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多經企業審計工作的幾點思考

一、加強多經企業內部審計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年來,我局多元經濟在優化資產管理體制、推進經營機制創新、強化基礎管理、加快重點產業建設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顯的成效,為增強路局總體經濟實力、服務生產佈局調整分流安置人員做出了積極貢獻。

  但是我們在看到成績的同時,還應該清醒地認識到多元經營中存在的問題和困難,具體表現為一是多經企業的資產結構不盡合理,流動資產比重偏高,一定程度反映出資金運用的風險增大;二是多經企業的盈利水平有待提高,收入利潤率較低。這與2005年的工效掛鉤辦法有一定的關係,掛鉤指標主要以“收入”為主,部分企業為提高工資,加大關聯交易收入量,甚至採取重複計賬的方法做大收入,大量關聯交易收入、虛擬收入的存在,不僅人為加重了流轉稅賦,也導致了現金的流失,擠兌收入泡沫已刻不容緩。三是虧損企業的數量和虧損額進一步加大,專業公司之間發展很不平衡,一些資源、市場優勢明顯的專業、集團公司盈利水平和能力顯著,已逐步發展成為我局多經的支柱產業,並已進入快速增長階段。而一些老的專業公司和新成立的市場資源不足,幾乎完全依附主業,沒有可依託發展的經營專案的專業公司虧損較為嚴重,給企業的發展帶來沉重的包袱。四是不良資產處置和債權債務清理的壓力巨大,2005年資產清查中我局多經企業不良資產155億元,至今尚未經財政部和鐵道部批准在所有者權益中列銷,只能由各企業自行消化,給企業的經營帶來巨大壓力。2006年上半年全域性多經債權有近8億,其中有些三年以上的債權形成時間較長,清理難度很大,一年以上債權的數量也有所增加,這些都容易形成企業的潛虧因素,給企業的經營帶來風險,也給企業的資金週轉帶來壓力。五是在一些審計、財務檢查中發現多經企業存在提前或推遲確認收入、成本;少計收入、擠列虛列成本,債權債務長期掛賬無動態;成本列支依據不足,大額現金支付;實收資本與註冊資本不符,產權關係不清等問題。

  從上述種種多經企業存在的問題和困難說明,加強多經企業的財務基礎管理工作,加強對多經企業的審計監督,對於強化多經企業資本監管,促進各企業不斷完善內部控制制度,提高企業經營管理水平和經濟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也是十分必要的舉措。在今年的全路多元經營工作會議和全域性經營工作會議上,部、部多元中心和路局領導都指出,2006年全路和全域性多經系統的重點工作之一是加強財務與審計管理,有效防範資金風險,要“健全內部審計機構,配齊配強審計人員,建立完善內部審計制度,切實發揮多元經營系統內部審計的監督作用。”2005年,路局為強化對全域性經營管理的監督,使審計工作更加適應新形勢的需要,對原有的審計管理體制進行了改革,將“兩經”的審計機構改為審計處的派駐機構。經過一年的實踐證明,自實行審計委派制後,全面加強了對多經企業的審計監管力度,也符合鐵道部和路局今年以加強多元經營系統審計為重點的審計工作總體思路。

  二、多經企業內部審計應發揮的作用

  首先,應當充分發揮審計監督作用。監督是企業內部審計的基本職能,也是內部審計的靈魂。失去監督的管理是無效的管理,因此,要保持多元經濟快速、健康發展和體現深化重組改制工作的成效,前提條件之一就是合理、有效的監督,而審計監督是一個必要和有效的形式。對多經企業的審計監督應從企業的財務收支,重點資金、部門和經濟活動,內部管理和控制制度的建立執行情況等方面進行監督。通過監督和對問題的揭示,促使企業加強管理,堵塞漏洞,提高效益。

  其次,應當發揮“參謀”作用。內部審計對企業的評價與參謀主要表現為:一是審計可以利用所掌握的專業知識和對政策的理解把握,在企業重組、改制、撤併等經營決策中為領導決策層做出科學正確的決策,為企業持續經營和良性發展發揮參謀作用。二是對於一些領導關注的焦點問題、群眾反映的熱點問題、企業經營中的難點問題,企業重組改制後反映出來的熱點問題、管理中的薄弱環節,可以通過審計的形式進行調查瞭解,反映和揭露問題,提出審計意見和建議,使企業的管理決策層能夠及時掌握第一手資料,瞭解企業現狀,為領導決策提供依據。三是通過審計可以及時將下屬單位的一些困難、問題和意見反饋給上級領導,發揮資訊溝通的作用。

  第三,應當發揮評價和鑑證作用。通過開展財務收支審計,對企業審計期間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進行分析和評價,通過開展內控制度審計,對企業內控制度的建立和執行情況進行綜合測試,對內控制度的健全性和有效性進行評價,為完善內部控制提供依據,通過開展任其經濟責任審計,對企業領導人員任期經濟責任進行評價,為組織部門任用幹部提供依據;通過開展管理、效益審計和年薪兌現審計對企業的績效進行評價,併為獎懲兌現提供依據。

  第四,應當發揮“經濟衛士”和“保健醫生”的作用。並局以來,路局領導非常重視審計工作,並對審計工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當好全域性經營管理工作的指導老師和國有資產安全的經濟衛士,在跨越式發展中展示作為”:“實事求是,依法審計,客觀公正,規範管理”。幾年來,我局的審計工作在部審計中心和省審計廳的關心、指導下,在維護財經紀律、提高經濟效益、加強內部控制和管理、防範經營風險、促進增收節支和反腐倡廉等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三、多經企業內部審計的發展方向和理念

  (一)多經企業內部審計的發展方向

  1突出“內向性”,擺正內審位置。內部審計必須立足於如何提高企業內部經營管理、幫助企業建立健全內部控制體系,這樣才能從源頭上保證企業資本的保值增值,確保企業經營戰略、方針目標的貫徹實施。特別是鐵路跨越式發展的今天,生產佈局調整力度的不斷加大,多經企業不僅承擔著經營目標的壓力,同時還承擔著分流、補主的壓力,因此,在多經企業深化重組的關鍵時期,進一步加強審計監督力度,督促企業自覺遵守財經紀律,用健全的機制來保證國有資產的安全,為鐵路的改革發展起到保駕護航的作用,應該是十分必要的。

2體現“服務性”,提供領導決策依據。多經企業的內部審計工作雖然目前已納入全域性的審計體系進行管理,但通過本人一年來的工作實踐體會,與主業和集經的審計都有很大的區別。主業單位計劃經濟的影子多些,集經主要是為主業養活一些集體職工解決他們的養老金,盈利並不是主業單位和集體企業的主要目的。而多經企業涉及的行業多,又完全是市場經濟,有的行業(如養殖行業)市場風險極大,因此出現的不規範現象和問題也會多些。作為審計,應當在針對多經企業追求收入淨利潤率最大化的特點上,在對所屬的專業、集團公司的行業特點和經營範圍等基本情況進行充分了解的基礎上,幫助企業規範核算,擠掉收入、利潤的“水份”,提升企業的實際盈利能力和水平,使多經企業步入健康、良性、快速發展的軌道。同時對企業存在的具體問題應當進行具體分析,提出合理的、有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重在規範今後的管理,這樣才能真正達到服務和幫助多經企業的目的,也能夠通過審計瞭解各多經企業的真實經營狀況,存在的具體困難,為領導決策提供依據。

  3注重時效性,提高審計質量和水平。多經企業的一個最大特點就是企業和人員的變動快,因此審計工作也應當適應這個特點,在時效性上下功夫。本人認為應當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是應當改進審計的形式和方法。跳出傳統的審賬圈子,把審賬和審事結合起來,向管理型和效益型審計方向發展。

  二是應當堅持量力而行的方針,有重點地安排審計專案。作為多經企業的內審機構應當根據自身力量並結合多經企業實際情況為出發點,有計劃地對多經所屬的專業、集團公司等資產較多、規模較大的企業安排進行及時和有效的各類審計,加大審計的覆蓋面,以滿足企業經營管理的需要。

  三是應當加強審計人員自身修養。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對內部審計人員的業務素質和品德修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為適應現代審計的要求,審計人員必須注重知識的更新和知識面的擴充套件,提高審計人員廉潔自律的意識和自身修養。

  (二)做好多經企業內部審計工作應樹立的理念

  在多經企業現代法人治理結構下,內部審計在發揮其作用的同時,必須與時俱進、不斷創新,樹立新的審計理念。

  第一,實現觀念創新。創新是一個民族不竭的向上的動力,審計也是一樣。審計的目的不僅僅是查問題,更主要的是查出問題後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為企業加強管理、提高效益獻計獻策,為領導決策提供依據。因此,內部審計要從過去以查錯糾弊為主,逐步轉移到以評價、完善內部控制制度,為企業改善經營管理,提高效益,提供服務上來,牢固樹立審計就是服務的新觀念。

  第二,實現工作思路創新。思路創新是以觀念創新為前提的。它要求內部審計突破過去“審計就是查賬”的固有模式,站在企業管理的更高層次,通過開展管理審計、效益審計、內部控制制度審計幫助企業挖潛增效,提高管理水平;通過對企業熱點、難點問題開展審計調查,幫助企業對症下藥,實現“一審、二幫、三促進”的審計宗旨。

  第三,實現工作方法的創新。要從財務賬目的“表象”切入企業管理和經營活動的“內象”,找出問題產生的根源,達到標本兼治的目的,從而使“擴大審計領域,加大審計力度,提升內審層次”的目標得以實現。同時必須堅持整體理念。內部審計必須把自己擺在總體管理的位置上,為全域性戰略目標的實現提供建設性服務。

  第四,實現審計手段上的創新。就是應用現代化手段開展計算機輔助審計,積極應用審計軟體開展審計工作,提升工作質量。搞好審計資訊化建設,利用現有的辦公網路,積極創造條件,實現審計手段現代化和審計資訊共享的目標。

  總之,隨著多經企業經營規模的不斷擴大,管理層次的不斷理順,加強多經企業內部審計工作已經成為促進多經企業健康發展,適應鐵路跨越式發展的內在需要和必然趨勢。內部審計只有立足於企業經營管理的需要,以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為中心,不斷提高審計工作的質量和效果,才能發揮有效作用,確立應有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