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教育孩子的散文

  良好的家庭教育其成功是取決於家長的素質和家長的自我教育水平,讓自己真正能成為孩子的好響導,讓孩子用切實的行動去求真,求善,求美。下面小編為你整理了幾篇,希望對你有幫助。

  篇一

  父母與孩子是兩代人,生活在不同的時代,環境不同,所受的教育不同,自然思想就會有差距,家長不能強制孩子接受自己的思想。有一位家長,在教育孩子時說“我過的橋,都比你走的路多。”當然,家長的生活經驗肯定比孩子豐富。但家長應以“三人行,必有我師。”的心態去和孩子談。家長可以對孩子談談自己的思想,談生活的經驗和感受。孩子能接受多少是多少,絕不能強制孩子接受。

  舉個例子,比如家長是位作家,你就不能以你的淫威要孩子也要成為作家。這並不是說,你的學識一點都不可取。你可以對孩子談談你對人生的認識和感悟,建議他讀一些有助於身心健康的好書,還是對孩子有幫助。記得有一次,我和一位朋友聊天他是哲學家,他說,他讓他的女兒讀一些哲學著作。我當時是這樣說地,“你們家裡有大哲學家,也有小哲學家。”我覺得他的做法很可笑,讓八歲的小女孩讀純哲學著作,確實有些為時過早了。還有個例子,有位彈琵琶的老師,覺得彈琵琶使他受益匪淺,他就強制自己的孩子學彈琵琶,孩子學了一段時間不願學了,她以家長的淫威壓制孩子,結果孩子砸了琵琶,離家出走的結果。我喜好文學,經常讀一些文學作品。我經常把讀到的好書推薦給女兒,她也讀了一些,經常問我最近讀了什麼好書。我經常和女兒談對一本書的理解和收穫,覺得對女兒的幫助挺大的。

  篇二

  有好多家長,孩子不好好學習或做錯事時,就對孩子訴苦抱怨,這種做法是不正確,是完全錯誤的。有一家長,因孩子學習不好,教育孩子說,我辛辛苦苦的努力工作,省吃儉用就是為了你,可你不好好學習,你對的起我嗎?我是那麼愛你,總是把好吃的,留給你,給你買漂亮的衣服,我卻捨不得給自己買一件衣服,你這樣做,你有良心嗎?誠然,你這樣對孩子說了,你心裡舒服了。可你知道不,你給孩子簡單,單純的心靈增加了多麼沉重的負擔,對孩子的身心健康百害而無一益。你養育孩子,是你應盡的責任和義務,就像他以後要贍養你是他的應盡的責任和義務,這是天理人倫,是應該的。

  孩子學習不好,家長要和孩子好好溝通,找出影響孩子學習的原因,對症下藥,才能有好的收效。我的女兒,在小學三年級的時候,有一段時間,數學成績逐步下降,我及時和女兒談心,瞭解到女兒對數學老師有膽怯心理,課堂聽不懂不明白的也就不敢提問而導致學習退步。我找數學老師談了女兒的情況,老師非常重視,他和女兒談了心。從那天起,女兒愛上數學課了,成績也慢慢提升了。

  孩子做錯事,家長不能東拉西扯,陳芝麻亂套子的扯一大攤孩子的不是,更不能冷嘲熱諷的傷害孩子跟你的感情。家長要以事論事的提出批評,讓孩子認識到錯誤,並改正錯誤,已達到教育和幫助孩子目地。

  篇三

  家長要為孩子把的關很多,我在這裡只舉幾個例子,如;交友,儀表,學習,習慣,處事關等。

  就拿學生的儀表關來說,學生穿衣,就要整潔,樸素大方。有些家長喜歡給孩子買名牌衣服,當然,你花你的錢按你的想法打扮孩子,我無可厚非,但勢必會有三個不好的結果:1助長不正的攀比之風;2助長了孩子的虛榮心;3使孩子越來越自私。這三個不好的結果你卻不能掉以輕心。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家長一定要為孩子把好關。有一次,女兒早晨起床晚了,遲到是不可避免的了,她說“爸爸,你能不能幫我編個遲到的理由,就說我生病了,晚去一會兒,我可不想被罰站,讓同學笑話。”我說“遲到了,就要實事求是的去面對,去承擔責任。”從那以後,她特別用心,再也沒有遲到過。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就像一棵小樹苗一樣,會生出許多不利於生長的枝枝葉葉,大人就要替孩子把好各種關口,剪去那些不利於身心健康的多餘枝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