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電力環保有關論文

電力環保專案管理先進模式,可以進一步節約投資成本。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電力環保有關論文,供大家參考。

電力環保有關論文範文一:論電力工業發展與環境保護的辯證關係

[論文關鍵詞]垃圾發電 作用

[論文摘要]我國環境問題越來越嚴重,傳統垃圾處理方式有很大侷限性。垃圾發電在新時期我國環境保護中起到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也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的真實體現。尤其是在世界金融危機的今天,地方政府加大垃圾發電投資,也是拉動內需、促進經濟增長的重要手段。

我國新時期隨著經濟迅猛的發展,環境問題越來越尖銳,主要表現在:1環境汙染十分嚴重。主要汙染物排放總量超過環境自淨能力。重要河流與湖泊遭受不同程度的汙染,一些農村地區的群眾仍在飲用不合格的水;城市空氣汙染嚴重威脅居民身體健康;工業危險廢物、城市垃圾的數量在增加,無害化處理設施的建設滯後;噪聲擾民相當嚴重。2生態破壞問題突出。水土流失、沙化土地以及天然草原退化仍然在擴充套件;森林生態功能退化;一些北方河流水資源過度開發,其中黃河、淮河、遼河開發利用率超過60%,海河超過90%,大大高於生態警戒線30%-40%,流域生態功能嚴重失調;華北平原出現世界上最大的地下水位下降漏斗。

在未來15年,我國人口將繼續增加,經濟總量將比2000年翻兩番,環境保護的任務更加艱鉅。其中隨著中國城市化程序的加快,垃圾汙染日益嚴重。對垃圾處理不當,可能會造成嚴重的大氣、水和土壤汙染,並將佔用大量土地,從而制約城市的生存與發展。目前,中國有668個大中型城市,由於人口集中,經濟相對發達,資源能源消耗量高,城市的垃圾汙染問題都比較嚴重。中國大中型城市人均年產垃圾以年10%的速度增長,其中80-90%都來自於大、中城市。我國城市化正處於加速發展階段,城市環保工作的水平直接影響到全國環保工作的成效。大量的垃圾不僅佔用土地、影響生態環境、汙染空氣,其中的有害物質還會危害到人類的健康。面對垃圾氾濫的現狀,世界各國的視線已不再僅僅停留在如何控制和銷燬垃圾這一老問題上,而是採取積極的態度和有力的措施,著手科學地處理、利用垃圾,將垃圾列為維持經濟持續發展的“第二資源”,向垃圾要資源、要能源、要效益。因為從生態環境角度看,垃圾固然是一種汙染源;而從資源角度看,它卻是地球上唯一在增長的資源、一種潛在的資源。中國是當今世界第二大的能源消費國,按照過去二十年來中國經濟的發展速度,2015年以前,中國對能源的需求預計將以每年4%~5%的速度增長。以這種速度,到2025年,中國將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費和溫室氣體排放國家。中國的常規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氣存在枯竭的危機;而且由此而來的環境汙染問題也急需得到控制。傳統的垃圾處理方式主要有填埋法和堆肥法。填埋法處理量大、方便易行、投資省,是我國目前處理城市垃圾的主要方法。但垃圾填埋後容易造成二次汙染汙染地下水源,而且佔用大量農田。堆肥法則由於經濟實用化肥的大量普及,故堆肥的市場越來越小,大量的堆肥廠已限於困境。而且,在我國,目前僅有1/3的垃圾實行了衛生處理。據統計,目前我國城市年產垃圾已逼近1.4億噸,且每年還在以8~10%的速度在遞增。中國已成為世界上垃圾包袱最重的國家,城市垃圾的無害化、減容化和資源化處理已迫在眉睫。

如何解決垃圾問題,已引起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提出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十六屆四中全會提出要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加強環境保護、治理城市垃圾汙染是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客觀要求,是維護人民群眾環境權益、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的迫切需要。

垃圾焚燒發電採用國際先進技術,將垃圾在高溫下焚燒和熔融,得到可燃氣體,可燃氣體和餘熱被有效地利用來發電。由於垃圾焚燒時爐內溫度高達900℃~1100℃,垃圾中的病原菌被徹底殺滅,從而達到無害化的目的。垃圾焚燒後,灰渣只佔原體積的5%,很好地做到了減量化。而且,紙張、塑料和其他有機廢物經焚燒後會被完全去除,對金屬和玻璃的回收也比較容易。總之,垃圾焚燒發電,既較好地解決了環境汙染問題,又補充了電能的不足,具有明顯的節能效益,符合垃圾處理產業化的國際潮流。就以我所在的河北靈達環保能源有限公司為例,我公司共有兩臺75噸迴圈流化床鍋爐,配備兩臺15MW發電機,採用垃圾焚燒處理並利用其餘熱發電和供熱。我公司日處理垃圾1000噸,日發電60萬KW/h。焚燒垃圾的餘熱發電和供氣實現了資源綜合利用、實現了垃圾的減容化體積減少70-90%、無害化和資源化;作為一種新能源專案,它有效地節約了煤炭資源,緩解了交通運輸,符合國家的環保政策、產業政策,符合我國環保的發展戰略和發展方向;還補充了河北南網電力缺口,我公司在發電的同時,還為周邊的工業使用者供汽,滿足了公司所在地竇嫗工業區的熱力需求。這樣就使附近的工業使用者拆除了汙染嚴重的小鍋爐,使附近的空氣汙染得到控制和淨化,其社會效益得到了最大的體現,促進了當地經濟發展。在體現自己經濟效益的同時,也大大緩解了石家莊市的垃圾汙染問題。而全國668個大中城市每年因垃圾造成的損失近300億元運輸費、處理費等,而將其綜合利用卻能創造2500億元以上的效益。以城鎮人口2.6億、每人每年產生440公斤垃圾計算,產生垃圾量為1.14億噸,可以使100萬人口的城市覆蓋1米。但另一方面,如果將其全部利用,則相當於1340萬噸石油的能量。到2020年中國將新增垃圾發電裝機容量330萬千瓦左右,按每千瓦4500元的裝置造價計算,中國垃圾發電市場容量為149億元人民幣。垃圾焚燒發電廠的服務期限一般為25年左右,這意味著它的穩定收益期將長達25年。再者,《京都議定書》生效後,各國正在積極採取措施,控制汙染物的排放,以履行該議定書所規定的每國溫室氣體的減排義務。這必將給以垃圾發電為代表的清潔能源產業無限的商機。

垃圾發電符合國家所提倡的以解決危害群眾健康和影響可持續發展的環境問題為重點,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優化產業結構,發展迴圈經濟,推廣清潔生產,節約能源資源,依法淘汰落後工藝技術和生產能力,從源頭上控制環境汙染的環境治理保護方針,體現了人與自然相和諧的環保宗旨。

我相信,垃圾發電會在新時期我國環境保護中起到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也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的真實體現。尤其是在世界金融危機的今天,地方政府加大垃圾發電投資,也是拉動內需、促進經濟增長的重要手段。

電力環保有關論文範文二:淺談配電網節能降耗

【摘要】文章分析了配電網路降低有功損耗的各種技術措施和管理手段。結合東莞城市經濟發展與城市建設的現狀,總結了當前配網進行節能改造所面臨的一些客觀困難,由此提出了一些相關建議。

【關鍵詞】東莞;配電網;節能與降耗

我國“十一五”規劃明確提出了節能減排的任務和目標,電網公司做為電能等資源綜合配置、運營和管理的主要企業,既承擔服務社會,保證安全、可靠、優質供電的責任,又是執行國家節能政策任務的關鍵部門。電力系統本身是一個能耗大戶,而城市配電網更是電力系統能量損耗的主體部分,實現配電網的節能降耗對供電企業提高經濟效益,實現目標利潤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由於負荷增長速度快而配電網建設投資滯後,配電網在節能降耗方面有著很大的挖掘潛力。通過配網節能降耗工程惠及千家萬戶,優質服務於社會也是供電局期望和追求的目標。

一、降低損耗的技術措施

1.合理調整執行電壓。通過調整變壓器分接頭、在母線上投切電力電容器等手段,在保證電壓質量的基礎上適度地調整執行電壓。因為有功損耗與電壓的平方成正比關係,所以合理調整執行電壓可以達到降損節電效果。

2.合理使用變壓器。配電變壓器的損耗是配電網損耗的主要組成部分。因此,降低配電變壓器的損耗對於降低整個配電網的損耗效果非常明顯。方法主要有:使用低損耗的新型變壓器、合理配置配電變壓器容量等。

3.平衡三相負荷。如果三相負荷不平衡,會增加線路、配電變壓器的損耗。

4.合理裝設無功補償裝置,優化電網無功分配,提高功率因數。

5.合理選擇導線截面。線路的能量損耗同電阻成正比,增大導線截面可以減少能量損耗。

6.加強線路維護,防止洩漏電。主要是定期巡查線路,及時發現、處理線路洩漏和接頭過熱事故,可以減少因接頭電阻過大而引起的損失,及時更換不合格的絕緣子,對電力線路沿線的樹木經常修剪樹枝,還應定期清掃變壓器、斷路器及絕緣瓷件等。

7.合理安排檢修,提高檢修質量。電力網按正常執行方式執行時,一般是既安全又經濟,當裝置檢修時,正常執行方式遭到破壞,使線損增加。因此,裝置檢修要做到有計劃,要提高檢修質量,減少臨時檢修,縮短檢修時間,推廣帶電檢修。

8.推廣應用新技術、新裝置、新材料、新工藝,降低電能損耗。

9.調整負荷曲線,避免大容量裝置在負荷高峰用電,移峰填谷, 提高日負荷率。

二、降低損耗的管理手段

1.加強計量管理,做好抄、核、收工作。

2.實行線損目標管理。供電公司對下屬管理部門實行線損目標管理責任制,簽訂責任書,開展分所、分壓、分線考核,並納入內部經濟責任制,從而調動職工的工作積極性。

3.定期召開用電形勢、線損分析會,開展線損理論計算。

4.定期對饋線電流平衡情況、三相負荷不平衡情況進行檢查和調整。

三、當前城市配電網節能改造的難點

1.負荷密度大,發展速度過快。以東莞長安鎮為例。長安面積為83.4km2,2007年最大負荷達到93.8萬KW,從節能降耗的角度來看,這種大密度用電負荷需要更多的變電站布點、更多的出線間隔、更多的線路電纜走廊。但受土地資源約束和城鎮規劃的侷限,目前要進一步增加變電站布點、出線間隔和走廊難度極大。這在一定程度上也與負荷超常規發展以至超出城市規劃的承受極限有重要的關係。如何解決配電網的空間需求是目前最為頭痛的難題。

2.居民使用者對電力設施的牴觸情緒。電力設施的電磁輻射是一個眾說紛紜的問題,目前尚無明確結論,但是廣大居民使用者因三人成虎的從眾心理,對電磁輻射問題存在強烈的恐懼感;加之配電裝置的噪音汙染、高電壓等原因,居民使用者更是對配電裝置的布點安裝持莫大的牴觸情緒。致使東莞東城市及其鄉鎮中普遍存在“只要電力不要裝置”的現象,供電企業的配網改造和發展阻力極大。

3.節能變壓器生產成本高企。配電變壓器的有功損耗是配電網損耗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國內已經開發出各種節能型的變壓器,主要是顯著降低了變壓器的空載損耗,但因其造價比傳統配電變壓器高出30%~80%,而將健康的高能耗配變更換為節能變壓器的經濟回收期一般達到20年左右。因此,出於經濟成本的考慮,無論是專變使用者還是供電企業,要放棄現在尚能執行的S7、S9系列改用S11、S13等系列的配變的主觀願望基本上是沒有的。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配電變節能降耗改造工作的進度。

4.配變無功補償最佳容量的確定。配變低壓無功動態補償是降低配網有功損耗的有效措施,目前東莞100KVA及以上的公用變壓器均要求進行動態投切無功補償。然而無功補償的分組容量和總容量的確定是一個相對複雜的優化問題,與配變容量、負荷曲線、功率因數等因素密切相關,並涉及到電壓水平問題。目前對所有配變均按30%容量左右來配置補償容量不盡合理,造成部分補償度不足、部分補償容量過剩浪費的情況,且電壓合格率還有提升空間,另外,無功補償如何分組未能結合各配變負荷的實際,造成無功補償效率較低、降損效果遠達不到理論估算值。

5.電力設施被盜現象猖獗。目前東莞電力設施偷盜現象相當猖獗,技術手段也越來越高。從380V到220KV的各電壓等級的裝置都是被盜物件。以380V低壓線路為例,只要拉一條較大截面的電纜,短期內就會被盜。由於我局人手緊缺、工程量大,迫於壓力,只好採用截面較小的電纜來降低被盜的風險,這顯然是既不利於節能,又不足於滿足負荷的需求,實在是無奈之舉。

四、對策和思考

1.加強與政府的溝通和對群眾的宣傳。通過與政府和群眾的溝通,爭取得到市政規劃和廣大群眾的密切配合,讓百姓減少對電力設施的顧慮,增進對電力建設的理解和接受,確保電力建設與配網的順利進行。

2.與變壓器生產企業聯手向政府爭取政策扶持。通過政府稅收、財政補償、節能獎勵等政策的落實,促進節能變壓器廠家生產成本的下降,推動節能變壓器的廣泛應用。

3.加強對配網無功補償的研究。通過和科研院的合作,開展配網無功補償的研究,確定配網無功補償的優化方案與技術細節,以更少的無功補償資金獲得更大的節能效益。

4.與公安部門等聯手,加強防盜工作。通過與公安部門的密切合作,加強防盜巡查和對盜賊的打擊力度。此外,應著手開展反竊電活動,偷電行為越來越巧妙,並向技術型發展。對使用者應裝設防竊電的電能表、電量監視器等。另外,加大打擊偷電的力度,不定時到計量點現場察看,維護供電企業電力市場的正常運營。

五、結語

目前城市配電網節能改造面臨不少難點,因此,需根據不同配網實際情況,選擇適合本地配網降損的綜合方案,以取得更高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高紅英.10kV配電網降損分析[J].電力裝置,2008,3.

[2]韓瑞君,馮晶,王雲梅.降低配電網中線損的技術措施[J].應用能源技術,2002,5.

[3]李啟浪.配電網的節能途徑[J].需求側管理,2008,2.

[4]宋進.配電網電能損耗及降損措施[J].德州學院學報,2005,4.

[5]劉光明.配電網降損增效措施的探討[J].江西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