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電大建築施工論文

  建築施工企業的特點又決定了工程專案運營風險的多發性,為了保證工程專案的正常順利進行。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電大建築施工論文,供大家參考。

  電大建築施工論文範文一:淺談建築施工的管理

  論文關鍵詞:建築施工現場管理質量

  論文摘要:施工企業管理的核心是工程專案,通過完善的管理不斷建造出業主滿意,社會認可的建築產品,而施工現場管理是工程專案管理的核心,也是確保建築工程質量和安全文明施工的關鍵。對施工現場實施科學的管理,是樹立企業形象提高企業聲譽,獲取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根本途徑。本文對施工現場管理需要做好的哪些方面提出建議,並著重闡述了施工質量管理中應該注意的問題。

  一、建築施工現場的管理

  在建築施工中首要面對的就是施工現場,它是房地產行業的經濟目標向物質成果轉換的孵化場所。施工現場管理是施工管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加強施工現場管理,不斷提高施工現場管理水平,越來越受到建築行業主管部門和施工企業的重視。對現場管理工作要注重以下幾點:

  1、施工前期作好技術準備

  在施工過程中,由於不同的環節和專案,其施工工藝複雜程度,材料品種使用上都不盡相同,尤其是裝飾工程。因此在施工前期,我們必須做好技術準備,對每個施工環節都要做好組織計劃,要對工程涉及到每個細節做好充分的準備,另外針對工程特點,具體的施工工藝上也要作好技術準備,對於施工工藝有特殊要求更要做足準備工作。

  2、合理配置資源,杜絕資源浪費

  合理配置施工資源可以保證在不浪費資源的情況下使施工現場生產的有序進行,順利完成階段施工任務,獲取較大的經濟效益。人力,物料在施工過程中的需要量是不斷變化的,在配置施工資源應尋找平衡點。根據工程進度編制人力,物料進場計劃;在材料使用上,根據使用情況,實行限額供應,限額放料,嚴格管理原材料入庫出庫,做到材料使用的最合理統籌;

  在施工現場管理中,資源的合理配置,可以節約建設成本,杜絕資源浪費,為企業增加經濟效益。

  3、制定相應管理制度,打造一流施工團隊

  1、引入競爭機制。按照“公平、公開、公正”的原則,實行競爭上崗制度。具體作用有:一是促進了機關作風的轉變,提高了工作和辦事效率;二是激發了職工的學習熱情;三是提高了廣大職工的勞動生產積極性,有效地促進了施工生產。

  2、不斷激勵。從職工最關心的分配政策入手,徹底打破大鍋飯,將職工個人收入與施工產值、質量、安全、成本等指標掛鉤。

  3、制定嚴格獎懲制度。為了嚴格執“法”,使各項規章制度切實發生效力,要建立、健全各項獎懲制度。

  4、有效監管。圍繞提高工程質量和企業經濟效益這一中心,建立有效的專案管理監督機制。

  二、施工質量的管理

  質量管理是施工專案現場管理中最為重要的環節,施工質量是施工企業的生命,是企業立足市場的基石,在當今市場經濟下,質量更是決定工程建築是否可以轉化為物質成果的關鍵。

  建築工程的施工質量是指建築物、構築物和大型構件是否符合設計檔案、建築安裝工程施工及驗收規範和建築安裝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的規定和要求。

  1、統一思想意識,嚴格遵守檢驗制度

  在當前市場經濟引導下,建築行業在追求效益的前提下,還要講進度,在這種情況下,要保證工程的質量,就要從最基本抓起,加大施工質量管理,從根源上提高建築質量。每道工序完後,首先由作業班組提出自檢,再由施工專案經理組織有關施工人員、質檢員、技術員進行互檢和交接檢。抓好根源就要對基層管理人員明確責任,加強對質量管理的認識,從思想上把施工質量放在工作首位,正確處理施工質量與進度的關係。   2、運用投標方法,選擇優秀施工團隊

  一個好的施工的團隊不僅能保證工程按時完工,同時可以保證工程的質量。改革開放以來,不斷髮展的新的建築行業機制,使建築業的競爭日趨激烈。對於建設單位來說,這是我們可以運用的一個有利條件。我們可以根據招投標的規定採用招標制度,遵循公開、公平、公正和誠實守信的原則,選擇優秀的施工隊伍。

  3、提高質量管理人員的業務水平

  基層施工管理人員,不僅要加強專業技術的培養,還要不斷提高協調和組織管理能力,要時刻保持對工程質量的責任意識。基層管理人員對施工質量負有很重要的責任。提高基層管理人員的整體素質,是保證工程施工質量的關鍵。因此,作為基層管理人員,要通過不斷的學習,吸收更多的新知識,提高管理水平,切實把好工程質量的第一關。

  4、編制施工方案,做好測量記錄

  在施工過程中,專案技術負責人對施工方或監理工程師提出的有關施工方案、技術措施及設計變更要求,應在實施前向各工種施工員進行書面技術交底。在專案開工前應編制測量控制方案,經專案技術負責人批准,同時將測量控制方案、紅線樁的效核結果、水準點的引測結果報專案經理部查驗認可後進行施工。施工過程中對紅線樁、水準點、工程測量控制樁等採取妥善保護,嚴禁擅自移動。建築物軸線、標高及關鍵部位應由專業測?a href='//' target='_blank'>咳嗽輩飭俊⒅始煸奔觳欏⒓際醺涸鶉爍春?填報“測量記錄”及“施工測量放線報驗單”由監理工程師籤認,確保測量工作的質量。

  5、把好材料控制關,嚴保施工質量

  材料供應是保證正常施工的先決條件,也是實現造價控制和進度控制的前提。因此,為了保證施工質量,材料的質量控制是不可缺少的一個關鍵環節。我們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方面控制材料供應,確保材料的質量。

  1、對材料供應商的質量保證能力進行評審,對所需材料進行統一招標,建立材料供應商的供應檔案。

  2、建立健全材料的運輸、儲存管理制度,避免材料損失、變質,保證進入現場的材料安全可靠。

  3、把好材料驗收關,不使用有害含量超標和淘汰的材料。施工所使用的材料作好防汙染控制。確保材料、成品、構配件的質量。

  在做好以上幾個方面的同時,在機械器具的使用上,企業應根據施工現場條件、結構模式、機械裝置效能,施工工藝和方法、施工組織與管理、技術、經濟等因素,使現場的施工機械合理配備,配套使用,充分發揮機械的效能。制定計量器具的使用,保管,維修,檢驗等規定,要求計量人員嚴格按此規定執行,以確保產品所必需的計量器具符合規定要求。

  小結

  建築施工管理是工程管理控制的一個重要環節,抓好建築施工管理,不但可以為建築企業節約成本,創造更大效益;而且能夠有效提高質量管理水平,只有做到切實保證工程質量,才能為消費者創造出精品工程,為企業帶來豐厚的回報。

  電大建築施工論文範文二:探析我國建築施工技術

  論文關鍵詞:建築工程 施工技術 混凝土 低碳建築

  論文摘要:隨著改革開放,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有力地推動了我國的城市化程序,而且建築規模越來越大,在建築工程的整體施工過程中,各種施工技術與方式及設計對整體建築都產生重要的影響,因此採取合理有效的建築技術及施工形式能夠很大程度上提高建築物的整體質量和有效縮短工期。

  現代建築技術的開發和應用,給我國的建築業得發展注入了新的生機和活力。本文對建築技術中的土方工程施工技術、混凝土預製樁的建築技術以及低碳建築的高科技技術等方面進行了詳細的闡述和分析。

  1 建築工程中的土方工程施工技術

  在建築工程中土方工程包括一切土的挖掘、填築和運輸等過程以及排水、降水、土壁支撐等準備工作和輔助工程。最常見的土方工程包括場地平整、基坑槽開挖、地坪填土、路基填築及基坑回填土等。設計標高一般要求:大型工程專案通常都要確定場地設計平面,進行場地平整。場地平整就是將自然地面改造成人們所要求的平面。場地設計標高應滿足規劃、生產工藝及運輸、排水及最高洪水水位等要求,併力求使場地內土方挖填平衡且土方量最小。設計標高確定方法:一般方法如場地比較平緩,對場地設計標高無特殊要求,可按照挖填土方量相等的原則確定場地設計標高。實際工程中,對計算所得的設計標高,還應考慮下述因素進行調整,此工作在完成土方量計算後進行。考慮土的最終可鬆性,需相應提高設計標高,以達到土方量的實際平衡;考慮工程餘土或工程用土,相應提高或降低設計標高;根據經濟比較結果,如採用場外取土或棄土的施工方案,則應考慮因此引起的土方量的變化,需將設計標高進行調整。場地設計平面的調整工作也是繁重的,如修改設計標高,則須重新計算土方工程量。

  2 混凝土預製樁的建築施工技術

  在現代的建築工程中,一般多層建築物當地基較好時多采用天然淺基礎,它造價低、施工簡便。如果天然淺土層較弱,可採用機械壓實、強夯、堆載預壓、深層攪拌、化學加固等方法進行人工加固,形成人工地基。打樁前的準備工作:打樁前應做好下列準備工作:清除妨礙施工的地上和地下的障礙物;平整施工場地;定位放線;設定供電、供水系統;安裝打樁機等。樁基軸線的定位點及水準點,應設定在不受打樁影響的地點,水準點設定不少於2個。在施工過程中可據此檢查樁位的偏差以及樁的入土深度。打樁技術要點如下。

  打樁機就位後,將樁錘和樁帽吊起,然後吊樁並送至導杆內,垂直對準樁位緩緩送下插入土中,垂直度偏差不得超過0.5%,然後固定樁帽和樁錘,使樁、樁帽、樁錘在同一鉛垂線上,確保樁能垂直下沉。在樁錘和樁帽之間應加彈性襯墊,樁帽和樁頂周圍四周應有5~10mm的間隙,以防損傷樁頂;打樁開始時,錘的落距應較小,待樁入土至一定深度且穩定後,再按要求的落距錘擊。用落錘或單動汽錘打樁時,最大落距不宜大於1m,用柴油錘時,應使錘跳動正常。在打樁過程中,遇有貫入度劇變、樁身突然發生傾斜、移位或有嚴重回彈、樁頂或樁身出現嚴重裂縫或破碎等異常情況時,應暫停打樁,及時研究處理;如樁頂標高低於自然土面,則需用送樁管將樁送入土中時,樁與送樁管的縱軸線應在同一直線上,拔出送樁管後,樁孔應及時回填或加蓋;多節樁的接樁,可用焊接或法蘭錨接。目前焊接接樁應用最多。接樁的預埋鐵件表面應清潔,上、下節樁之間如有間隙應用鐵片填實焊牢,焊接時焊縫應連續飽滿,並採取措施減少焊接變形。接樁時,上、下節樁的中心線偏差不得大於10mm,節點彎曲矢高不得大於1‰樁長。打樁的質量控制:打樁的質量檢查包括樁的偏差、最後貫入度與沉樁標高,樁頂、樁身是否打壞以及對周圍環境有無造成嚴重危害。樁的垂直偏差應控制在1%之內,平面位置的允許偏差,對於建築物樁基,單排或雙排樁的條形樁基,垂直於條形樁基縱軸線方向為100mm,平行於條形樁基縱軸線方向為150mm;樁數為1~3根樁基中的樁為100mm;樁數為4~16根樁基中的樁為1/3樁徑或1/3邊長;樁數大於16根樁基中的樁最外邊的樁為1/3樁徑或1/3邊長,中間樁為1/2樁徑或邊長。

  3 低碳建築中的施工技術

  低碳建築是指在建築材料與裝置製造、施工建造和建築物使用的整個生命週期內,減少化石能源的使用,提高能效,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目前低碳建築已逐漸成為國際建築界的主流趨勢。“低碳建築”低碳建築採用結構體系、地能熱泵系統、智慧佈線配電系統、太陽能綜合利用、節能門窗、雨水收集中水利用及其他低碳使用技術。低碳建築技術不僅可以大幅度降低能耗,同時可使建築碳排放水平降低50%左右。低碳建築主要有以下幾種技術形式,外牆節能技術:牆體的複合技術有內附保溫層、外附保溫層和夾心保溫層三種。我國採用夾心保溫作法的較多;在歐洲各國,大多采用外附發泡聚苯板的作法,在德國,外保溫建築佔建築總量的80%,而其中70%均採用泡沫聚苯板;門窗節能技術:中空玻璃,鍍膜玻璃包括反射玻璃、吸熱玻璃高強度LOW2E防火玻璃、採用磁控真空濺射方法鍍制含金屬銀層的玻璃以及最特別的智慧玻璃;屋頂節能技術:利用智慧技術、生態技術來實現建築節能的願望,如太陽能集熱屋頂和可控制的通風屋頂等。製冷和照明是建築能耗的主要部分,如使用地水源熱泵系統、置換式新風系統、地面輻射採暖;新能源的開發利用:太陽能熱水器、光電屋面板、光電外牆板、光電遮陽板、光電窗間牆、光電天窗以及光電玻璃幕牆等。

  4 結語

  總之,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將會有更多優良的建築材料和先進的建築技術被運用到現代建築施工工程當中。在新形勢下,我們要堅持科技創新,實現更好的建築技術開發,為我國的建築事業做出應有的貢獻,此外還有更加註重研究開發和推廣應用低碳建築。

  參考文獻

  [1] 李猛.淺論我國現代建築技術發展[J].山西建築,2007.

  [2] 徐偉.建築工程中的智慧建築技術[J].職業技術,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