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案例分析的範文有什麼

  企業案例不僅是企業的重要資訊資源和寶貴財富,更是學生專業學習必不可少的資料。以下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企業案例分析的相關範文,供大家閱讀!

  企業案例分析範文篇1:資料分析如何幫助企業決策?

  兩家IT巨頭公司的決策,一個是華為如何“走出中國去”?一個是微軟“走進中國來”?通過這兩個案例,我們可以得到資料分析應用的某種啟發。

  華為:出海樣本

  誰也無法否認,華為儼然已成為一家真正意義上的跨國科技公司,去年年報顯示,其業務遍及全球170多個國家和地區,58%銷售收入來自海外市場,海外員工本地化率達到72%。

  當然了,任何領域,格局形成背後都需要技術支撐,招聘亦如此。華為也深諳這一點。早在五年前,華為就已與領英合作——後者那時尚未正式入華,通過大資料以某種所謂“上帝視角”在全球挖人。

  隨便說個故事。2012年年末,華為終端使用者體驗設計部部長徐靜進被派去愛爾蘭籌建研發能力中心,著重承接OSS運營支撐系統和BSS業務支撐系統開發。為了找尋當地人才,徐靜進通過不同關鍵字搜尋愛爾蘭的相關人員,以華為愛爾蘭研發能力中心負責人的名義發出邀請,最終四人成功入職——值得一提的是,在搜尋過程中,徐靜進發現大多數目標人選都在科克而非直覺中的人才聚集地都柏林,他也因此決定將研發能力中心建在科克,而非華為愛爾蘭辦事處所在都柏林。

  事實上,如今華為人力資源部——這一曾經聽上去略顯乏味的部門,有著非常多研究員,他們無時不在探究全球範圍內ICT人才的變動趨勢,從而為人力決策提供資料支援。

  另一方面,如你所知,傳統撒網式招聘並非找尋高階人才的好方法,由於信賴,基於同一圈層的直接推薦許多時候更為有效。譬如華為就很鼓勵自家員工開設領英賬號,與相關領域的海外人才互動,並向公司推薦他們認識的這些大牛,可以想象,無論效率還是成本,這都要優於獵頭公司。

  微軟:理解中國

  必須承認,某種程度上,相比過往,微軟這家老牌巨頭在中國的“光環引力”要相對暗淡一些:很好理解,網際網路在中國的奔進,得以讓本土企業揮舞著股票和期權招攬人才——尤其是最為急迫的技術人才,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微軟的招聘難度。

  當然,微軟中國對技術人才的渴望依舊強烈,他們也在思索如何將更多海外人才吸引到中國。基於領英如今已經是自家人了全球人才庫,微軟首先對所有目標市場的人才做了一番摸底,頗為詳盡地研究了潛在人才的資料,然後通過“Talent Direct”直接找到他。

  但問題來了,想也知道,相比於微軟,對大多數海外技術人才來說,中國才是一個陌生的概念,於是微軟也做了一些“小伎倆”,譬如,當他們想把來自俄羅斯的技術人才招到蘇州時,除了基礎的電話和郵件溝通,招聘團隊還特意製作了宣傳單,用來介紹蘇州城市和園區情況,內容也鉅細靡遺,包括食堂,學校,租房……另外,他們還會採訪早期加入的俄羅斯員工和家人,將這些故事展示在領英公司主頁和招聘專版,在很大程度上打消他們跨國工作的顧慮——效果倒也明顯,他們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招聘了6個高階技術人才,有4個來自俄羅斯。

  2013年,微軟要在中國建立呼叫中心團隊,當時有兩個選址方案,無錫和成都。基於不同理由,各部門爭論不下。而招聘團隊則提前三個月就把市場上的呼叫中心做了mapping,覆蓋了15家公司3000多人——然後他們推薦了成都,原因是:第一,對標企業的呼叫中心有好幾家在成都,沒有一家在無錫;第二,對mapping的3000人聯絡了500多人詢問城市意向,他們偏好北京或成都。結果可想而知,業務部門採納了這個建議,通過人才資料這一利器,HR得以切入到了業務決策的核心層。

  企業案例分析範文篇2:企業上市與併購案例分析

  2016最被看好的職業:併購交易師

  併購交易師The Certified Dealmaker是金融和企業界專業人士併購交易能力的資格認證。併購交易師採取認證管理制,在併購交易、專業能力以及知識體系等方面設立規範與標準。通過併購交易師全國統一考試者將取得併購交易師資格,並將獲得中國併購公會的資質認可。

  “中國在併購世界”!近段時間,這樣的驚歎標題在歐美媒體頻頻出現。雖然有些誇張,但也不是無中生有。據英國《金融時報》、美國《華爾街日報》等西方主流經濟媒體報道,今年以來全球併購交易大幅減少,但中企海外併購卻逆市暴增。據畢馬威近期報告,截至2016年2月18日,已公佈的中企海外併購交易總額達748億美元,大幅超越去年,熱度明顯升溫,前兩月已達到去年水平的九成。近幾年“走出去”企業所在的行業也已從傳統能源、礦業一家獨大的格局,逐漸轉向製造業、消費品行業、TMT等多個領域;此外,中企對歐美企業併購交易額在交易總額中的佔比,也從2010年的32%,提升至去年的66%,且國企海外收購交易額佔比已降至50%以下,新興產業中的民營企業快速崛起,對外投資熱情高漲,逐步成為對外收購的主力軍。併購行業持續升溫的背後是併購交易師的大量稀缺。目前,全國僅有2000名左右的併購交易師,據智聯招聘、獵聘、英才等招聘媒介透露,併購交易師早已呈現出供不用求的態勢,大量的大型企業、新三板企業都不惜重金挖掘此類人才。

  PEMA為Private Equity Fund, Mergers & Acquisitions的縮寫,中文為股權投資基金與併購課程。由中國併購公會推出,由併購、基金領域有豐富從業經驗和學術造詣、有社會責任感並熱心併購基金事業的人士組成師資團隊,建立獨立的、具有權威性的行業標準和人才培養體系。該項培養計劃面向併購、基金行業相關管理及從業人員,培養適應中國市場經濟和國際化形勢所需要、具有實戰操作能力且能夠參與全球競爭的管理實用型基金和併購人才。自2011年10月以來,已有兩千餘名學員參加了PEMA的執業教育培訓和考試。同時,學院還為這一龐大的學員群體建立了廣泛的PEMA生態圈,組建了由王巍擔任主席、李肅擔任執行主席,葉有明和宮月雲擔任副主席的PEMA俱樂部,廣受好評。

  企業案例分析範文篇3:徐福記企業經營案例分析

  一. 企業簡介

  “徐福記”創始於1978年,創辦者徐氏兄弟,曾分別在臺灣經營徐記食品、徐福記食品、安可食品、巧比食品及蜜餞等知名品牌,被譽為“二十年金字招牌”。

  1992年,正式在中國廣東省東莞市投資創立“東莞徐福記食品有限公司”。 目前徐福記主要生產和銷售糖果、餅乾點心、沙琪瑪、巧克力和果凍布丁等三大系列散、包產品超過600多個款式;年產能達210000噸,可同時生產100個以上品種。他在中國擁有88家銷售分公司,超過13500個直接管控的終端零售點,為全國客戶與消費者,提供快捷便利的分銷服務與產品售後服務,成為中國最大型的糖果品和糕點企業之一。

  “糖果送喜氣,盡在徐福記”,徐福記糖果曾連續九年榮列全國同類產品銷量第一名。現在“徐福記”已成為中國傳統年貨———糖果的代名詞。

  二. 品牌定位

  1、做糖果和糖點市場的領導品牌

  徐福記雖然產品品類眾多,但所有的產品都限於糖果和糖點領域,徐福記代表的就是中國糖果和糖點行業專業的品牌形象。其品牌定位是糖果和糕點產品生產專家,經過17年的奮鬥,徐福記已經成為中國糖果和糖點市場的領導品牌。

  2、目標市場對準中高階主流消費群體

  徐福記產品的目標市場是以白領為主體的中高階主流消費群體。這類消費群體更關注產品的品質和口味,具備很強的購買力和很高的購買頻次,並且容易形成品牌忠誠。徐福記散裝糖果和糖點每500克的零售價在20元左右。這種產品的價格定位策略既能與中高階消費者的需求對接,又能為徐福記產品贏得較大的利潤空間,使徐福記在這個目標市場裡越做越強。

  3、對品牌忠誠

  很多人都是第一次吃徐福記沙琪瑪等產品的時候也不知道是什麼品牌,吃的時候感覺口感純正、好吃才仔細看一下產品包裝,於是記住了徐福記這個品牌,逐步形成重複購買。徐福記的餡餅系列產品不僅裡面的餡好吃,而且外層部分鬆軟與裡面的餡搭配恰到好處,吃起來口感很特別,有種以前從來沒有過的食覺體驗和感受。徐福記正是憑藉產品口感好,讓消費者吃了還想吃,才使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形成對徐福記品牌忠誠。

  三. 營銷戰略

  1、 完全差異化的競爭策略

  徐福記與主要競爭對手大白兔、阿爾卑斯、金絲猴、喔喔等品牌相比,採用的是完全差異化的競爭策略,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是在品牌傳播方面,同類競爭品牌主要是通過傳統的電視、平媒等主流媒體的品牌傳播建立和提升品牌;而徐福記主要是通過在銷售終端的傳播建立和提升品牌。

  第二是在銷售通路方面,同類競爭品牌主要是通過各級代理商分銷產品;而徐福記主要是通過自己的銷售公司和直營終端銷售產品。

  第三是在產品規劃方面,同類競爭品牌主要是以各種規格包裝產品的銷售為主,散裝產品為輔;而徐福記是以散裝產品的銷售為主,包裝產品的銷售為輔。

  2、 模式新穎的銷售策略

  a. 建立可控的銷售通路 為保證產品銷售的穩定,降低銷售通路的風險,徐福記逐步建立了自己可控的銷售通路。到2008年徐福記已擁有自己的分公司數量達到了80多個,主要依靠自己的銷售公司直接向零售終端銷售產品。同時徐福記也沒有完全放棄經銷商這一資源。據估計徐福記直營的終端賣場數量在華南地區能達到所有賣場數量的80%,而剩餘的大賣場則依靠經銷商的力量進行維護。在華北、東北地區經銷商的網路優勢更加突出,徐福記直營的市場份額佔到30%~50%。銷售分公司與經銷商資源的有效利用使徐福記通路拓展速度異常迅速,其銷售額也得到明顯增加,更重要的是讓徐福記在與經銷商的談判中始終處於有利的位置。

  b. 直營零售 徐福記通過各地分公司直接經營商超零售終端,目前在全國各大賣場、商超建起了約3000多個產品展銷專櫃,其中超過2000個專櫃設有專屬的促銷員。使徐福記能夠更快速反饋消費者的意見和潛在消費需求。徐福記的產品也能以最快的速度到達銷售終端,最後到達消費者手中。直營零售讓徐福記在產品的終端銷售方面明顯優於競爭對手。

  c.開創獨特的“散裝專櫃”終端銷售模式 徐福記在全國各大賣場、商超開創了獨特的“散裝專櫃”終端銷售模式。在散裝專櫃裡有糖果、巧克力、糕點、沙琪瑪和果凍布丁等數十個,甚至上百個品種的產品,而且所有不同的產品都以同一個價格銷售。 徐福記這種“散裝專櫃”終端銷售模式不僅能有效提升產品的銷量,而且專櫃本身就是很好的宣傳媒介,能很好地起到宣傳企業品牌的作用。表面上看徐福記做這樣的散裝專櫃需要花相當的費用,在超市也需要付一定的賣場費用。但這種銷售模式能夠直接與消費者進行溝通,實際是一種最節省,最直接的產品銷售和品牌傳播模式。 3、低調傳播,成就品牌的宣傳策略 與一些食品企業每年在央視和地方衛視投放數千萬甚至過億元的廣告費相比,徐福記通過終端銷售進行品牌傳播的方式顯得更加低調和實效。這種既能促進產品銷售又能提升品牌的傳播方式更能被廣大中小食品企業學習和效仿。徐福記低調傳播,成就品牌的營銷模式為中小食品企業開闢了一條新的產品銷售和品牌傳播的成功營銷思路。

  4.單一價格的價格策略 徐福記所有的散裝糖果、巧克力、糕點、沙琪瑪和果凍布丁產品終端零售為同一價格。這種定價方式大大方便了消費者的購買過程,同時也方便賣場工作人員的結算。如果不同的產品價格不一樣,消費者購買是就需要用不同的包裝袋購買不同類別的產品,會給消費者的購買、攜帶和食用帶來不便。同一的產品零售價格從某種程度上也觸動的消費需求,大大提高徐福記產品的銷量。

  5. 全新的產品策略 a.推出全新的產品品類 為滿足消費者潛在的消費需求,徐福記推出了許多全新的產品品類。不僅在糖果、巧克力、沙琪瑪和果凍等品類的產品推陳出新,而且尤其在糕點類產品中,新品種、新口味的產品更是層出不窮。如徐福記煎餅系列、餡餅系列、烤餅系列等不僅產品做法新穎,而且口味獨特,讓人吃了還想吃。正是因為徐福記產品的優勢支撐了企業品牌和銷售的不斷拔高。 b. 規劃清晰的全系列產品線 徐福記生產的糖果、巧克力、糕點、沙琪瑪和果凍布丁等系列散裝和包裝產品超過600多個款式。徐福記已經完全在實踐自己推出的居家生活概念。

  徐福記的五大類核心產品線主要包括以下品類的產品: 第一類是糖果:1、新年糖系列;2、酥心糖系列;3、休閒糖果系列;4、兒童糖果系列等。 第二類是巧克力:1、新年巧克力;2、休閒巧克力;3、兒童巧克力等。 第三類是糕點:1、蛋糕系列;2、煎餅系列;3、餡餅系列;4、烤餅系列;5、薄燒酥系列;6、米果系列;7、

  餅乾系列等。 第四類是沙琪瑪:1、蛋黃沙琪瑪系列;2、雞蛋沙琪瑪系列;3、芝麻沙琪瑪系列;4、奶油沙琪瑪系列;5、牛奶沙琪瑪系列等。 第五類是果凍:1、含乳布丁;2、果肉果凍;3、慕司果凍;4、乳酪;5、布甸等。 徐福記推出以上五大類核心產品線從不同的產品品類和不同的口味同時滿足不同細分市場消費者的需求,幫助徐福記快速做大市場規模。

  四.市場分析

  1.市場現狀分析

  在現今社會中,食品安全問題日趨嚴重,食品之中不斷傳出含有有害物質的訊息,令人不寒而慄例如瘦肉精、蘇丹紅、三聚氰胺等等。在此情況之下,徐福記提出“作為食品產業來說,產品的安全衛生是永續經營的生命線”, 它質量一流穩定的安全產品,不斷贏得消費大眾的長期信賴與支援,這是徐福記招牌得以堅穩不墜的基礎。在2009年,徐福記成為了中國最大的糖果和糕點企業之一。在中國這個大市場中,糖果和糕點類的品牌不乏其數,但是做的非常有特點的卻也只有那幾個熟悉的牌子,而這個市場還有升溫的趨勢,徐福記可能會面臨更大的競爭和挑戰。

  2.市場前景展望

  糖點市場的發展趨勢:競爭日趨激烈,品牌集中甚至高度集中,市場份額足部走向壟斷。但我們認為這個市場的發展趨勢是:大品牌佔據大終端,小品牌佔據小終端,但隨著經濟的發展、大終端的佈局逐步完善,小終端會逐漸消亡 徐福記兩個十年以來的發展,將一流現代化的管理、全面提升、厚植實力與競爭力,繼續持續專注深耕中國這個巨大的市場,另一步則是為邁向世界頂尖品牌而奮鬥,將徐福記成功打造成糖點食品中的世界知名品牌。

  五.啟示 徐福記雖然現在已成為中國糖果和糕點市場的領導品牌,但他也是從小企業做成大品牌的。

  徐福記的成功營銷經驗同樣值得學習和借鑑 。

  1、首先要明確企業的品牌定位,把企業有限的資源集中用在某個市場領域。

  2、尋找差異化的競爭策略,沒必要跟著別人後面走。通過對競品的分析和對消費需求的市場細分,做出有特色的產品進入適合自己的細分市場。

  3、找準產品的目標市場,做適合目標消費群體需求的產品。

  4、利用同類產品不同的口味、不同的包裝、不同的價格完全覆蓋同一細分市場

  5、產品品質要好,口感要好到消費者吃了還想吃,如果做不到請不要盲目推廣。

  6、產品的定價策略要使企業有維持發展的利潤空間,不要輕易與競品打價格戰。

  7、提升品牌,促進銷售不一定就要依靠電視廣告,終端展示和品牌傳播對中小食品企業更有實效。

  8、產品終端銷售的方法也可以根據不同的產品品類不斷創新。

  9、成功營銷中的品牌力、產品力和銷售力一樣重要,一個都不能少。

  六、小小的瑕疵

  我們小組認為,在徐福記的廣告之中有些惡搞和不雅的感覺,本身可以作為禮品相贈的徐福記應該稍加註意廣告內容,甚至是代言人,另外,在徐福記的官方網站上,所有的文字都是那麼的袖珍。這會影響人們瀏覽的速度,應該也算一個小小的瑕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