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類攝影使用貼士

  沒有必要購買非常昂貴的相機和鏡頭,不過擁有合適的器材可以令拍攝工作變得簡單。

  大多數鳥類都非常瘦小,所以你需要至少200mm300mm更好的鏡頭。長焦鏡頭不僅令你可以從遠處拍攝,也可以令背景更加虛化。只是更長的焦距或更大的光圈意味著鏡頭會更貴、更大及更重。瞭解了這些,我認為400mm f/5.6鏡頭是最好的,它可以在保證光圈和攜帶性之餘提供儘可能的長焦距。當然,你也可以用100mm或更短的鏡頭,只是你需要找到非常勇敢的鳥,或者只把鳥作為風光攝影的一部分。

  在鳥類攝影中,幾乎所有數碼單反相機都可以用。不過,如果你計劃拍攝飛行中的鳥,就要留意連拍速度、高感光度及自動對焦系統的精確度。如果你沒有單反相機,拍攝工作就會變得更加困難,但是也不用放棄——我相信好的攝影師用手機也能比差勁的攝影師用昂貴的器材拍得更好。

  三腳架、獨腳架、閃光燈、甚至快門線都會非常有用,不過通常都不是必需的。

  瞭解在特定情況下如何設定相機非常重要。

  在鳥類攝影中,經常會使用長焦鏡頭,所以如果你不希望由於機震造成照片模糊,最重要的就是不要使用太長時間的快門。法則是快門速度不超過鏡頭焦距。例如,如果你的鏡頭焦距是400mm,快門就應該在1/400s以內。不過,這個公式在使用全畫幅相機時才有效。如果你的相機是小尺寸感測器,就需要乘以焦距轉換系數。此時快門速度限制就是1/640s。

  如今多數相機或鏡頭都有防抖功能,在弱光環境中很有幫助。使用防抖,你可以使用更長時間的快門,具體資料要看相機或鏡頭的資料。例如,如果400mm鏡頭防抖等級是2級,你就可以增加2級快門1/100s。當然,如果你使用了三腳架,這一條法則就不那麼重要了。

  如果你想定格瞬間,使用1/1000s或更短時間的快門,如果你希望表現出動感,就使用1/60s或更長時間的快門。

  光圈

  大多數人可能都知道,光圈決定了景深。也就是說,如果你想要更加虛化的背景,就是用最大光圈。不過,使用長焦鏡頭時,鳥身上的某些部位很容易脫焦,所以一定要注意你的對焦點通常是眼睛。必要時收縮一點光圈。

  鳥類攝影與其他類別一樣,感光度越低越好。不過,使用ISO 800或1600的清晰照片,勝過使用ISO 200的模糊照片。

  拍攝鳥類時,有三種曝光模式最佳。如果你希望控制光圈景深,使用光圈優先;希望控制快門拍攝飛行中的鳥,使用快門優先;如果你能掌握曝光,就用手動模式。

  如果是在淺色背景中拍深色鳥類,希望得到更多的暗部細節,可以增加一些曝光補償。如果你擔心過曝,就減少曝光補償。

  只要有可能,我建議總是使用RAW格式拍攝,因為後期可以輕鬆地調整白平衡等設定。

  下一步是瞭解如何儘可能接近鳥,然後就可以拍攝了。

  有些鳥很勇敢,你可以靠近它們。最好的例子就是白天鵝。

  只要你沒有突然的動作,很多鳥都可以讓你靠近。

  有時這招真的很管用,只要確保鳥兒沒有看到你,你就可以悄悄地靠近,然後小心地拍攝。

  當你趴下時,鳥類有時會出乎意料地靠近你。只需要找到一個好地方,或者投放一些食物,然後保持耐心。

  如果想拍攝一些很謹慎的鳥類,或者需要很靠近地拍一些較小的鳥,這個技巧就非常有用。你可以使用迷彩帶、偽裝網、或用周圍環境中的東西來做偽裝。你可以隱蔽在一些捕食鳥類的東西附近,也可以在希望鳥類出現的地方放一些食物。太陽花的種子往往是最好的食物。如果你希望鳥兒在吃食前停在樹枝上,就把食物放在樹枝下面。

  無論你選擇哪種方式,都要保持耐心。如果你一次沒有成功,也不要轉向別處。有時最好的方法是第二天回來再試一次。

  現在,讓我們談談照片本身。我們已經知道需要什麼樣的器材,如何設定相機,如果接近鳥類,現在要談的是如果讓鳥的照片看起來具有吸引力。

  一切都是從良好的光線開始的。拍攝的最佳時間是早晨或傍晚,因為此時光線柔和,色調美麗且沒有濃重陰影,高光區和暗部都有不錯的細節。

  通常會在鳥飛行的方向留一些空間以表現飛行。三分法則此時也有效。嘗試一些不同的構圖,看看哪種最好。另外,拍攝時要避免照片中出現會令人分心的東西。最後一點:儘量在鳥類的眼平高度拍攝。

  鳥落在能體現其習性的地方上是最好的。因為鳥類的習性非常不同,所以這一點就幾乎可以說明一切了。背景不能令人分心,通常不以天空為背景更好些但並不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