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畢業論文範文精選

  在當前複雜動態的環境下,企業的經營環境發生著根本性的變化,環境的不確定性導致了企業財務戰略的斷層和越來越難以維持持續競爭優勢,從而對企業財務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財務畢業論文,供大家參考。

  財務畢業論文範文一:集團財務風險管理框架分析

  摘要:目前國民經濟進步顯著,因而帶動大中型企業快速發展。然而儘管企業規模處於不斷擴張之中,但是財務風險同樣不斷加大。要想實現經濟持續增長,就我國廣大集團企業而言,財務風險需要得到控制。尤其針對財務面臨實際問題,務必應該採取有效解決策略。長期實踐探索表明,雖然一些企業進行了大量工作,然而受到市場經濟衝擊作用,相關措施仍然不夠有效。只有分析財務風險控制框架結構,才能利於企業更快發展。所以本文針對財務風險控制階段實際問題,就風險管理框架問題展開探討,闡述財務風險管理如何落實。

  關鍵詞:框架結構;集團;風險控制

  對於我國大量集團企業而言,普遍經過單體企業逐漸發展。企業面對諸多財務上面的風險,一時之間不能良好管理,普遍存在相應風險性特點。隨著集團企業自身不斷壯大成長,和以往單體企業比較,面臨的風險更加嚴重。同時,財務風險普遍不能及時判斷,預測管理比較困難。所以,財務風險管理要想落實,管理框架的探究比較關鍵。

  一、關於風險管理框架如何實現規劃

  對於研究的實際問題,首先應該進行充分明確。實際進行工作過程中,集團企業究竟財務狀況如何,風險究竟多大,才是關鍵性研究物件。管理層以及相關實施策略,需要予以重點開展研究[1]。需要注重管理理論的構建,理論只有實現充分完善,財務風險控制才能得到實踐,打下良好的前提和基礎。需要注重起點性原則,樹立良好的目標導向,注重系統性管理控制。無論是目標層,還是框架中的管理層,或者基礎層作用都不容忽視。只有分析各個層次的功能,框架才有可能實現更加完善,才能實現更加明確集團企業各項責任。

  二、關於風險管理框架需要掌握的基本原則

  一需要遵守起點性原則

  關於起點性原則,一般集中於財務管理環境等方面。實際設計風險管理框架階段,務必應不能忽略事實的引進。只有這樣,所分析的實際結果,對於當前社會整體環境,以及任務環境等方面來說才能凸顯實際價值。然而,框架進行初次構建過程中,本身存在相應的邊界,因而身為相關集團企業,為了實現良好的設計風險管理框架,務必應考慮框架的特點,所以應考慮多方面影響。尤其針對我國現狀,一系列發展戰略的制定,均可能影響到財務控制,或者說發展方向等。因此集團企業實際構建目標之前,首選需要注重環境方面的研究。一方面能夠掌握企業發展資訊,另一方面便於預測各種不良風險,通過外部環境這一途徑真正掌握風險情況,抓住集團企業最好的機遇,這樣才能夠真正凸顯自身的優勢。

  二需要遵循目標導向原則

  所謂的遵循目標導向原則,通常是指風險管理階段,管理框架為了不斷完善,需要力求目標明確[2]。對於這些目標而言,承擔較為主要的導向作用,並且付諸於實踐探索之中。集團企業要想真正實現快速發展,對於全部大小工作,普遍應該按照目標來達成,而對於財務風險方面的管理,同樣也是這樣。通過目標導向的引領,為了落實內部風險控制,在實踐目標過程中,需要加強分析各種環境因素的影響。

  三系統性戰略方針

  所謂系統性相關原則,對於整個集團企業而言,尤其財務風險管理同樣關鍵。通常對於這一重要原則,普遍來說要求很高,整體性特點鮮明。財務風險管理本身較為複雜,為了實現管理目標,統一整體控制較為關鍵,內部不同要素之間,應該加強協調合作,這樣才能夠杜絕產生要素割裂[3]。同時系統性原則下,目的性比較鮮明,系統結構比較完善,可以更容易實現企業目標。

  三、關於風險管理框架具體階段

  一目標層

  目標層比較關鍵,風險管理總體框架中,屬於首要基礎。實際財務風險管理階段,無論採取何種措施,均為了實現這一目標。與此同時,一旦企業目標層得以建成,同樣可以促進管理層以及基礎層不斷髮展[4]。對於目標層來說,一般涉及兩項內容,一方面為內容戰略,另一方面是具體目標。集團企業要想實現經營良好,務必應實現風險管理框架不斷完善。責任主體不同,承擔的目標同樣有所差異。

  二管理層

  整個集團企業來說,財務風險管理要想真正落實,管理層最為關鍵。目標層內部全部策略,在管理層作用之下,都能夠把結果充分展現。面向整個集團企業內部,無論是責任主體,還是相關程式方式,就整個財務管理框架而言,居於重要性地位。要想實現管理層充分建立,需要注重目標層的基礎性作用。通常全部措施以及方式要想充分建立,均離不開目標層。同時,藉助於管理層,能夠對目標層產生直接性影響[5]。管理層的影響下,目標層以及對應基礎層,能夠真正實現連線在一塊,因而具有聯絡兩者的功能,風險管理整個框架來說,為良好執行提供前提。

  三基礎層

  只有不斷完善目標層以及管理層,對於集團企業而言,財務風險問題才能得到有效管控。風險管理框架方面,明確了相應的戰略目標,同時能夠順利實施集團財務各環節管理。但是對於整個框架而言,不能忽略基礎層。只有基礎層,才能充分發揮基點作用,撐起總體框架結構。而基礎層要想實現建立,通常需要考慮客觀實際,一方面能夠研究出管理框架的一些方法,另一方面可以判斷客觀環境。正是這樣的功能,風險管理框架才能完善。就基礎層內部而言,全部要素均需要基礎層結構。

  四、結語

  本文針對財務風險控制階段實際問題,就風險管理框架問題展開探討,闡述財務風險管理如何落實。目前國民經濟進步顯著,因而帶動大中型企業快速發展。然而儘管企業規模處於不斷擴張之中,但是財務風險同樣不斷加大。綜上,考慮到我國集團企業特點,財務風險問題比較凸出,環境比較複雜,同時風險性很高。所以應該充分考慮集團企業實際,財務風險管理力求落實,注重完善框架層次,分析不同層次之間的影響,這樣才能完善框架結構,凸顯真正的效果,從而降低財務風險問題。

  參考文獻:

  [1]張繼德,鄭麗娜.集團企業財務風險管理框架探討[J].會計研究,2012,12:50-54.

  [2]楊海波.集團企業財務風險管理框架探討[J].現代經濟資訊,2015,17:222.

  [3]孫海進.集團企業財務風險管理框架探討[J].現代經濟資訊,2015,21:259-259.

  [4]董偉平.集團企業財務風險管理體系構建研究[J].經貿實踐,2015,11:105.

  [5]閔玉蘭.淺談集團企業財務風險管理的框架[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4,27:160-161.

  財務畢業論文範文二:非財務人員看懂財務報表措施

  摘要:上市公司的財務報表分為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股東權益變動表,本文探討的是如何看懂正常生產經營的公司的三張主表,即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

  關鍵詞:財務報表上市公司非財務人員

  資產負債表顯示月末、季末、半年末、年末的資產、負債和所有者權益。資產負債表的公式是: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這個公式表達三種意思:

  1資產負債表中,資產在左邊,負債和所有者權益在右邊

  2資產負債表左右是平衡的:左邊的資產必須等於右邊的負債加所有者權益

  3屬於公司的資產要麼是由股東方提供資金購買或取得,要麼由公司用借款或其他負債形式購買或取得,公司用資產負債表上左邊的資產生產出產品,銷售後收回的現金償還負債後,剩下的就是屬於所有者的利潤。

  一、如何看懂資產負債表

  要想看懂資產負債表,首先要了解資金是如何在公司增減變動的。公司的每項活動要麼是現金流入,要麼是現金流出。絕大多數現金流入來源於銷售,在經營過程中也需要從金融機構取得貸款;在公司經營之初,往往需要投入資金購買生產裝置、廠房、辦公樓、土地,這些資金流出在後續經營過程中以折舊或攤銷的形式進入產品;開始經營後多數現金流出是為了成本、費用,如公司購買原材料,付人工工資,購買包裝物、購買水、電、汽等動力、付貸款利息,這樣公司就發生成本、費用等支出。

  1.公司用資金購買的有形或無形的財產,例如辦公類電子裝置、會議室的桌椅、寫字間桌椅、生產的產品、生產裝置、廠房、辦公樓、大門、存在銀行的錢、擁有的土地、公司的發明、購買的軟體等,都是公司的資產,在資產負債表的左邊以流動資產、長期資產列示。公司按照制度對於賒銷的客戶,以應收賬款在資產負債表的左方以流動資產表示。

  2.負債是公司欠別的公司或個人的款項,必須在某個指定日期前償還。金額較大的負債是從金融機構取得的短期或長期貸款,在資產負債表的右邊以短期借款或者長期借款列示;其他大多數是欠供貨商的應付款項,如供貨商同意公司可以在未來某個時間付款,則在資產負債表上以應付賬款列示;需在次月上繳納國家的稅款,在資產負債表上以應交稅金列示;也有少部分與個人發生的往來在其他應付款列示。

  3.資產負債表還有一種表示方式是: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簡單的意思就是說,股東擁有資產並欠債,從所擁有的資產當中扣除所欠的,就是股東在公司的實際權益,也就是股東不想幹了時按賬面出售公司能得到的價值,這會有三種結果出現:

  1、資產減去負債後大於股東當時投入的股本有的報表以實收資本列示,減去股本的差額就是股東的收益。

  2、資產減去負債後等於股東當時投入的股本,則股東經營公司這些年白忙活,沒掙上錢,也沒賠錢。

  3、資產減去負債後小於股東當時投入的股本,則股東經營公司多年後不但沒掙上錢,還把投入的本錢也賠進去了,也就是說公司一直是虧損經營,最終入不敷出。

  二、利潤表

  利潤表主要反映一定時期內月度、季度、半年、年度公司的營業收入減去營業支出之後的利潤,依據“收入-費用=利潤”來編制。通過利潤表,我們可以看到上市公司的經營業績,從而評價股東的投資回報。利潤表的意義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反映公司在一定時期內的收入減除費用後是有利潤還是虧損,據以分析公司的盈利能力;另一方面反映公司各種利潤來源在利潤總額中佔的比例,說明公司是依靠主要經營業務獲得利潤,還是依靠非主要業務獲得利潤,以及這些來源之間的相互關係。

  1.利潤表上的收入包括營業收入和營業外收入,營業收入包括主營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收入。公司通過銷售產品、提供勞務、以擁有的資產提供給他人使用獲取租金或利息取得的收入就是利潤表上的主營業務收入;公司除主要經營業務外,還有些非主營業務,如生產產品過程中會有包裝材料的邊角料、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包裝廢料、原料廢料等產生,除生產主要產品,可能會有附加產品出現,廢料出售或銷售非主要產品的收入計入其他業務收入,相應的成本在其他業務支出列示;出售淘汰的裝置、報廢的固定資產在營業外收入列示。公司通過銷售產品或服務取得各項收入,對應收入的是公司收到現金、應收票據或應收賬款,即利潤表上的收入與資產負債表的貨幣資金或應收賬款、應收票據有關係。收入較上年增加,意味著公司資產增加或負債減少。

  2.利潤表上的成本、費用類專案主要包括營業成本、三項期間費用、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營業外支出。成本、費用類專案是對相應收入的扣除,如對應主營業務收入的是產品的成本、勞務成本、租賃裝置成本等。在檢視利潤表時要關注成本費用佔營業收入百分比,通過佔比可以看出各個成本費用專案的增減變動,據此判斷公司的管理水平、盈利能力,預測公司未來發展。

  三、現金流量表解析

  現金流量表是反映上市公司現金流入與流出資訊的報表。這裡的現金不僅指公司在財會部門保險櫃裡的現鈔,還包括銀行存款、短期證券投資、其他貨幣資金。現金流量表可以告訴我們公司經營活動、投資活動和籌資活動所產生的現金收支活動,以及現金流量淨增加額,有助於我們分析公司的變現能力和支付能力,進而把握公司的生存能力、發展能力和適應市場變化的能力。公司的現金流量具體可以分為以下5個方面:

  1.來自經營活動的現金流量:反映公司為開展正常業務而引起的現金流入量、流出量和淨流量,如商品銷售收入、出口退稅等增加現金流入量,購買原材料、支付稅款和人員工資增加現金流出量,等等。

  2.來自投資活動的現金流量:反映公司取得和處置證券投資、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等所引起的現金收支活動及結果,如變賣廠房的現金收入,購入股票和債券等對外投資的現金流出等。

  3.來自籌資活動的現金流量:是指公司在籌集資金過程中所引起的現金收支活動及結果,如吸收股本、分配股利、發行債券、取得借款和歸還借款等。

  4.非常專案產生的現金流量:是指非正常經濟活動所引起的現金流量,如接受捐贈或捐贈他人,罰款現金收支等。

  5.不涉及現金收支的投資與籌資活動:這是一類對股民非常重要的資訊,雖然這些活動並不會引起本期的現金收支,但對未來的現金流量會產生甚至極為重大的影響。這類活動主要反映在補充資料裡,如以對外投資償還債務,以固定資產對外投資等。

  參考文獻:

  [1]彭紅梅,關於如何看懂事業單位的財務報表[J],《中國經貿》,201510:219-219.

  [2]李淑忠,事業單位財務報表問題的探討[J],《投資與合作》,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