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圖書館參與營造綠色網路環境探討

  論文摘要:分析我國同絡存在的負面影響,論述圖書館參與當前正在全國開展的網路綠色行動”的意義及做法。
  論文關鍵詞:網路文明  圖書館網路  網路建設
  同志指出.“網際網路是開放的.資訊龐雜多樣.既有大量進步、健康,有益的資訊.也有不少反動,迷信、黃色的內容網際網路已經成為思想政治工作一個新的重要陣地。國內外敵對勢力正竭力利用它同我們黨和政府爭奪群眾.爭奪青年。我們要研究其特點,採取有力措施應對這種挑戰要主動出擊.增強我們在網上的正面宣傳和影響力。針對網路環境對成長起來的青少年產生的嚴重影響,文化部等8家單位於去年底共同啟動了網路文明工程。人民日報;,2001年4月26日報道.旨在進一步倡導網際網路上精神文明建設.遮蔽不良資訊的網路文明工程“綠色行動”4月24日在京正式啟動。這是一個非常有針對性的活動,它說明人們已意識到網路的負面影響,意識到調控和優化網路資訊的重要性。作為擁有大量年輕讀者網民的圖書館網站,如何及B寸行動起來.參與這些括動,是圖書館理論界和圖書館從業人員必須認真思考的問題。
  1開展綠色行動的重要性
  近兩年,網際網路在我國得到了迅速普及,並逐漸滲透到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成為人們的一種生活方式.隨之也就衍生出一種網際網路文化現象。網際網路在加速資訊交流、促進知識創新.推動經濟發展的同時,其負面影響也開始顯現網上虛假、黃色、反動內容逐漸增多,虛擬社群語言低俗、網上原創作品匱乏、格調不高.網上聊天交友的不負責任並由此引發出一些社會問題,以及網路瀰漫著頹廢、消極、缺乏誠信的情緒.已經在社會上造成消極影響,損害了網路的健康發展,特別需要引起重視的是.如果這些消極面成為一種網路現象,並進而對在電腦網路環境中成長的青步年產生影響的話,那對文化建設和國家的將來都將是可·怕的事。可以說.現有的網站均較少考慮人們在精神生活中對思想修養道德規範、情操陶冶等方面的需求。為吸引住網民,一些網站經營者想盡了種種方法,而有關精神文明建設方面的內容微乎其微。如果用在網路中思想政治教育是盲點-精神文明建設是空白這句話來概括.可能不算太誇張。中國網路文明工程組委會副主任兼祕書長,中國圖書館學會理事長絛文伯認為.目前網上有價值的東西太少.封建黃色,反動的內容層出不窮,更有國內外敵對勢力利用網際網路進行破壞活動。這些現象說明.網路需要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社會主義精神文明也應該充分關注網路這陣地。
  正因如此.一些專家學者呼籲要確立電腦方面特別是網上的倫理道德.規範人們的電腦行為和網路行為,確保網路的安全可靠.創造文明健康的網路環境。為探討網路給思想政治工作帶來的機遇和挑戰,尋找網路文明建設的思路和方法.中央辦公廳和網路文明工程組委會於2001年1月 10日.在京召開了“網路文明工程理論研討會”。最近又開展系列活動“綠色行動”,兩會期間.網路文明建設問題,特別是網咖問題引起了大家的關注,並引起媒體的關注.這說明網路文化現象已經影響到社會的各個方面。同時.網路文明建設任務也已經十分急迫網路文明至少包括這樣幾層含義:一是指在因特網上傳播的資訊是健康文明的;二是指因特網本身、網路節點的運作是文明合法的,對社會無不良影響;三是指因特網使用者對網路資源的訪問和使用符合社會道德規範對於我們中國來說,網路文明還有一層含義.那就是這種文明應有助於保持和弘揚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建立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
  年輕人是網民的主體,他們的好奇心理-對於身邊事物的不滿甚至少數人對社會的仇視理.租可能引發電腦行為、網路行為的出軌,帶來意想不到的後果。教育和引導青少年確立正確的網路倫理道德.規範網上行為.杜絕破壞性事件的發生.是包括圖書館網站在內的網路機構必須研究的又—課題。
  2圖書館參與綠色行動的重要意義
  相對於我們已經開展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活動而言.網路文明建設無疑是一個全新的領域這就要求我們在建設網路文明的時候.必須適應網路以及人們網路行動的虛擬性瞬時性和超時性等特徵,努力開發能夠有效地長久地吸引人們注意力的內容和形式.把人們的網路行動引向文明的方向和軌道。徐文伯認為.要使有思想、有教育意義的內容壓倒那些不健康的內容要增加網路科學教育文化的內容,利用網路手段.以生動活潑的形式弘揚主旋律。中國數字圖書館工程和各政府網站要有所作為並作出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