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邊自駕遊攻略

  聖潔如雪的長白山,舞動著的朝鮮族風情,還有“一眼望三國”的獨美風景。我們一起來參觀一下吧。

  概述

  延邊即朝鮮族自治州,是吉林省下轄的一個自治州,延邊州下轄6個縣級市和2個縣,分別是延吉市、圖們市、敦化市、龍井市、琿春市、和龍市、汪清縣和安圖縣、地處吉林省東部,面臨日本海,位於中、朝、俄三國交界。延邊是中國最大的朝鮮族聚居地,朝鮮族在自治州全部人口中佔到約39%的比例,使用語言為漢語和朝鮮語

  延邊州的州花為金達萊,朝鮮族把金達萊的盛開看作春天到來的標誌,金達萊的花語是長久開放的花,象徵著長久的繁榮、幸福和歡樂,也昭示了這個白衣民族不屈的精神,“山山金達萊,村村烈士碑”更反映了偉大堅強的朝鮮族在中國革命戰爭中所做出的傑出貢獻。

  延邊地處長白山山區,呈現出“八山一水半草半分田”的地貌,長白山是中華十大名山之一,是松花江、圖們江、鴨綠江的發源地,夏季白巖裸露,冬季積雪皚皚,終年長白,因此得名。長白山風景秀麗如畫,藍天碧水,雪峰綿延,是度假勝地;而在圖們江的入海口,琿春的防川,可以領略“一眼看三國”的勝景;延邊的朝鮮族民俗也是旅遊的一大吸引點,熱情好客的朝鮮族能歌善舞,多才多藝,朝鮮美食也獨具一格,十分值得一品。

  歷史

  延邊地名源於延吉。據說,明代時人們把延吉叫做“葉吉”,按女真語有“山羊”之意。一說由於這個地方是盆地,長年有煙霧籠罩,故稱“煙集崗”。延吉即“煙集”的諧音。清末民初曾使用“延琿諸邊”、“延吉區域”等多種稱謂,後來逐漸啟用“延邊”之稱。最早見於文獻的是1913年出版的吉林地誌,記有“論大陸交通”,東南一面復當延邊之衝。”1920年前後,出現“延邊”一詞。由於地處三國交界,又歸延吉邊務公署管轄,故稱之為延邊。1929年出版的中國民族誌更明確記載:“東北邊疆有延邊之稱。延邊者吉林延吉道之邊疆。”

  延邊早在舊石器時代晚期就有原始人居住。1963年,考古學家在安圖縣明月鎮石灰岩洞穴中,發現了屬於舊石器時代晚期智人階段的“安圖人”的牙齒化石。延邊最早的居民主要有兩部分,一部分叫沃沮,一部分叫肅慎。今日延邊基本上屬於北沃沮的活動範圍。公元713年建立的渤海國,設都於敖東城今敦化市。其後延邊幾易歸屬,東夏、元、明、清歷代均在此設府建都。

  “延邊”一詞出現在1920年前後。由於地處三國交界,又歸延吉邊務公署管轄,故稱之為延邊。 延邊朝鮮族自治州成立於1952年9月3日。目前,延邊管轄延吉、圖們、敦化、龍井、琿春、和龍六市和安圖、汪清二縣,自治州首府設在延吉市。

  文化

  延邊州因為是最大的朝鮮族聚居地,所以到處是濃郁的朝鮮族美麗風情。

  朝鮮族的村落,多位於山坡下的平地上。村內房屋的建築面向東南、南和西南。有瓦房與草房,房牆外多刷白色。房內一般分寢室、客室、廚房和倉庫等。室內有平炕,進屋脫鞋,席炕而坐。近年來家庭中的陳設日漸講究。朝鮮族人民非常講究禮節,注重衛生,尤忌隨地吐痰。房子、餐具、衣被等都很整潔。

  朝鮮族熱情好客,文明禮貌,更是多才多藝,能歌善舞。朝鮮族的民族舞蹈就有農樂舞、巫舞、長鼓舞、扇舞、扁鼓舞、劍舞等等,在節日裡還常有摔跤、跳板、盪鞦韆、拔河等娛樂專案;朝鮮族人民崇拜的圖騰是仙鶴,這樣的崇拜也深深影響了他們的舞蹈風格,在他們優美典雅、飄逸輕靈的舞姿中似乎可以看到仙鶴的影子。

  朝鮮族的民族服飾也極具特色,年輕女子常穿質地華貴、色彩豔麗的長衣裙,中年女子一般身著顏色更素些的長筒裙,男子則是短上衣外加坎肩,褲腿寬大,在外多穿長袍,兒童也穿長裙,且衣服的袖口配上七彩緞,明亮華麗。

  朝鮮族人民極為注重禮節,對尊老愛幼非常尊崇,和長輩一起喝酒時不可面對長輩舉杯飲酒,否則就是對長輩的不尊重,晚輩對長輩講話時要用敬語,長輩動筷子後其餘人才能就餐,如此種種,不一而足。

  旅遊季節

  延邊屬於中溫帶溼潤性季風氣候,春季乾燥多風,夏季、秋季涼爽,冬季寒冷,延邊景點多多,四季都有旅行價值,其中6月到9月是最佳旅行時間。

  春季:此時的延邊春光明媚,百花盛開,適合踏青和採摘;

  夏季:夏季這裡氣溫涼爽,非常適合來長白山避暑;

  秋季:延邊的金秋溫度適宜,風景如畫,山水相映,秀麗多彩,不可錯過;

  冬季:延邊的冬天雖然寒冷,但來此滑雪踏冰也是絕佳的體驗。

  最佳出遊時間

  6月到9月是最佳旅行時間,炎炎夏日來長白山避暑,給身心一場自然之旅;幸運的話還會趕上朝鮮族民俗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