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公考申論經典範文

  備考河北公務員的考生想要在申論寫作上取得好成績,申論範文的閱讀是必不可少的,下面就由小編為了提供幫助你提分。

  一

  發展電子商務助推資訊社會建設

  電子商務作為一種新型商業模式,不僅改變著人們的生活和購物方式,更為我國資訊化建設發展提供了契機和途徑。電子商務是企業創新驅動產業升級的重大戰略,積極發展電子商務,完善面向中小企業的電子商務服務,在當前我國資訊社會的建設過程中顯得尤為重要。

  改善電子商務發展環境,推動法律和政策體系建設。目前電子商務法律法規以及標準體系急盼建立,電子商務信用機制亟待制訂。政府應針對電子商務交易、信用、物流、供應鏈協同、融資服務等環節,制訂一批具有前瞻性、可行性、開放性、相容性的法規、規範、標準,維護電子商務交易秩序,防範交易風險。從而避免“電商大戰”此類兩敗俱傷的事件發生,從制度和法律上保障我國電子商務快速、健康發展。

  完善物流體系,為電子商務發展提供良好支撐。我國電子商務的供應鏈、運輸鏈、資訊鏈、服務鏈等配套環節還很不完善,支撐電子商務快速發展的各大平臺亟待健全。尤其是我國的物流體系遠遠落後於電子商務的需求,制約了電子商務的發展。因此,應結合城市商貿流通體系建設、“萬村千鄉市場工程”配送體系建設、鄉鎮綜合商貿服務中心建設,鼓勵整合利用現有物流配送資源,建設物流資訊協同服務平臺和共同配送中心,完善電子商務物流服務體系。

  鼓勵創新,提高電子商務企業的競爭力。激發企業創新活力,鼓勵電子商務服務技術和模式創新,推動商業模式創新。我國自2012年以來之所以一再上演“電商大戰”,根本原因就在於電商創新能力不足,缺乏核心競爭力,導致同質化嚴重。因此,我國電子商務發展要想實現新的突破,必須要加快創新步伐,加快新技術、新成果、新模式的應用轉化,形成差異化優勢。

  當前我國正處在資訊社會建設的關鍵時期,大力發展電子商務是在新形勢下提高企業競爭力、促進資訊化建設的重要方法之一。各級政府機構要高度重視電子商務,以促進電子商務創新和服務平臺完善為核心,深化電子商務和實體經濟的有機融合,優化電子商務環境,打造電子商務產業鏈,提高我國電子商務發展水平,讓我國經濟騰飛的駿馬在平穩通暢的資訊高速公路飛馳。

  二

  強化醫療改革 緩解群眾看病難問題

  作為一項攸關13億人口生老病死的民生大計,醫療改革之路20年來越走越難。客觀地說,我國的二元社會經濟結構對衛生國情有著非常深刻的影響,不能期望僅僅通過一個部門的努力就改變目前醫療體制的不足。對於此前引起社會廣泛關注的“醫療改革基本不成功”的官方結論和“九成民眾不滿意”的民間調查,國家領導人已經認識到醫療改革中存在的問題的迫切性。

  目前的醫療體制導致的最大問題就是老百姓看不起病,個人負擔醫藥費用比例過大,近年來醫療費用持續的畸形增長,已遠遠超過居民收入的增長水平,個人醫療支出佔消費支出比重在不斷加大。從醫療保險的覆蓋面上看,大多數百姓依然徘徊在醫療保險的大門外。與此同時,享受到醫療保險的人群,也因為個人負擔部分偏高,越來越看不起病。

  對於廣大低收入的農村地區,形勢就更加嚴峻:起碼的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匱乏,醫療裝置老舊,政府對農村醫療衛生投入嚴重不足,農村基本沒有醫療保障體系,更缺乏合格的衛生人才……如果說城市居民還只是“看病貴”的話,農村人面臨的卻是“看病難”的生死攸關的大問題。

  公共衛生的公平性比經濟收入和財產分配的公平性更加重要,因為身體健康關係到每個人生命的質量和謀生的潛能。

  事實上,醫療改革改來改去,目的只有一個,就是使“患者有其醫”,就是讓平民百姓看得起病、看得好病。因此,新一輪醫改能不能成功,取決於能不能照顧到絕大多數中低收入者的利益。一個不考慮中低收入者利益的改革方案,結果註定將是“基本不成功”或完全失敗。醫改再起步,需要政府強化而不是弱化其為百姓提供醫療保障的角色意識,承擔起更大的責任。政府應該本著“公平優先、兼顧效率”的原則,保障絕大多數人看得起病,建立起醫療救助體系。

  全面強化政府在醫療方面的職能,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是要干預醫療服務體系的地域佈局,實現醫療服務機構的合理分佈,防止醫療資源過分向大城市、經濟發達地區集中,確保公眾都能夠得到及時和便捷的醫療服務;

  二是要干預醫療服務體系的層級結構和資源集中程度,基本目標是在健全初級服務體系的前提下形成多層次服務體系,防止醫療服務體系過度向專業化、大型化方向發展,以更好地滿足絕大多數社會成員基本醫療服務需求;

  三是要干預服務重點,基本目標是使醫療服務體系重視公共疾病預防和控制;

  四是對現有的醫療機構不分行政隸屬關係,實行屬地化的衛生全行業監管,確保其公益性質;

  五是要干預技術路線選擇,基本目標是使醫療服務機構儘可能選擇價格低廉的適宜技術,避免技術路線選擇過度向高階發展,適應經濟與社會發展水平;

  六是要控制服務價格和藥品價格,規範藥品集中採購;

  七是要控制服務質量,確保醫療服務機構能夠對患者提供儘可能優質和適宜的服務,充分保護公眾利益;

  八是要建立起基本的醫療保障體系,政府要加大資金投入,給予優惠政策,鼓勵有條件的商業保險公司參與;

  九是要吸收社會性資金進入醫療行業提供營利性服務,打破公立醫療機構的壟斷局面。

  新一輪醫改將以基本醫療系統覆蓋90%的人群,併為其至少負擔一半的醫療費用為整體目標,並優先保障農村加強基層醫療機構建設。這將是十一五規劃中“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長征的一個良好開端。

  三

  網際網路是人類的共同家園

  即使是世界上最偏僻的一角,只要接入網際網路,就接入了人類這個大家庭。網際網路是人類的共同家園,讓這個家園更美麗、更乾淨、更安全是國際社會的共同責任。

  “加快全球網路基礎設施建設,促進互聯互通;打造網上文化交流共享平臺,促進交流互鑑;推動網路經濟創新發展,促進共同繁榮;保障網路安全,促進有序發展;構建網際網路治理體系,促進公平正義”,在第二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上提出的“五點主張”,是各國共同構建網路空間命運共同體的“中國方案”,為世界攜手呵護網際網路這個人類共同家園貢獻了中國智慧。

  網際網路具有高度全球化的特性,使全世界幾十億人同乘一艘網路之舟,讓國際社會越來越成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世界各國既面臨著相似的發展機遇,也面臨著共同的風險挑戰。只有同心協力、同舟共濟,加強溝通、擴大共識、深化合作,共同構建網路空間命運共同體,才能讓這艘網路之舟駛向造福全人類的勝利彼岸。

  我們所要構建的網路空間命運共同體,應該是一個資訊上互聯互通、文明上交流互鑑、經濟上共同繁榮、發展上安全有序、治理上公平正義的共同體。這五個方面,共同構成網路空間命運共同體的“五大支柱”。其中,互聯互通是前提,網路的本質在於互聯,資訊的價值在於互通;交流互鑑是要求,文化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鑑而豐富;共同繁榮是目標,網際網路可以也應當成為攜手合作互利共贏的平臺,各國可以也能夠創造更多利益契合點、合作增長點、共贏新亮點;安全有序是基礎,網路安全是全球性挑戰,沒有哪個國家能夠置身事外、獨善其身;公平正義是保障,凡事應當由大家商量著辦,不搞一方主導或由幾方湊在一起說了算。構建這樣的命運共同體,世界各國才能從網際網路發展中最大程度地獲益。

  “聯,連也;通,達也”。構建網路空間命運共同體,就要加快全球網路基礎設施建設,鋪就資訊暢通之路,不斷縮小不同國家、地區、人群間的資訊鴻溝,讓資訊資源充分湧流;就要打造網上文化交流共享平臺,讓網際網路真正成為傳播人類優秀文化、弘揚正能量的重要載體,推動世界優秀文化交流互鑑,推動各國人民情感交流、心靈溝通;就要推動網路經濟創新發展,支援基於網際網路的各類創新,讓網際網路成為帶動經濟增長的“風口”;就要保障網路安全,共同遏制資訊科技濫用,反對網路監聽和網路攻擊,反對網路空間軍備競賽,共同維護網路空間和平安全;就要構建網際網路治理體系,加強溝通交流,完善網路空間對話協商機制,研究制定全球網際網路治理規則,使全球網際網路治理體系更加公正合理,更加平衡地反映大多數國家意願和利益。

  “凡益之道,與時偕行。”網路空間是人類共同的活動空間,網路空間前途命運應由世界各國共同掌握。國際社會攜手合作,共同推動網路空間互聯互通、共享共治,共同構建網路空間命運共同體,網際網路的未來就是屬於我們的,人類的未來也會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