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層建築方面的論文

  高層建築設計是當今建設領域中的重要方向,同時在節能環保的社會環境下,基於綠色建築設計的高層建築在社會中備受關注。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範文一:高層建築給水系統節能完善策略

  我國對能源的需求量非常大,在世界上屬於能源需求大國,其中建築能耗就佔了我國能源總耗量的1/3左右,而且這個資料還在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據統計,20世紀70年代末我國的建築能耗在能源總消費量中僅佔10%,可是到了近些年,建築能耗所佔的比例已經上升到了27.6%,並且建築中有99%的建築都存在著不同程度的能耗浪費情況。所以,對於我國這樣缺乏能源的國家來說,不僅要加大對新能源的開發,同時還要注重能源的節約使用。而能源的節約使用,不能僅僅把目光放在對水電等能源的節約和有效利用上,也要注重建築節能工作的發展,對設計工作者提出更加嚴格的要求,建立並完善建築相關的節能技術與標準體系,從而形成我國的建築節能發展模式,開拓好的發展方向。

  1給水系統存在的水量及能量損失狀況

  1.1存在超壓出流的現象

  對於建築內部,給水系統壓力的確定是指將系統所需的水量能夠輸送到建築物內部最不利用水點,並且保證該最不利點有足夠的流出水頭,即最小服務水頭。為滿足最不利點服務水頭,那麼給水配件前的給水壓力就一定大於該出水點的最低工作壓力,而同時給水配件的出流量也會超過額定的流量,這種現象被稱為超壓出流現象。為了保證最不利點有足夠的服務水頭,這種超壓現象就必然會存在。而這種現象的存在,不僅會破壞給水系統中所用水量的正常分配,還使得閥門和給水龍頭等磨損較快,水量浪費也很嚴重。對於高層建築而言,為了提升這部分無效的水量,還會造成水泵和電能的浪費。

  1.2管道老化導致水量浪費

  建築內部給水管道的管材一般為塑料和鑄鐵的。這些管材在使用一定時間後都會發生不同程度的老化現象,比如一些水龍頭、水錶和閥門等。這些管道和附件一旦損壞,都會造成水量的浪費。另外,對於一些管道銜接處或法蘭、閥門的連線處等,在長時間的執行下,都有發生漏水現象的可能性。尤其是埋地管道,在外界的壓力下,即使管道破裂漏水也不容易被發現,這樣就會產生大量的浪費。

  1.3加壓儲水系統選擇不合理

  首先是水泵機組的選型,只為滿足提升水量的要求,而不進行綜合考慮導致資源浪費,這是在高層建築設計中浪費最為嚴重的環節,因為水泵機組的正常運轉全部是靠電能來實現的,而在整個建築給水系統中有95%以上的電能都是用來進行水泵機組運轉的,因此,在進行水泵選型時要格外重視。此外,對於儲水池的問題,現在每座高層建築都需要設消防加壓系統,而一般都會採用各個建築物單獨設計,這就會使得裝置的初期投資和基建費用大大的增加。建成後,每一座儲水池都會儲存大量的水量,而且還要定期換水,這都會造成水資源的嚴重浪費。

  1.4給水系統分割槽不當

  我國GB50015—2003建築給水排水設計規範2009年版3.3.5規定,高層建築的生活給水系統應豎向分割槽,豎向分割槽壓力應符合以下要求:各分割槽最低衛生器具配水點處的靜水壓力不宜大於0.45MPa;靜水壓大於0.35MPa的入戶管或配水橫管宜設減壓或調壓設施。可見對於高層建築,在進行給水系統設計時,一定要充分利用市政管網原有的水壓,在此基礎上對高層建築進行合理的系統分割槽。若沒有對給水系統進行分割槽或分割槽時採用的方法不當,這些都會導致系統水壓的能量浪費。

  2高層建築給水系統節能優化措施

  2.1充分利用無負壓給水方式

  無負壓供水裝置是以市政管網為水源,在使用過程中能夠充分利用市政管網原有的壓力,以連續接力增壓供水的方式進行工作。這種給水方式能夠節約能源,對水質不會產生二次汙染。我們提到的無負壓供水裝置,一般情況下指的是無負壓變頻供水裝置,也被稱為變頻無負壓供水裝置。傳統供水方式都是由市政管網先向蓄水池供水,然後再利用提升裝置將蓄水池中的水供給使用者,這樣一來,市政管網的有壓水在進入蓄水池時就變成了無壓水,提升裝置再將無壓水進行加壓提升供給使用者,從而造成能源的大量浪費。而無負壓供水裝置避免了這種現象的發生,它能夠直接與市政自來水管網銜接,且對市政管網不會產生任何影響,這樣就能夠在市政管網水壓的基礎上進行疊壓供水,大大的節約了能源,而且此係統全封閉,不會產生二次汙染,是一種理想的供水方式。

  2.2採取消防水池單獨設計的方法

  在實際設計過程中,由於場地等因素的限制,經常會採用生活水池和消防水池合建的方法,但是在應用過程中,由於水池容積較大,水源的更新週期過長會影響生活用水的水質。另外,由於消防水泵需要定期試執行,即按照相關規定,每月要試水執行5min~10min,來檢查消防泵的執行是否正常,而試執行時的出水,對於生活和消防合建水池來說,這些出水不能夠迴流,因為會影響生活用水的水質,只能外排到室外雨水井,這樣就造成了水資源的浪費。若生活水池和消防水池採用分建,那麼這部分試執行時的出水可直接排入消防水池中,節約了水源。由此可見,生活水池和消防水池分建,不僅能夠保證生活用水的水質,還能夠節約水資源。

  2.3充分利用太陽能資源

  太陽能屬於一種清潔能源,並且取之不盡,若能夠充分利用,會帶來節能效果。現在設計使用最多就是太陽能熱水器,我國在北緯40°以北地區佔了大多數,這些地區日照時間長,都適合使用並推廣太陽能熱水器。太陽能的利用,對節約電能和熱能都帶來廣闊的前景。2.4合理進行分割槽對於高層建築,由於建築高度太高,垂直管段過長,若不分割槽,會使下層管道系統承受的靜壓過大,所以,在建築物的垂直方向上要按照規範要求進行系統分割槽,每一個供水區域分別成為相對獨立的供水系統,分割槽的同時也節約了水泵提升時消耗的能源。高層建築給水系統分割槽方式可分為串聯分割槽、並聯分割槽和減壓分割槽三種方式。工程設計中應根據實際情況,按照供水安全、技術先進、經濟合理的原則來確定。

  3結語

  在實際工程中,如何確定合理的供水方案,應依據使用者對水質、水壓和水量的要求,結合室外管網所能提供的水質、水壓、水量的情況,衛生器具及消防裝置在建築物內的分佈,使用者對供水安全可靠性的要求因素,經濟技術比較後綜合確定。對於高層建築,可以充分利用無負壓供水方式,這樣既不會產生二次汙染,又可以充分利用市政管網的水壓進行供水。對於儲水池,生活水池和消防水池最好應分開設定,這樣不僅節省了執行維護的費用,還節約了水資源。另外,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要充分利用太陽能這種新型能源,除了現有的太陽能熱水器外,可進一步開發新的產品和利用形式,以達到很好的節能效果。最後,對於高層建築,應根據其自身特點,進行合理的給水系統的分割槽,這樣既可以充分利用市政管網的水壓,也可以保護高層建築有壓管道,使節能技術充分展現在現代建築物的設計中。

  範文二:高層建築混凝土工程施工技術

  0前言

  高層建築中,混凝土的應用非常廣泛,且表現出結構強度高、安全性及耐久性好的優點,但同時也暴露出混凝土易受到外界因素及自身材料影響的缺陷。因此,在高層建築混凝土施工中,應根據具體施工要求,優化混凝土施工技術。本文針對高層建築混凝土工程施工技術展開討論,並以下列案例進行詳細說明:某高層住宅群樓由地下1層及地上主樓組成,其中地下室建築面積為14000m2;

  1混凝土施工技術要求

  本混凝土工程具有施工面積大、地基深及垂直高度高的特點,因此,混凝土材料的選擇非常關鍵,具體按選用混凝土,這是混凝土施工技術得以優化的前提條件。混凝土本身具有耐久性好及強度高的特點,但在實際應用中,除了要設法增加混凝土的耐久強度及抗壓性外,還應新增外加劑、粗細骨料及膠結材料來增強混凝土的免振性,以降低混凝土拌合物的屈服應力及增加混凝土的塑性黏度。此外,在混凝土正式施工之前,要做好施工環境的勘測工作,即瞭解當地的施工溫度及施工溼度等,為正確選定施工方法提供參考意見。本工程地處南方地區,地形和氣候均較為複雜,因此,合理選擇混凝土施工養護技術非常重要,即控制好混凝土養護的時間、溫度。

  2高層建築混凝土施工技術

  2.1凝土裂縫處理

  本工程地處南方山區,地形、氣候條件均十分複雜,高層建築混凝土施工極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因此,混凝土施工裂縫出現的頻率較高。對此,除了要落實好混凝土裂縫處理工作外,還應優選混凝土原材料及優化混凝土配合比,即根據當地氣候溫暖、空氣溼潤的氣候環境,選擇防滲水能力強、吸收率大的骨料,同時按比例加入減水劑和粉煤灰,以增強混凝土的可泵性及抗滲透性,從而防止混凝土沉澱或滲水。實踐證實,上述方法對控制混凝土施工裂縫非常有效。

  2.2混凝土振搗施工

  本工程具有施工面積大、垂直高度高的特點,因此,做好大體積混凝土施工工作非常重要,即按下列技術要求進行大體積混凝土施工:①混凝土振搗時,選用插入式振搗器,以快插慢撥的方式執行振搗器,注意均勻佈設振搗插入點。②技術交底時,明確要求,如混凝土振搗時控制好振動棒上下振動的頻率、速度,以控制上下振搗的均勻性。③混凝土分層澆築時,按振動棒的長度設定混凝土澆築的分層厚度;底層混凝土初凝時澆築上層混凝土,且在振搗上層混凝土的同時插入底層混凝土,以免新舊混凝土之間產生接縫。一般來講,混凝土的振搗均應振搗至混凝土表面不泛漿、無氣泡及混凝土表面始終保持水平狀態,這一振搗過程約25s,注意在此過程中,應控制好振動棒的振動強度及在下一層混凝土澆築之前檢查上一層混凝土的振搗質量。

  2.3混凝土澆築施工

  根據本工程施工的技術要求,施工方決定選用拖式泵澆築混凝土。拖式泵支援一次性連續垂直運輸、水平運輸,且具有勞動強度低、施工效率高的優點。混凝土澆築施工時,應注意下列事項:①按預先設定的澆築順序對混凝土進行分層澆築,以免混凝土施工中產生施工縫。②拖式泵執行中,應按混凝土澆築的速度及時間間隔,對泵管輸送的方向進行調控,層厚≤400mm,同時將混凝土的澆築厚度明確標識在固定基礎架上。③當混凝土施工中所用的現澆板厚度<15cm,則應選用平板振動器來振搗混凝土,此過程應控制好振搗的充分性及均勻性;當現澆板>15cm時,則應依次選用振動棒、平板振動器振搗混凝土,此振搗過程務必要控制好混凝土振搗的密實性及均勻性。

  2.4混凝土養護

  混凝土養護是混凝土澆築結束後的重要內容,這是高層建築混凝土施工質量控制的重要組成部分。混凝土養護時,應重點對混凝土進行保溫養護,以防混凝土的優良性與收縮性因溫差過大而受到不良影響。本工程地處南方山區,因此晝夜溫差較為明顯。那麼,在低溫環境下施工時,應對混凝土進行保溫處理,即首先將塑料薄膜蓋在混凝土上,然後將草袋蓋在塑料薄膜上,以使混凝土內外部溫度低於25℃及強度在混凝土凝固時逐漸加強。當混凝土養護時遭遇暴風雨天氣,則應將防雨布搭在混凝土上,同時應及時排掉混凝土邊緣的雨水;如果遭遇高溫天氣,則應及時用塑料布蓋住剛剛澆築完成的混凝土,以防混凝土內水分過快蒸發及防止混凝土表面開裂。實踐證實,上述養護辦法對控制混凝土溫降速率、增強抗壓強度及抗裂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從而使此高層住宅裙樓的混凝土施工質量更優。

  3討論

  混凝土工程是高層建築施工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加強對高層建築混凝土施工技術的研究具有現實意義。本文以某高層住宅群樓為例,淺析了高層建築混凝土的關鍵施工技術。研究結果表明,高層建築混凝土施工時,應把握好下列內容:根據工程實際情況,明確混凝土施工技術要求及優化施工方案;根據合理選用混凝土型號,同時按具體要求新增外加劑、粗細骨料及膠結材料;根據當地、當時的氣候環境,優選混凝土原材料及優化混凝土配合比,以防止混凝土產生施工裂縫;大體積混凝土振搗施工時,應明確下列幾點:振搗工具、振搗順序、振搗速度、振搗時間等;混凝土養護時,養護方法的選擇應綜合當時的氣候環境及施工要求而定,同時做好相應的應急工作,以免影響到混凝土養護質量。總之,優化高層建築混凝土施工技術非常必要,特別是面對高層建築建設數量的增多及建設規模的擴大,此項研究的重要性將會越來越凸顯,這是關乎到國家穩步發展及社會穩定的重要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