換來千萬個家庭的幸福,換來生產的平穩執行,換來企業的經濟效益;用勤政廉潔的實際行動,詮釋“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情為民所繫”的諍諍誓言!

  蓮花,出汙泥而不染,重潔身以自好。公正、效能、服務這三大廉政文化的理念就如三朵清純的“廉花”,“潤物無聲”地滋養著我們安監人的幸福。朋友們,讓我們攜起手來,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在公正廉潔、勤政務實、安監為民的具體實踐中,讓這三朵“廉花”香飄安監,鑄就我們安監人真正的幸福與快樂吧!最後,讓我們用另一種行動和語言向領導向人民宣誓:我的工作無差錯,我的崗位請放心!

  篇2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評委:

  大家好!我叫**,來自XX縣紀委。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奉獻無止境,宗旨在心中。20xx年,在基層工作了3個春秋之後,我幸運地來到了XX縣紀委,帶著一份敬畏,懷著一份忐忑,在這個特殊的工作環境中,我結識了這樣一群人:他們踏實勤奮、愛崗敬業;他們不屈不撓、敢於碰硬;他們始終以對黨和人民事業高度負責的精神,正確對待和運用黨和人民賦予的權力,盡職盡責、廉潔從政,樹立了黨員幹部的良好形象,為純潔黨性書寫著忠誠,猶如一抹飛虹在小城留壩閃爍出耀眼的光芒。

  一身正氣敢碰硬,兩袖清風不染塵。我親歷了紀檢工作,才體會到“紀檢監察”這四個字的深刻含義。用生命抒寫青春的紀檢幹部湯楊,因勞累過度倒在紀檢第一線的晏周夫,黑土地上的“鐵娘子”劉淑芬,勇鬥歹徒壯烈犧牲的劉培信,我黨歷史上第一個獻身革命事業的王荷波……一個個楷模如顆顆流星,劃亮了他們生命的征程,他們以實際行動踐行了“做黨的忠誠衛士、當群眾貼心人”的錚錚誓言。他們的事蹟震撼人心、可歌可泣。他們堅定鮮明的政治品格、為民謀利的執著追求,無私無畏的高尚情操,展現了共產黨人的光輝形象,在人民心中築起了一座座永遠不朽的豐碑。

  同志在一次講話中指出:“領導幹部工作上要大膽,用權上則要謹慎,常懷敬畏之心、戒懼之意,自覺接受紀律和法律的約束。”作為一名紀檢幹部,更要常懷畏懼之心,嚴於律己,謹慎從事,秉公用權,廉潔從政,造福百姓。淡泊名利,清風拂袖身自正;曲直分明,正氣在胸威自生。不管職位大小,對工作要始終常懷敬畏之心,要切實按照為民、務實、清廉的要求,真誠傾聽群眾呼聲,真實反映群眾願望,真情關心群眾疾苦,多為群眾辦好事、辦實事。就要充分尊重黨紀國法的權威與尊嚴,夯實廉潔從政的思想道德基礎,築牢拒腐防變的思想道德防線,依法辦事、秉公用權。就是要時刻不忘肩負的責任和使命,努力創造經得起實踐、人民和歷史檢驗的業績。

  馬行千里不失蹄,只因步步謹慎;人生一世少錯誤,就在警鐘常鳴。作為一名紀檢幹部,更要敬畏制度和紀律。制度和紀律是機關有序執行的手段,不講規矩,不守紀律,機關就不能正常運轉。遵守紀律,敬畏紀律,是黨員幹部基本的政治素質。情、理、法,勿忘法為先;權、錢、責,切記責為重。只有把制度和紀律作為懸在頭頂的“三尺利劍”,深懷敬畏之心,多份清醒自警,才能以堅強的黨性和優良的作風保證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實踐證明,紀檢幹部要把規章制度放到政治原則上來認識,不能滿足於寫在紙上、掛在牆上。只有練就堅持原則、秉公辦事、通盤思考、準確判斷的過硬本領,才能在複雜的環境中戰勝自我、保持本色。

  XX縣地處內陸山區,對內基礎滯後,對外交通單一,缺技術,少人才,面對如此區位條件,要推進全縣經濟突破發展,靠什麼?答案只有一個,靠我們的真誠,靠我們的服務,歸根到底是靠我們有一支素質精良、勤政廉政、能攻善戰的幹部隊伍。為了留壩的經濟發展,紀檢幹部永遠站在黨風廉政建設的第一線,向一切歪風邪氣宣戰!面對新形勢,XX縣委、縣政府提出了大力實施一業突破,努力建設旅遊大縣和人均經濟強縣的發展戰略。設想一下,如果你到一處景區旅遊,隨處看到是 “髒亂差”,隨耳聽到是吵聲、鬧聲和罵聲,你還有心情遊山玩水嗎!如果你到一個地方投資興業,與你打交道的人不講誠信、坑蒙拐騙,你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要遭到“吃拿卡要”,你還有信心投資企業嗎!好的作風造就好的環境,好的環境孕育好的風氣。

  作為紀檢幹部,就要全面履行監督檢查職能,大力推進機關效能建設,敢於負責,敢於較真,敢於碰硬,讓“吃拿卡要”在留壩沒有市場,讓“亂收費、亂罰款、亂檢查、亂攤派”在留壩不能抬頭,讓“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在留壩不復存在,讓不講誠信,不守信用在留壩無法立足。

  選擇奉獻就意味著犧牲,選擇堅守就意味著付出。由於工作的特殊性,難免一些人對紀檢工作不瞭解,不理解,批評、責難、甚至惡語相加,為此,我們也曾暗自傷心過、委屈過,但紀檢幹部從不把個人得失寫在自己的字典裡!選擇了這項職業,我們就選擇了無怨無悔!選擇了絕不退縮!

  無論歷史如何變遷,無論時代怎樣發展,清正廉潔永遠是時代的呼喚,勤政廉政永遠是人民的期盼。“清如秋菊何妨瘦,廉似梅花不畏寒”,廉潔是一種責任,是一種操守,是組織的紀律,也是個人的品質。如果有人要問,作為一名紀檢監察幹部,你能為留壩人民做什麼,那麼我要說,讓我們一起共同努力,興廉政之風,樹浩然正氣,用我們所有的智慧,為留壩人民創造一個安寧、祥和、幸福的和諧家園!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篇3

  同志們:

  根據浮橋幼教中心反腐倡廉宣傳活動安排,今天由我為大家上一堂廉政教育黨課,和大家一起重點來探討作為一名黨員幹部如何忠實踐行黨的宗旨,進一步提高廉政意識,做勤政、廉政、能政的表率。下面,我講三點:

  一、“常修為政之德”

  “常修為政之德”的“德”包括廉政之德、勤政之德、仁政之德。孔子有言:“為政以德”。“為政以德”包括德政和政德兩個層面。“常修為政之德”,指的是領導幹部要經常修煉自身的行政道德和職業道德,以利於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治國方略的有效實施。做人無德不足以立身,從政無德不足以建功。領導幹部要從“廉政”“勤政”“仁政”等方面入手去“常修為政之德”。

  一是常修“廉政之德”。廉政是德政的基礎。政風是否廉潔,決定民風好壞,決定民心向背。我們黨的性質和宗旨決定了黨同腐敗現象是水火不相容的,反腐倡廉的活動始終貫穿我國革命、建設、改革的各個歷史階段。然而,由於反腐敗鬥爭具有長期性、複雜性、艱鉅性,目前黨的廉潔狀況並不樂觀。僅2014年至2014年,就有陝西省政協副主席龐家鈺、最高法院副院長黃鬆有、廣東政協主席陳紹基、浙江省紀檢書記王華元、深圳市長許宗衡、天津市皮黔生、公安部部長助理鄭少東等副部級以上“高官”先後落馬。腐敗分子人數雖少,但由於其職業活動具有代表性、職業手段具有特殊性、職業物件具有廣泛性、職業行為具有示範性,嚴重影響著黨的執政地位和社會穩定。要加強反腐倡廉體系建設,加大對腐敗分子的懲治力度。在反腐敗鬥爭中,要分清真廉和假廉,不要讓假廉者矇混過關。

  二是常修“勤政之德”。勤政是德政的關鍵。勤而不廉要出事,廉而不勤要誤事。唐代魏徵《諫太宗十思疏》中的“十思”,其中之一是“憂懈怠,則思慎始而敬終。”懈於政務,怠於政事,是歷朝歷代人亡政息的重要原因之一。廣大黨員幹部要努力改變“不想事、不謀事、不幹事”的慵懶作風,積極倡導“想正事、謀大事、幹實事”的勤政之風,逐漸形成“勤想事、勤謀事、勤幹事”的良好作風。勤政不是事必躬親,不是事務主義,而是勤於大政方針的思慮,勤於深謀遠慮的調查,勤於通盤全域性的醞釀,勤於國計民生的籌劃。

  三是常修“仁政之德”。仁政是德政的目標。仁政體現在兩方面。首先,仁政體現在對施政客體實行“仁愛”。首先,“仁首先愛”就是要高度重視和維護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堅決糾正各種損害群眾利益的行為。執政為民首先要有愛民之心、親民之舉。對群眾態度暴躁,幹工作行為粗暴,是有害於和諧社會建設的。其次,仁政還體現在對施其次,其次政主體要求“節儉”。古語云:“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毛澤東說過:“貪汙和浪費是極大的犯罪。”奢侈浪費是對創造物質財富的老百姓的極大“不仁”官員的。“節儉”包括個人行為的節儉和行政行為的節儉。我們的幹部不僅要做到個人行為的節儉,更要做到在行政行為中最大程度地為國為民節約開支、減少浪費。

  二、“常思貪慾之害”

  “常思貪慾之害”的“害”包括愚蠢之害、健忘之害、瘋狂之害。古人云:“賄隨權生,禍從欲起。”賄賂隨著權力而生,災禍隨著貪慾而起。對手握權力的人來說,“賄賂”像影子一樣跟著你,“貪慾”像繩子一樣絆著你。貪慾有三害:愚蠢、健忘和瘋狂,必須引起我們高度警惕。

  一是常思“愚蠢之害”。貪慾使人變得愚蠢,對腐敗代價喪失權衡力。2014年,韶關市紀委從政治賬、經濟賬、自由賬、親情賬、名譽賬等方面開展“算腐敗代價賬”活動。“算經濟代價賬”,是對領導幹部經濟利益的得失權衡。以原韶關市曲江區楓灣鎮黨委書記陳健梅為例。陳健梅年合法收入達5萬多元。現年32歲的她按女性公職人員到55歲退休算,其合法收入達118萬元。按女性平均壽命算,她退休後的收入也達120萬元。然而,陳健梅卻因為貪汙21.5萬元公款,被判處有期徒刑3年零6個月,開除黨籍和公職。算一算她的“經濟代價賬”:118萬+120萬+21.5萬=0。把這筆帳目抽象起來就是:“合法收入+貪汙所得=0”。這個等式雖然簡單,但不少人並不會算。等到東窗事發再來進行利益權衡時,“一切歸零”。

  二是常思“健忘之害”。貪慾使人健忘,對慘痛教訓喪失記憶力。前任剛發案,後任又忙貪;前任剛槍斃,後任又收錢。貪官們只盯著錢,不長記性。2014年7月,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原局長鄭筱萸被執行死刑。罪行主要是他為八家制藥企業在藥品、醫療器械的審批等方面謀取利益,受賄人民幣649萬餘元。今年6月,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原副局長張敬禮被“雙規”,張敬禮是繼鄭筱萸之後被“雙規”的藥監繫統最高級別官員。鄭筱萸被執行死刑前,張敬禮任副局長。他接替鄭筱萸分管藥品和醫療器械工作。醫療器械是一個“肥缺”。在“肥缺”的誘惑下,張敬禮把鄭筱萸掉腦袋的“教訓”忘得一乾二淨,三年不到就踏著鄭筱萸的腳印掉進腐敗泥潭,像這樣發生在一個單位、一個部門情形相似的“前腐後繼”現象並非個案,反面教材的“警示作用”在一些人的貪慾面前顯得微乎其微。


看完“”的人

1.老幹部工作“兩學一做”微型黨課演講稿

2.廉潔從政黨課演講稿

3.黨員三嚴三實微型黨課演講稿

4.兩學一做微黨課講稿

5.2016年兩學一做微型黨課演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