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墨守成規議論文作文怎麼寫

  我們都說,發展離不開繼承,但更離不開創新。我們要敢於創新,不要墨守成規。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不要墨守成規議論文,希望可以幫到大家!

  不要墨守成規議論文:不想墨守成規

  剛上初中,政治老師就教導我們:萬事都是有規則的,在這個社會中生存,就要遵守規則......可是,真的有那麼多規則要遵守嗎?只有遵守規則規則,才能成功嗎?

  ——題記

  小學一年級的時候,本人可是“大名鼎鼎”。本人一般不完整的完成家庭作業為此,班主任痛心疾首的對我媽媽說:“這孩子不認真完成作業,到了高年級學習肯定不會好......”總之,老師對我的學習沒有任何信心。也就是說,小時候不遵守寫作業這一規則的人,不會有任何成績。然而,事實恰恰相反。五年級開始,我忽然成了版中學習的佼佼者,經常拿第一不說,還在很多演講比賽中拿到名次。如此看來,有些規則的結果並不是一定的。

  任何人的天性都不是願意死板的守規則,只是在成長的過程中,被大人灌輸了墨守成規的思想,於是變得膽怯,害怕拋開規則去飛,只能昏昏沉沉過一輩子。

  對於這一切,我並不是例外。我是老師心中的好學生,父母心中的乖孩子。所以,我必須遵守所有規則,老老實實按著別人給我鋪好的路走下去。有時,我真的很羨慕那所謂的“差生”。他們可以在週末盡情享受陽光,可以拋開所有規則。而我不可以,甚至連晚回家都會受到責問。我知道,張狂的青春只能在心中想像。我們是青春最好的代言者,應該充滿勇氣,勇往直前的,卻就被這樣,禁錮了翅膀,這樣真的很可悲。

  當然,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我並不是號召大家為所欲為,或是囂張,目中無人。對於法律,道德準則,我們一定要把他們作為我們行為的底線,嚴格遵守。但是,當你對無盡的工作,學習感到疲倦時,何不拋開所謂規則,給自己的心靈放一個假,盡情享受那些你從未真正享受過的陽光,從未經歷過的細雨。此刻,就連呼吸,也一定會倍有新意!

  不要墨守成規議論文:戒墨守成規

  我們都說,發展離不開繼承,但更離不開創新。而有的人,一面大張旗鼓的高揚“創新引領社會”的旗幟,一面卻因循守舊,不肯改進。最終,因墨守成規而止步不前。

  藍丘,《三傻大鬧寶萊塢》裡的“外星人”,不同於常人。室內沒水,他可以不顧旁人的眼光,到任何有水的地方進行洗漱;而對固執己見的校長,他用各類方式“改變”著他;他可以在沒有任何醫療裝置的情況下為產婦接生;他向法罕和拉加那古板、不變通的家長制發出挑戰,出人意料,獲得了成功。總之,在他身上,看不見一個循規蹈矩的青年形象,卻又不得不說他做的是如此出色,說他是天才一點也不過分。而他,只用行動告訴所有人:勇於創新,敢於突破常規,就會有意想不到的驚喜。

  魯迅曾在《電的利弊》中這樣寫道“外國人用火藥製造子彈禦敵,中國卻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國人用羅盤針航海,中國卻用它看風水……”這一切,都源於思想禁錮。直至1911年,中山先生領導了辛亥革命,才扭轉乾坤。他直擊時弊,深邃的雙眼中透出革新的堅定。他深知“守成則安靜無為”,一成不變的繼承將會被這浩浩蕩蕩的社會淘汰,與其被淘汰,還不如自我創新。因此,他開拓創新,終於翻開了偉大名族發展的新篇章。就如小平同志所說“掌握新技術,要善於學習,更要善於創新”。他史無前例的“一國兩制”方針,解決了香港、澳門的歷史問題。在他的指引下大力推行改革開放,於是,南方那塊迷人的土地上神奇般崛起了座座新城。他用實踐證明:一個名族的創新能力有多強,他在世界名族之林的位置就有多高。

  事實證明,他們的革故鼎新是正確的。世間哪有什麼亙古不變的事物,所有的一切都可以“更新換代”,重點在於突破、創新。

  被列寧稱為“俄國革命鏡子”的托爾斯泰。在他一生中的二百多部作品將俄國批判現實主義文學推向了頂峰。殊不知,他生在豪門貴族。試想,如果他一直在上流社會與各類名媛打情罵俏,同花花公子們爭權奪勢,被一家人包辦了一切。那底層的窮苦人民又怎能同他擦出心靈的火花?他又怎能寫出19世紀俄國上流社會的腐敗以及道德淪喪的傳世作品。試問,如果他墨守成規,還會有今天的偉大鉅著?受到後人的無比敬仰嗎?

  ……他們,雖然出生不同,境遇不同,但他們都打破常規做事,做有用之事。

  其實,想成為有用之人,原則沒那麼重要。我深知發展離不開繼承,但一昧的墨守成規,我將它視為無奈堅守下的蒼白、無言。

  回顧歷史,哪一次重大改革不是“另類”的興起。而今美好的一切,無一不是創新的傑作。

  展望未來,人類前進的步伐也將帶著種種“另類”的觀念,去拓荒,邁向不斷突破、創新發展的時代。

  不要墨守成規議論文:墨守成規

  從前,有一群鮭魚,他們出生在北美洲中高緯山區的一條小河裡。那兒山高雲淡,天藍水碧。等他們長大了,整個家族便一起順流而下,進入大海,攝食生長。

  轉眼,到了繁殖期,披上婚禮的盛裝的鮭魚們,便按照習性往回遊,要回到出生地產子。他們回去必須經過一道氣勢雄偉的瀑布,貪吃狡詐的棕熊知道他們會在這時回來。由於鮭魚進入大海時是順流而下,速度很快,棕熊得不了手,所以可惡的棕熊非常珍惜這一年一次的難得的機會,會早早的在那兒“恭候”鮭魚的到來。

  有人說棕熊笨,其實他們聰明得很。他們在捉鮭魚時從不亂選位子,他們會等在瀑布的上游。鮭魚們長途遊弋,終於游到瀑布底下,途中有些鮭魚因體力耗盡死去了。鮭魚們稍作休整便一齊拼盡力氣沿著瀑布往上衝,到瀑布上游時已是筋疲力盡,可惡的棕熊正虎視眈眈的等著……鮭魚一見棕熊,一邊拼命往前遊,一邊驚恐地叫著,一條條鮭魚落入棕熊的魔爪,棕熊吃得心滿意足,哈哈大笑。

  逃生的鮭魚們回到出生地產下孩子,撫養孩子,又走了。一年又過去了,這年恰巧遇上山洪泛濫,他們游到瀑布下,實在無法衝上去。雌魚們只好唉聲嘆氣地在下游產子,撫養孩子,孩子們也都健康平安。

  第三年,鮭魚們又來了,來當棕熊的美味。第四年,第五年,依然如此。

  鮭魚因為不能打破在出生地產子的習慣,才會自找煩惱與困境,他們以身涉險,卻不知改變,只能深陷其中,無法自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