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保險的論文免費

  作為我國社會保障體系的重要組成,醫療保險已經成國民生活的一大保障。下文是小編為大家蒐集整理的關於下載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下載篇1

  試談電力企業醫療保險管理

  摘要: 本文介紹了現階段電力企業醫療保險管理的概況,針對這些情況提出一些建議,力求改進電力企業醫療保險管理水平,為廣大電力企業職工醫療提供更好的服務。

  關鍵詞: 電力企業;醫療保險;管理

  0 引言

  醫療保險是社會五大保險中涉及面最廣、影響最大、最受關注的一項。建立健全醫療保險制度,能夠為員工提供更實惠、更方便的醫療服務,使職工身體的健康得到保障,能夠安心工作,免除其後顧之憂,是保障勞動者合法權益、使企業穩定發展、國家長治久安和社會進步的重要舉措。現階段,以電力企業為代表性的企業醫療保險管理難度越來越大,加上管理方法落後、醫療監督力量匱乏等原因,醫療保險基金面臨的壓力越來越大,給醫療保險管理帶來挑戰。

  1 電力企業醫療保險管理現狀

  1.1 管理難度大

  電力企業由於企業規模較大、下屬單位多、工種複雜、職工參保人數眾多等原因,醫療保險涉及面廣,管理難度較大。電力企業由於缺乏科學的人員甄選機制,在員工的選擇和任用上經常有論資排輩的情況,年輕人進入電力企業的機會較少,在人口老齡化的今天,這樣的做法更進一步加大了電力企業員工的老員工比例,而老員工是醫療保險的“消費大戶”,這就加劇了醫療保險的負擔,給醫療保險管理工作帶來困難。另外職工醫療報銷程式較為繁瑣,需要經過層層審批,環節越多,就越難管理。

  1.2 醫療保險管理體系落後

  電力企業醫療保險管理髮展速度緩慢,落後於醫療服務事業的發展速度,隨著醫療條件的不斷改善、醫療技術的不斷進步以及醫藥品種的不斷更新,《基本醫療保險的藥品目錄》中的藥品很多都已經停產,非常多的醫療專案都不在保險範圍內,需要患病職工自掏腰包,或即使在保險範圍內但職工除了賬戶以內以及按比例報銷之外的大病費用,都不能全額報銷,自費比例相當高,沒有發揮出醫保應有的優越性,究其原因就是醫療保險管理體系不健全造成的。

  1.3 監管不力

  由於如今企業的醫療保險只有基本醫療保險,保險金數額小,保險範圍狹窄,只能滿足職工最基本的醫療需求,在實際醫療中作用有限。在醫療保險管理中監管十分有限,個別醫保定點單位為了自身利益,允許甚至鼓勵他人用醫保卡進行違規消費,在醫保合作的醫院或藥店可直接使用醫保卡來購買保健品、化妝品等。

  改制前電力企業有自己的醫院,行政上從屬於企業,企業員工就醫過程中醫院嚴格按照醫療程式進行治療,醫療費用合理,一般檢查與治療的費用都在醫保範圍內,企業和員工均無壓力。改制後電力企業醫院從企業分離出來,歸地方管轄,醫院以盈利為第一目標,重視的是利潤的最大化,導致不必要的檢查、不按《基本醫療保險的藥品目錄》用藥等等情況增加了醫療的成本,再加上沒有一個合理的監督機制,導致企業員工在就醫過程中醫院不合理收費現象比比皆是。對醫保患者來說即使有醫療保險仍然要花費很多冤枉錢,這些增加的成本都需要企業和員工個人的承擔,使得醫療保險的實際作用大打折扣。

  1.4 參保思想觀念落後

  電力企業作為大型國有企業,經歷了由醫療費用全額報銷到由國家、企業、個人三方合理承擔費用的改革過程。企業和職工對醫療保險瞭解程度不夠,企業出於自身財政狀況的考慮,有拖欠甚至漏繳醫療保險的情況。而職工有的則認為自身身體素質好,甚至未曾患過大病,從工資裡面扣除的資金很難用上,所以參保積極性不高。而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企業參保職工對醫療保險的需求和待遇要求越來越高,這種高期望值與社保的整體發展水平緩慢以及醫療保險管理水平滯後相矛盾,易引起職工對醫療保險的失望。

  2 電力企業醫療保險管理措施

  2.1 在各個環節提高監管力度

  首先對於有漏繳或拖欠醫療保險的企業要進行醫療保險重要性的申明,企業為員工繳納醫療保險是企業應盡的義務,並帶有強制性,管理部門可採取一定的措施,如拖欠要加收滯納金等。要加強對參保人員醫療保險知識的普及,使參保人員瞭解醫保政策,明確權利,正確認識和使用個人醫療帳戶,同時做好醫療保健和常見病防治知識的普及工作,努力提高自身抗病能力,儘量減少醫療行為。對於不履行醫療保險合同的定點醫院或藥店,電力企業社保管理單位要向上級主管部門彙報情況,對違法、違紀的合作單位進行懲治、終止合作等。應當成立監督委員會,對醫療保險資金使用情況進行監督和審計工作,杜絕違法亂紀現象發生,並對醫療保險資金的使用起到決策作用。

  2.2 完善補充醫療保險機制

  鑑於當前醫療保險僅限於基本醫療保險、無法滿足廣大職工醫療需求的情況,電力企業可建立企業補充醫療保險,企業補充醫療保險基金分為健康保障計劃金、住院補助金、門診特病補助金和一次性補助金。電力企業作為大型國企,一般規模較大,經濟實力較強,有能力也有責任建立這一保險機制,為企業員工和國家盡一份力。補充醫療保險是在企業職工基本醫療保險支付限額以外須由職工自費的醫療費用進行補貼的保險機制,補充醫保的實行可大大減輕員工個人除享受基本醫療保險以外的福利外,還可解決患大病、重病等的醫療負擔過重問題,解決職工醫療的後顧之憂,增進職工對企業的感情,促進企業的和諧穩定。

  電力企業的補充醫療保險的建立應根據當地經濟發展和企業實際經濟能力,還應當與基本醫療保險銜接,要做好充分的調研和考察,建立有針對性的補充醫療保險制度。電力企業內部要建立專門的補充醫療保險管理機構,從企業財務中完全分離出來,做到專款專用。另外還要做好監督管理工作,對於員工的補充醫療費用要體現合理負擔原則,杜絕不合理費用的支出,使有限的費用得到更為合理的利用,另外一定要做好員工思想道德教育,使其充分認識到這一保險體系於企業於個人的利害關係,只有人的思想道德素質提高了,才能從使補充醫療保險體系得到真正意義上的完善。

  2.3 鼓勵員工參加商業醫療保險

  近年受醫療制度改革的影響,醫療保險個人繳費的比例有所增加,增大了企業員工的經濟負擔。而且隨著人口老齡化程序,基本醫療保險金的支出呈上升趨勢,隨之而來的是我國醫療保險基金總量在逐年下降。在這種情況下,國家鼓勵企業員工參加商業醫療保險,以減輕國家、企業和個人的負擔。商業醫療保險是由保險公司經營的、贏利性的醫療保險。消費者依一定數額交納保險金,遇到重大疾病時,可以從保險公司獲得一定數額的醫療費用。商業醫療保險的體系比較規範,其對基本醫療保險是一個有力的補充。

  3 結束語

  電力企業醫療保險管理中存在著各種問題,這些問題影響了醫療保險作用的充分發揮,所以必須要加強醫療保險管理,只有醫、患、保三方形成協商共管,良性互動的雙贏監督管理執行機制,才能不斷提高醫療保險管理服務的能力和水平。要與時俱進,不斷完善,努力建立一個由基本醫療保險、用人單位補充保險、商業醫療保險三者共同支撐的多層次的醫療保險管理體系,對職工的身體健康、企業和社會的穩定具有重大意義。

  參考文獻:

  [1]周志巨集.對大型有國煤炭企業醫療保險的探討[J].華章,201222.

  [2]謝桂英.電力企業醫療保險管理初探[J].現代商業,201236.

  [3]黃榕.淺談電力企業醫療保險基金管理的難點[J].經營管理者,201024.

  [4]趙麗.電力企業補充醫療保險制度的改革[J].企業導報,201012.

  [5]武曉龍.電力企業補充醫療保險管理資訊系統設計及應用[J].新疆電力技術,20191.

  下載篇2

  淺談醫療保險事業局管理創新

  摘 要:本文將針對此問題展開具體討論,首先簡要介紹了人力資源管理理論的相關內容,然後分析了醫療保險事業局人力資源管理創新的現狀及存在問題,最後有針對性提出了人力資源管理創新對策。

  關鍵詞:醫療保險事業局;人力資源;管理創新

  醫療保險事業局承辦地區醫療保險參保登記,按照相關的法規規定收支、管理和運營地區的醫療保險基金,同時肩負著基金的保值增值責任,承擔著地區的醫療保險社會化管理服務工作。事業局人力資源管理上也比較複雜,如何做好醫療保險事業局人力資源管理工作是關乎民生的大事,將直接影響事業局的服務質量和未來的健康發展。

  1 人力資源管理理論

  20世紀初管理學才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出現,該時期的管理理論我們稱之為古典管理理論,美國Frederick Winslow Taylor是這一理論的代表人物,被稱為“管理學之父”,他的著作《The Principles of Scientific Management》中將管理職能獨立了出來由專職人員承擔這一工作。這種分離使得職工分工更加明確,專人專事,使得工作效率大大提高,這樣更加有利於人力資源的有效管理和資源更加合理的優化配置,同時,還有利於協調企業或部門內部人員的關係,為人力資源管理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

  古典管理理論和現代管理理論是以“二戰”為時間間隔劃分的,各專家學者對現代人力資源管理理論觀點不盡相同。其中以梅奧為代表的學者提出了人際關係理論,他們通過霍桑試驗的研究成果,將人事管理直接轉變成了人力資源管理;馬斯洛提出了需求理論,要求管理要根據員工的實際不同需求給予適當的激勵;赫茨伯格提出了激勵理論,他將員工的需求細化為保守因素和激勵因素兩部分,以此作為研究主線和基礎,對員工激勵理論進行了研究,以求更大限度的調動員工的積極性;20世紀後期形成的人本管理理論包含系統工程和運籌學,對人力資源的管理也從定性轉向了定量分析,近代管理理論的核心內容是將人力資源管理從對事的管理轉變為對人的管理。通過以上內容我們可以對現代人力資源管理做一個系統概括,其內涵是對組織內的所有人力資源的獲取、維護及發展的全過程進行的管理活動;其內容指前期的規劃、教育、培訓,還指人力資源形成過程管理;其管理方式常見的有預測、監督、評估等。

  2 醫療保險事業局人力資源管理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2.1 理論研究與現實發展脫節

  我國現代經濟發展時間短,而且經濟發展迅速,相關的理論研究明顯落後,相比於發達國家比較落後,相關的研究多停留在表面上,沒有實質性的進展,對於醫療保險事業局人力資源管理方面的創新理論研究更是比較少見。

  西方國家在20世紀初期就對人力中心的管理相關理論進行了深入研究,而中國是從經濟轉型時期才開始將人力資源管理中心由事轉移到人。目前主要的人力資源管理理論都是在借鑑西方國家理論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還沒有形成中國特有的適合我國經濟發展的比較成熟的人力資源管理理論體系。這就使得我國人力資源管理理論相對落後,沒有跟上企業發展的步伐。

  2.2 醫療保險事業局內部缺乏凝聚力

  醫療保險事業局作為國家事業單位,沒有私營企業那樣激烈的競爭,這就會造成事業局內部管理鬆懈,缺乏凝集力和競爭力,單位職工缺乏統一的個人價值觀和國家價值觀,導致人心不齊,從上級管理者到下級普通職員,不能形成單位統一的整體凝聚力。

  2.3 醫療保險事業局人力資源管理者素質有待提高

  從目前的情況看,醫療保險事業局人力資源管理者年齡偏大,平均年齡在四十三歲以上,這勢必造成管理者缺乏創新能力,無論是接受新事物還是轉變管理理念都比較困難,難以摒棄多年來形成的陳舊管理思想,使得人力資源管理缺乏創新。另一方面,根據相關調查顯示,單位中高階職稱以上的職工已經佔到了一半以上,而這些人的學歷七成以上都屬於非正規學歷,多數是通過短期培訓或在職進修取得的學歷。從以上兩個方面,我們不難看出醫療保險事業局人力資源管理者思想陳舊,綜合素質相對較低,這給人力資源管理的創新必然產生較大的負面影響。

  3 醫療保險事業局人力資源管理創新的對策

  3.1 加大對相關理論研究的投入

  無論是在企業還是像醫療保險事業局這樣的事業單位,人力資源管理都需要不斷創新,企業中沒有創新就沒有發展,沒有競爭力,事業單位沒有創新就沒有生命力,就不能在發展變化的時代發揮它應有的功用。而人力資源管理創新首先要從理論研究著手,這就要求加大對相關理論的研究投入,才有望取得更大的突破。人力資源投入還包括花費在人力保健、教育、培訓等方面的投資所形成的資本,這些資本是後天通過耗費一定量的稀缺資源形成的,當然這也是回報率較高的一種投資。應從實踐中總結經驗,結合當前單位發展需求,創新和完善醫療保險事業局人力資源管理體系。

  3.2 形成單位獨有的文化內涵

  獨有的文化是一個單位發展成熟的標誌,可以增強單位的凝聚力。作為中國的事業單位,文化發展當然要根據我國的文化基礎而發展,不能一味的借鑑西方國家。首先,要讓職工感到自己是單位的主人,具備個體獨立性的同時要有責任感,讓員工明白單位的長遠發展與自身價值的實現是密不可分的。其次就是單位要給職工創造的只有發展的空間,應致力於創造一個激勵型的、充滿創新氣氛的開放環境,提倡挑戰性思維,增強單位職工的競爭能力,這樣的良性迴圈必然使得單位向著健康穩定的方向發展。

  3.3 創新高層管理者的培養模式

  管理人員的個人素質直接關係到他們的決策能力、管理能力以及創新能力。首先,作為國家事業單位的管理者必須提高政治思想素質,正確處理國家、單位和個人三者之間的關係,嚴於律己,清正廉潔。其次,提高管理者的管理領導能力,可以通過正規學習途徑,系統全面的學習管理知識,接觸前沿的科學,從中發現本單位存在的問題,從而根據具體情況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最後,培養管理者的創新能力,可以根據本單位的實際在管理方法、單位文化等方面進行創新研究。

  4 結束語

  醫療保險事業局人力資源管理創新從整體來講要從兩個方面努力,一是要緊跟時代變化,跟上國家發展的步伐,結合本單位實際隨機應變,不能固守陳規,要因時因地做出適當的調整;另一方面要從單位內部形成創新體系,上至高層管理者,下至普通職工都要有新思想,有除舊迎新的觀念,這樣,人力資源的管理也就比較容易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