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感恩教育散文

  感恩教育是一種情感教育,它可以激勵人們奮發向上、塑造完美人格、完善人的生命。本文是感恩教育散文,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感恩教育散文:懷著一顆感恩的心

  感恩,是個充滿溫暖的字眼。每一個人都感恩過和被感恩過,都感受過感恩和被感恩時所得到的快樂。

  在這個世界上,給我最多的愛的人,莫過於我的父母了。從我呱呱墜地起,父母就承擔起了養育我的責任。爸爸曾因為我的一個誤診而掉過眼淚;媽媽曾為了矯正我的牙齒每週六帶我往返於離家一百多公里的市醫院,風雨無阻一年多;他們為了我放棄安穩優厚的待遇來到上海打拼……這一切的一切,都是為了讓我在良好的環境中茁壯成長。


  父母對兒女的愛是無私的、不計回報的;父母對我們的養育,都是盡心盡力、不惜任何代價的。可我們有時卻為了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與父母爭吵,給他們臉色看,真的是太不懂事,太不應該了。其實,父母不求子女在物質上給予他們多大的滿足,只要在父母下班時遞上一杯熱水;在父母生日時送上一聲祝福;在父母勞累時幫他們捶捶背……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也足能體現出我們對父母深深的愛,從他們滿足的笑容裡我體會到給予的快樂。 我們不僅僅只對父母感恩,對我們身邊的同學、老師、親人、朋友和許許多多幫助過我們的好心人也要懷著一顆感恩的心。美國總統羅斯福家裡被盜後,丟失了許多重要的東西,但他仍感謝上帝:“因為第一,賊偷去的是我的東西,而沒有傷害我的生命;第二,賊只偷去我部分東西,而不是全部;第三,最值得慶幸的是,做賊的是他,而不是我。”也許自己是不幸的,但我們仍應該用一顆感恩的心去感激他人,這樣,你就會發現,事事感恩,會活得更快樂。

  常懷感恩之心,我們便能夠生活在一個感恩的世界,正如一首詩中所說:感激撫養你的人,因為他們使你不斷成長;感激關懷你的人,因為他們給你溫暖;感激教育你的人,因為他們開化你的矇昧;感激傷害你的人,因為他磨鍊了你的心志;感激欺騙你的人,因為他增進了你的智慧;感激藐視你的人,因為他覺醒了你的自尊……

  感恩教育散文:感恩教育

  感恩教育是培養傳承中華民族優秀道德傳統的基本要求。感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中國曆來就有“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投之以桃,報之以李”的感恩思想,魯迅先生則要求人民要“感謝命運,感謝人民,感謝思想,感謝一切我要感謝的人”。加強感恩教育就是要培養健康的學生,讓他們繼承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做品德高尚的人。

  感恩教育是培養健康心理的基本要求。感恩之心是一個人幸福的源泉,一個心存感激的人,往往就是最快樂的人。在感恩的氛圍中,人們面對很多事情都可以平心靜氣;在感恩的環境裡,人們可以認真、務實地從最細小的事情從容做起;在感恩的空氣中,人們自發地真正做到嚴於律已寬以待人;在感恩的氣氛中,我們將不會感到自己的孤獨……加強感恩教育就是要培養學生,讓他們擁有一顆陽光的心靈、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感恩社會、感恩父母、感恩老師和同學,從而與人與社會和諧相處。

  首先,要循循善誘,引導大學生學會感知他人對自己的幫助。巴爾扎克說:“驕傲的人,很少感恩,因為他永遠不會認為自己已得到他應得的一切”。處於成長階段的大學生,尤其是部分獨生子女身上存在的自我中心意識,使他們很容易形成“成皆由我,敗皆由人”的思維習慣,總是過高地估計自己的努力,而看不到別人的付出。因此,要有意識地逐步引導大學生用辯證的方法多角度地分析問題,在看到自己努力的同時,也要看到他人對自己的幫助,養成謙虛進取的心態,由此知道感恩、學會感恩。

  其次,要培養大學生的權責意識。如盧梭所言“當舒適地享受一旦成為習慣,便使人幾乎感覺不到樂趣”。當外來的幫助和關懷成為習慣時,人便容易變得漠然。在日常生活中,師長們更多的只是履行了自己的“責”,而沒有意識到自己在師生關係、長幼關係中理應享有的“權”,亦即忽略了孩子的責任和義務。由此,孩子因沒有付出的體驗,久而久之,老師、父母的付出在孩子眼裡就會變得理所當然了。長此以往,又何談對師長的體諒和感恩呢?因此,要培養孩子正確的權責觀。師長在付出努力的同時,要有意識地讓大學生看到和感覺到,讓他們理解師長的艱辛與付出,進而要求他們也要盡相應的責任和義務,逐步讓他們在享受擁有的同時懂得回報,養成感恩的心態和習慣。

  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感恩教育,提高實效性。要使感恩意識成為大學生的一種思維習慣,成為他們的品德中的組成部分,無疑是要經過長時間的引導和薰陶,找到正確的學校途徑。

  感恩教育心得體會,要充分發揮政治理論課的主渠道、主陣地、主課堂作用。思想政治理論課是大學生的必修課,是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重要途徑,體現了社會主義大學的本質要求。在課堂教學中,既要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又要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用身邊的例項教育學生,要觸及學生的靈魂。要防止感恩教育平淡化、平凡化以及過分理論化,收不到實際效果。

  其次,要充分發揮教師的言傳身教作用。俄國著名教育家烏申斯基說過,“教師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的一切。”思想政治教育尤其如此。教師的模範榜樣作用早已為人們所共識,要引導大學生學會感恩,教師本身就必須是一個懂得感恩的人。感恩教育心得體會,感謝學生的配合和幫忙、感謝父母的養育之恩、感謝鄰里的互助和照顧……學生從老師日常生活的點滴言行中,最能夠學會知恩和感恩。

  感恩教育散文:如此教育,教育如此

  我家孩子今天晚上爆料道:“我們老師又讓我們作弊了。”

  我吃驚追問:“怎麼回事?”

  “老師這次讓我們把作文的第一個字用筆再重複一邊。”他幽幽怨怨道。

  “還真邪門了?死老師!”我在心中咒咒著,“難道不作弊就不能參加考試嗎?”

  “這些平時不努力的老師估計是想在改卷的時候特殊照顧下他們這些第一個用筆重過的卷子的。”我不是不明白他們這樣做的原因。

  我家孩子今天參加升學考試回來的唯一收穫就是這。而且我想這一切肯定還會印象深刻下去。

  我趁機糾正他:“平時努力了就會有好成績的,不能做哪些不勞而獲的事情。你們那樣做等於幫助了想不勞而獲的人,那是不對的。”

  聽之後後他好像若有所思,因此就作高興狀的手舞足蹈道:“幸虧今天參加完考試我不用再進這學校了,要不我都要成為不誠信的人了。”

  嗨嗨,我剛才都不想把問題上綱上線,都不敢用大口氣。他竟然還會用不誠信這個大詞。估計他也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了。

 

  也是的,他都已經經歷了一次了。也就在一個月前。好像是幾個學校聯考吧。回來後他在替學校擔心。擔心他們學校會出醜。

  事實上他們學校就是出醜了。

  在考試中他們老師讓他們在試卷下方做一個圓點記號。結果被來自別的學校的監考老師發現了,而且還報告到了上一級主管部門。

  之後也沒聽他囉嗦後來的結果。

  結果呢,我是今天上午才聽到的,是聽其他學校的一名監考老師說的:“那次考試可費事了,當主任得之後情況後只好把所有卷子都拿到印刷廠把所有的下方都裁掉了。”

  旁邊的一同事也接道:“就是的,一朋友的小孩才剛上一年級回來就打報告說老師讓他們考試的時候不要老老實實坐那裡不動,要東瞧瞧西望望,氣的朋友都想去學校找那老師。”

  按這樣的教導的話,我家孩子也這樣從一年級算起的話,那估計還不只是他告訴我的這兩次,還真不知道經歷過了多少次。

  還有一朋友的孩子班一次考試,下午的的考試,結果上午發了,發現錯誤時又都收上去了,結果老師們就儲存了一份飯後加班加點地給學生將,結果都考100分全優,最後他們也知理虧,通知書上不敢都寫優。

  世事我曾努力,成敗不必在我。我一直這樣覺得,努力就行了。作為老師,那樣的作弊話我我一輩子都說不出口,但是這並不能影響和改變我們班裡的幾個聰明女孩,他們也會考試抄襲。

  不管怎樣,是什麼原因導致老師學生這樣做,外部的還是內部的。

  真得好好想想。


看過感恩教育的散文的人還:

1.感恩教育散文

2.關於感恩學校的散文

3.描寫感恩的散文

4.關於教育的優美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