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創業後的心得體會

  我國正處在一個偉大的變革的時代,特別是在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協會以後,隨著社會主義經濟市場化和經濟全球化的進一步推進,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社會關係、價值觀念乃至文明形態都在發生著日益深刻的變化,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已經逐漸變化。在社會競爭日益激烈的時代,大學生就業面臨重重的困難,以創業帶動就業,也是我們成功的動力。

  篇一

  創業是什麼?對於大學生來說,創業有什麼意義?我覺得這是我們創業之初就面對的問題,然後我們根據我們所想的去付諸實踐,不管成功與否,我們總會收穫我們想要的。

  創業是一項充滿挑戰的事業,一個具有創業願望的大學生能否最終走上成功創業之路,與他是否相信自己可以在激烈的挑戰和競爭中勝出有著直接的關係。實踐創業是大學生通過發現和識別商業機會,組織各種資源提供產品和服務,以創造價值的過程。實踐創業活動的主體是大學生,客體是商業機會和各種為達到目的而需要和可以得到的資源。同時,大學生實踐創業也是一個不斷探索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可能會遇到挫折和失敗,所以大學生是否自信、能否在挫折和失敗中重新振作,對於創業能否成功至關重要。大學生實踐創業階段的主要任務包括瞭解經營常識、把握經營方向、提高商業能力。

  幾堂課聽下來,受益匪淺,包括瞭如何更好地為人處世,更好地處理好工作與學習的道理之外,我最大的感受是想到了在過不久後即將完全踏入社會的我們該如何去面對種種的挑戰,特別是現在的大學生面臨巨大的競爭壓力,我們都有創業激情,但我們應該踏實認真的看待這一問題。不少大學生創業把握不住方向,很容易走入誤區。其實,在就業競爭如此激烈的時代,大學生應該首先樹立第賺一分錢,而不是一創業就必須挖到一桶金的觀念。

  作為當代大學生,我們在學校裡學到了很多理論性的東西;我們有創新精神,有對傳統觀念和傳統行業挑戰的信心和慾望;我們有著年輕的血液、蓬勃的朝氣,以及初生牛犢不怕虎的精神,對未來充滿希望,這些都是創業者應具備的素質,這也往往造成為了大學生創業的動力源泉和成功創業的精神基礎。

  我想大學生創業的最大好處在於能提高自己的能力、增長經驗,以及學以致用;最大的誘人之處是通過成功創業,可以實現自己的理想,證明自己的價值,但是正如講師說的創業的道路是艱難的,我認為創業的成功與否不一定與知識的積累量成正比,關鍵是創業的方向方式和方法。有的時候還要看準時機,找準市場的潛力。就好比比爾蓋茨,他之所以能財源滾滾,就是因為他看到了計算機在人類的生活中會起到很大的作用,這個市場有無限的潛力,也就是需求會無限增大。

  但是在身邊一些大學生創業失敗的例子可以映射出,作為大學生往往急於求成,缺乏市場意識和商業管理經驗,常常盲目樂觀,對創業的理解還僅停留在一些美妙的想法與概念上,沒有做好心理準備,對於創業中的挫折和失敗感動茫然與痛苦。真正的市場是有成功也有失敗的,只有這樣,才能使年輕的創業者更理智。

  就我個人觀點,我也是大學生,提倡大學生創業無可厚非,但是需建立在不影響學習的基礎上。很多的大學生創業後就整體只懂跑商家,荒廢了學業,這是不可取的。比較不爽所以的人都是比爾蓋茨。學習就像老鷹的飛翔練習,只有把翅膀練硬了,才能飛得更高,僅靠熱情是遠遠不夠的,創業意味著冒險和付出,也意味這失敗和挫折。王選為此付出了十八年在實驗室裡沒有節假日的艱辛,比爾蓋茨苦熬了十七年才有今天的成就。大學生創業中不乏成功者,但肯定經歷了

  種種挫折和市場經濟大潮的考驗,在經歷了最初的創業衝動和付出之後,相信越來越多的大學生走向了成熟和冷靜,對創業有了更深的理解。能夠擁有更多的資本踏入社會,不在複雜多變的社會和創業形勢面前望而卻步。

  所以我們大學生在捲入創業熱潮的同時,也要深刻地思考清楚,思考自己的人生方向和自我定位,在學習和工作中不斷充實自己、提高自己。正確估量自己,同時發揮自身優勢去充分適應社會對人才的需求,正確估量自己就需要做到既不心高氣傲,認為只有最好的工作條件和工作報酬才適合自己;也不能妄自菲薄認為自己沒有能力去承擔任何工作。正確評估自己,是更好創業的前提,只有給自己一個良好的定位,就業選擇才會順利。讓我們在新時代的蔚藍天空下上演最好的自己。

  當然,時代是永遠向前發展的,我們都知道《誰懂了我的乳酪》這個寓言故事,它告訴我們所擁有的乳酪其實是在不斷變化的,也就是我們在社會上鎖擁有的籌碼是不斷變化的,不更新就會被用完,不注意儲存就會變質。所以這也時刻提醒著我們大學生要隨時更新自己所掌握的知識與技能。在今後的生活中要不斷的學習,充實自己,增加自己的社會競爭力這也才有利於我們更好地立足於社會,更好地實現我們的創業理想。切記,無論做什麼事情都是一個自我提升的過程,不管是失敗的或者成功的,只要從中獲得看寶貴的經驗,都將是你人生的財富。

  大學生面向基層創業、就業是大有可為的,特別是在學校為我們提供優惠的政策的情況下,客觀上給大學生創業提供了好的土壤,大學生“在市場經濟的大潮裡暢遊一番”,可以將課堂上學到的理論知識運用到實際中去,提高創業實踐能力。提高商業能力。由於創業者是發現一個好的商業創意並將之轉變成現實的人,因此創業者必須具備一些特定能力,如捕捉機會的能力、領導及合作能力、整合資源能力等。創業是一項系統工程,在創業過程中能否正確、高效地整合各種資源對於創業能否成功是很關鍵的。而在對資源的整合過程中,最為關鍵的又是能否與合作者融洽合作。實 踐創業中的大學生應把握方向、堅持原則,懂得選擇、學會放棄。在市場競爭中,要懂得如何進行放棄和選擇

  體驗創業、學習創業與實踐創業,是大學生成功創業的三個連續階段。事實證明,大學生有益的創業活動,將會成為真正發揮自己的才華、展現創新思想和個性特點以及充分認識社會的一個大好機會。創業大學生所具有的品質、素質,完全可以勝任一般情況下的就業需求。創業和就業是孿生兄弟,能創業者一定可以順利就業!

  篇二

  創業,這個名詞對我來說並不陌生,特別是對於我們這種家庭經濟並不寬鬆的人來說顯得更為重要,於是早在上大學之前就對自己將來要做什麼有了一個初步的設想,但究竟能不能如願呢,我覺得這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人們的意志力,人最可怕的不是被對手打敗,而是敗在自己手上,對自己失去信心,受到一兩次挫折便一蹶不振,不能夠很好的堅持下去,最終結果也就可想而知,註定是一個失敗者。 在我看來,創業並不是想象的那麼簡單,它必須是經過深思熟慮的,有目標,有長遠計劃的,不斷修正的一件嚴肅的事情,而不是一時興起,毫無準備,盲目下手。對待創業,首先目的一定要明確,我最終是想做成一件什麼事,這是必須要首先搞明白的,有了目標才會有努力的方向,才不會迷失方向。目標確定後,前期的各種準備工作就要著手準備了,可以寫一份創業策劃書,規定短期內的一個個小目標,並設法達成,還要進行各種調查,考查社會市場動向,瞭解市場需求,不斷完善創業專案。到了一定成熟度後,就一定要付諸實施,實踐出真知,心裡想的未必就順風順水,要做好經受各種挫折的準備,堅持不懈。

  創業應該還需要一個好的團隊。個人的想法,經歷,知識總是有限的,能力也是有限的,擁有一個好的團隊就能各取所需,各展所長,互補其短,合作互利,協作共贏。現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每天都

  有新的事物的產生,新的理念的出現,如果跟不上時代的潮流,就會被市場淘汰,又拿什麼來談創業呢?但個人的能力畢竟是有限的,再怎麼努力,總還是有許多不明白的地方,總還有許多並不熟悉的領域,會經常摸不著頭腦,不知如何下手,抑或總是犯錯誤,長久下去必會打擊自己的自信心,使得事情事倍功半。如果能多一個人合作,就多了一個頭腦,就多了一份注意,互相幫忙,互相鼓勵,遇到問題可以互相探討,這樣更容易實現自己的創業夢想。

  當然,光靠自己的一腔熱血也是不行的,還必須得有一個好的老師的指導。俗話說,名師出高徒,不僅是名師有豐厚的經驗,在我看來是名師更能夠給我們提供更多的機會,讓我們有了實踐的平臺,慢慢積累經驗,創造成功,這無疑是我們的創業生涯中最關鍵的一步。好的導師可以教會我們許多東西,可以為我們指明前進的道路,讓我們少走坑坑窪窪的地方,遇到問題他們可以給我們提出較好的建議,有好的創意時他們能為我們提供實踐的平臺。總之,導師在我們的創業道路上是極其重要的,他就像一盞明燈,為我們驅逐了陰霾,迎來了藍天。

  創業雖是屬於商業方面的,除了有商業頭腦外,依我看自身的專業知識也非常重要。現在我們就是一個大學生,我們來大學的目的也很明確,就是掌握過硬的專業知識,這一點對創業也是至關重要的。比如,我想賣一個軟體,一套系統,但我連最基本的計算機常用的語言都沒弄明白,雖是有一大堆想法,可自己也完成不了,而且別人也不願意與你合作,就只因為你連最基本的東西都學得這麼馬虎,還值得別人信任嗎?因此,大學創業很重要,可也別忘了自身實力的提升,這在將來對創業確實是會有很大幫助的。

  以上就是我這次創業視訊講座的關於創業的一些看法和體會,我認為,無論如何,一件事情只有堅持了才會有勝利的可能,但也不能盲從,要視具體情況而定,具體分析。這樣,也許成功就會降臨在我們身上。

  篇三

  作為當代大學生,我們在學校裡學到了很多理論性的東西。我們有創新精神有對傳統觀念和傳統行業挑戰的信心和慾望,我們有著年輕的血液、蓬勃的朝氣以及“初生牛犢不怕虎”的精神,對未來充滿希望,這些都是創業者應該具備的素質,這也往往造就了大學生創業的動力源泉,成為成功創業的精神基矗。大學生創業的最大好處在於能提高自己的能力、增長經驗,以及學以致用,最大的誘人之處是通過成功創業,可以實現自己的理想、證明自己的價值。但是創業的道路是艱難的。創業的成功與否不一定與知識的積累量成正比,沒有很高的學歷在創業競爭中也一樣能立於不敗之地,關鍵是創業的方向、方式和方法。有的時候還要看準時機,看準市場的潛力。

  這次參加了本學期創業培訓,對於創業有了深刻的認識。以前,我所理解的創業很簡單,就是隻要能賺到錢就可以了;然而,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往往是頭腦一片空白。通過這次的培訓,讓我茅塞頓開,對創業有了一個更清晰的瞭解;逐漸改變了原來錯誤的理解和想法,端正了思想態度,因此,對創業的真正意義就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老師的講課嚴謹認真、內容豐富、簡明扼要,非常容易理解。從什麼是創業至創業的實質意義,每講一段都是那樣認真、細緻而透徹,形容恰到好處,贏得了同學們的陣陣掌聲,至今讓我記憶猶新。學習到了創業是一種精神,一種百折不撓、頑強拼搏的精神;創業是一種品質,一種團結協作、胸懷天下的品質;創業更是一種磨練,一種挑戰人生、成就夢想的歷練。任何一門行業,包括還不能算是一門行業的創業,越往深裡走道路就越艱辛——做什麼事情都不可能輕輕鬆鬆地成功。

  經過這次的學習,學到了很多書上無法學到的知識。發現創辦企業有很多因素要考慮,要是沒有這次培訓,我真的不會考慮到這麼全面。我還了解到了創辦一個企業需要承擔的責任和義務,以及創辦一個企業所需要經過的法律程式。我們意識到創業並非想象中那麼容易,掌握好各方面的能力,吸取多方的經驗才有可能讓企業更好的發展。當然這也離不開一個好的合作團隊。創業還需要社會經驗和處理人際關係的能力,以及良好的心裡承受能力和風險意識。自主創業的大學生有成功也有失敗,並不是每一個人都適合自主創業。因此,我認為,大學生實踐創業也是一個不斷探索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可能會遇到挫折和失敗,所以大學生是否自信、能否在挫折和失敗中重新振作,對於創業能否成功至關重要。這樣,就可以間接培養到我們的自覺性、堅毅性、自制力和勇敢果斷。對於我們來說,也是一件好事。

  大學生選擇自主創業要多一些理性。創業僅有興趣和激情是遠遠不夠的。還受到資金、人際關係、政策及所處環境等各方面的制約。在創業道路上,作為大學生往往急於求成、缺乏市場意識及商業管理經驗,對市嘗營銷等缺乏足夠的認識,常常盲目樂觀,大學生對創業的理解還停留在僅有一個美妙想法與概念上,

  沒有充足的心理準備。對於創業中的挫折和失敗,許多創業者感到十分痛苦茫然,甚至沮喪消沉。大家以前創業,看到的都是成功的例子,心態自然都是理想主義的。其實,成功的背後還有更多的失敗。看到成功、也看到失敗,這才是真正的市場,也只有這樣,才能使年輕的創業者們變得更加理智。

  但我依然能清醒地認識到我能力的有限,機會只會留給那些有準備的人。為了能更多地瞭解創業,積累相關的資訊,在眾多的講座中,我選擇了去聽關於創業的講座,聽聽那些創業過來人的經驗之談,我想會對我今後創業道路有所幫助。 不管怎樣這次的創業實訓是我深刻的感受了創業的激情,不管未來我是否選擇創業這條路,這次的實訓過程都給了我積累了豐富的經驗,相信在以後的工作中我會更加的努力做好。在這段實訓中我一點都沒有虛度,我找到了一份創業的激情和一種創業精神,在這個創業團隊裡,我們分享了創業的苦與樂,我相信在以後的就業路途中我一定回堅持努力的奮鬥出屬於自己的一份值得驕傲的事業的。

  對於創業,我也有了更深一個層次的瞭解。我想,不管將來我們是否創業,我們都是和千千萬萬的創業者一樣,是“在路上”奔跑的人,我們都要保持那種創業的激情並將它發揮出來,發揚那種創業中吃苦耐勞的精神,學習創業中的人生哲理。

  體驗創業、學習創業與實踐創業,是我們大學生成功創業的三個連續階段。事實證明,大學生有益的創業活動,將會成為真正發揮自己的才華、展現創新思想和個性特點以及充分認識社會的一個大好機會。創業大學生所具有的品質、素質,完全可以勝任一般情況下的就業需求。創業和就業是孿生兄弟,能創業者一定可以順利就業!

  最後,我們大學生在捲入創業熱潮的同時,也要深刻地思考清楚,思考自己的人生方向和自我定位。在學習和工作中不斷充實自己、提高自己。無論做什麼事情,都是一個自我提升的過程。只要自己從中獲得了寶貴的經驗,無論最後成功或是失敗,都是人生的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