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共築中國夢心得體會

  同心共築中國夢,需要所有中國人民都擁有同樣的激情和夢想,需要所有青少年把自身奮鬥融入國家蓬勃發展的強大洪流之中,提升自己,創造輝煌。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分享的是的範文,希望對你有幫助!

  篇一

  有夢想才有目標,有希冀才會奮鬥。不論是國家民族,還是個人家庭,夢想都是保持生機、激發活力的源泉。

  “實現中國夢必須凝聚中國力量”,主席的重要講話,闡明瞭懷抱強國夢想與煥發前進力量之間的深刻聯絡,更揭示出實現中國夢的重要路徑。只要我們緊密團結,萬眾一心,為了共同夢想努力奮鬥,實現夢想的力量就無比強大。

  歷經苦難與輝煌,中華民族始終有著“家國天下”的情懷。實現國家富強、人民富裕,從來都是我們民族的夢,也是每個中國人的夢。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歷史,正是人民生活發生翻天覆地鉅變的歷史。從上學就業到住房就醫,尊嚴的保證、事業的成功、價值的實現,每個人向著夢想的不斷努力,描繪出一個時代最為壯闊的夢想圖景,更匯聚起一個國家最為持久的追夢力量。

  每個人的前途命運都與國家民族緊緊相連,億萬中國人組成的是一個“命運共同體”,中國夢必須“緊緊依靠人民來實現”。涓流匯海,聚沙成塔,中國夢漸行漸近的步伐,來自2.6億農民工勞動致富的創業熱望中,來自社會各界心繫國運的熱誠參與中,來自無數志願者投身社會的無私奉獻中。有了每個人的共同“給力”,才有國家社會的不斷前行,才能讓更多人敢於做夢、勇於追夢、努力圓夢,凝聚起推進民族復興的中國力量。

  什麼是中國力量?就是中國各族人民大團結的力量,就是13億人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彙集起來的力量。個人夢想可能千差萬別,但實現國家夢想的征程上,同心同德、群策群力,就有無堅不摧的磅礴力量。這種力量,我們在革命年代前赴後繼的抗爭中感受過,在建設歲月激情燃燒的奉獻中體驗過,在改革時期波瀾壯闊的奮鬥中親歷過。未來的征程中,只要13億人團結一心,這種不可戰勝的磅礴之力,必將成為我們在民族復興之路上的勝利之本、力量之源。

  通向理想的道路註定不是坦途。經歷發展陣痛、面臨“驚險一跳”,就業、醫療、住房、養老……每個人都可能會與國家社會一起,經歷追夢之旅的曲折和辛勞,可能會有抱怨、有糾結,但更要看到,我們可以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機會,共同享有夢想成真的機會,共同享有同祖國和時代一起成長與進步的機會。有夢想,有機會,有奮鬥,一切美好的東西都能創造出來。

  生活在這樣一個時代和國家,是幸運的。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民族復興的目標,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實現夢想。毫無疑問,完成這項偉大的事業,仍需一代又一代中國人共同努力。凝聚起不可戰勝的中國力量,完成民族復興征程上的接力,是我們這一代人的使命,更是我們這一代人的光榮。

  篇二

  近來,“中國夢”已成為一個熱門話題。在全國上下大力展開“我的中國夢”系列教育活動之際,為深進學習貫徹黨的精神,激起群力小學廣大教師為實現偉大的“中國夢”而不懈奮鬥。4月10日群力小學組織全體教師利用政治學習時間召開了“築就民族復興的中國夢”活動啟動儀式,拉開了“我的中國夢”系列主題教育活動的帷幕。啟動儀式上,群力小學黨群主任張銘做了題為了“築就民族復興的中國夢”的主題講座。講座結合習講話具體論述了“中國夢”是人民的夢,民族的夢,“中國夢”的基本

  全系教職工認真學習了《滿懷信心走好中國道路》、《高揚凝心聚力的中國精神》、《凝聚不可克服的中國氣力》、《以發展築牢夢想根基》、《民生改善是夢想的最好詮釋》、《中國夢迴根究竟是人民的夢》、《在黨的領導下會聚圓夢氣力》等9篇“同心共築中國夢”系列評論員文章。

  通過學習,大家進一步熟悉到了“中國夢”的深入內涵。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就是要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實現中國夢,必須走中國道路,必須巨集揚中國精神,必須凝聚中國氣力。主席的講話,深入闡釋中國夢的本質內涵,鮮明揭露無數先賢先輩為之奮鬥的理想信念,為我們這代人自覺擔當使命、同心共築中國夢指明瞭前進方向。中國道路即為中國特點社會主義道路,改革開放後,中華民族的崛起證明了,只有堅持走中國特點社會主義道路,才會實現中國夢。只有所有13億人共同尋求同一夢想,中華民族才能成為最強大的民族。為此,我們必須付出延續的艱辛努力。群力小學全體教師倍受鼓舞,決心堅定理想信念,不懈努力工作,積極投身教育實踐,為實現我們的中國夢要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努力奮鬥!。學習領會“中國夢”的精神實質,要掌控好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基本內涵;掌控好堅持中國道路、巨集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氣力的重要途徑;掌控好“中國夢”是人民的夢這一本質屬性;特別強調了廣大師生在實現“中國夢”中應當擔當的責任,他希看廣大青年把個人的命運同國家、民族和人民的命運牢牢相連,要自覺建立和堅持崇高的理想信念,真正要把個人的成長髮展與中華民族振興融會起來,共同追尋屬於每人的中國夢”。

  大家以為,“中國夢是民族的夢,也是每一箇中國人的夢”,“有夢想,有機會,有奮鬥,一切美好的東西都能夠創造出來。”大家表示,要實現中國夢,要實現我們每一個人心中的夢想,就必須胸懷國家,立足本職,出色完成自己所擔當的工作任務。

  篇三

  生活在我們偉大祖國和偉大時代的中國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機會,共同享有夢想成真的機會,共同享有同祖國和時代一起成長與進步的機會……”中國新任國家主席17日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閉幕會上,向全國人大代表發表自己的就任宣言,多次提到了“中國夢”。何為“中國夢”?在參觀《復興之路》展覽時指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而作為新一代的青年,我們應當怎樣做來實現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全國廣大青少年,要志存高遠,增長知識,錘鍊意志,讓青春在時代進步中煥發出絢麗的光彩。”主席在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閉幕會上的重要講話為我們指明瞭方向,同時,從的講話內容中我們不難讀出黨和國家,全民族人民對我們的殷切希望。

  梁啟超在《少年中國說》中提出“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於歐洲,則國勝於歐洲,少年雄於地球,則國雄於地球。”我們肩負民族的希望,祖國的未來,我們是新生力量,我們充滿活力和激情,我們的愛國之心熱烈而澎湃。同時,我們,必將是實現中國夢的主力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重任,將由我們承擔。

  筆者聽到“中國夢”這個名詞時,感慨萬千——我想所有中國人的心中都有這樣的夢想,近代百年屈辱歷史,讓所有中國人民無不期盼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如今高速發展的中國,更令我們期待她的成功與輝煌,中國夢,這是來自一個古老民族內心深處的執念。

  心懷一箇中國夢,我們憧憬美好的未來。我們身處象牙塔,要肩負起這重任,必志存高遠,嚴於律己,必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樹立崇高的理想,端正自己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我們要做好一切準備,才能迎接未來。

  新一代的青年,應當“指點江山,激揚文字,揮斥方遒”,應當讓自己的青春散發出絢麗的光彩,應當為了全中華民族的偉大夢想而努力奮鬥。共築中國夢,需要所有中國人民都擁有同樣的激情和夢想,需要所有青少年把自身奮鬥融入國家蓬勃發展的強大洪流之中,提升自己,創造輝煌。

  少年強則國強,少年有夢,則國必富強。青年們,讓我們激揚青春,共築中國夢吧!

  篇四

  中宣部、教育部、共青團中央8日在京召開深化中國夢宣傳教育座談會,學習貫徹重要講話精神,研究和暢談如何深化中國夢宣傳教育,凝聚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強大力量。中共中央政治局、中央書記處書記劉雲山出席會議並講話,強調把中國夢宣傳教育不斷引向深入,要在突出思想內涵、增強認知認同上下功夫,在把握實踐要求、推動實際工作上下功夫,積聚團結奮進的正能量,激勵人們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中同心共築中國夢。

  座談會上,教育部、共青團中央和中央新聞單位負責人,專家學者、道德模範、基層群眾和大學生代表等18位同志踴躍發言,談認識、談體會、談建議,抒發理想、展望未來,交流互動深入、會場氣氛熱烈。大家認為,提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道出了億萬中華兒女的心聲,具有強大的凝聚力感召力。中國夢是你的夢、我的夢、大家的夢,是13億人共同的夢。大家紛紛表示要立足本職崗位,紮紮實實做好自己的工作,為實現中國夢貢獻智慧和力量。

  劉雲山在認真聽取發言後說,中國夢視野寬廣、內涵豐富,昇華了我們黨的執政理念,是當今中國的高昂旋律和精神旗幟。學習領會中國夢的精神實質,要把握好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基本內涵,把握好堅持中國道路、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的重要遵循,把握好中國夢是人民的夢這一本質屬性,進一步堅定自信、增強自覺、實現自強,努力建設強盛中國、文明中國、和諧中國、美麗中國。奮鬥是成就事業的基石,唯有奮鬥才能踏進夢想之門,如果紙上談兵而不真抓實幹,再美好的夢想也不可能成真。每個中國人都是“夢之隊”的一員,都是中國夢的參與者、書寫者,大家心往一塊想、勁往一處使,就能夠匯聚起實現中國夢的強大力量。

  劉雲山說,深化中國夢的宣傳教育,要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宣傳教育結合起來,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結合起來,同做好當前各項工作結合起來,引導人們堅定理想信念、構築精神支柱,積極投身實現中國夢的生動實踐。要把中國夢的宣傳教育融入各級各類學校教育教學之中,融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之中,融入校園文化建設之中,做到進教材、進課堂、進學生頭腦。社科界要切實加強理論研究,深入闡釋中國夢的重大意義、精神實質和實踐要求,為深化中國夢的宣傳教育、實現中國夢的偉大實踐提供有力支撐。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宣部部長劉奇葆主持會議。中央有關部門負責同志參加。

  
看了還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