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約一張紙手抄報

  我們生活中離不開水,但是我們也離不開紙張,你知道怎麼製作一份節約紙張的手抄報嗎?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了,供大家閱讀和參考。

  圖片欣賞

  圖片1

  圖片2

  圖片3

  圖片4

  資料1

  1:奮不顧身的精神,能克服任何障礙,能在世界上創造任何奇蹟。

  2:秉公辦事,執法如山。

  3:在成功的路上,我們只有不懶惰,不膽怯,腳踏實地的,勤奮不輟,才能取得輝煌的成果。

  4:聰明的資質、內在的幹勁、勤奮的工作態度和堅韌不拔的精神,這些都是科學研究成功所需的其他條件。

  5:資源是有限的,節約下來能發揮無限的價值;能源是定量的,節省下來能發揮無窮的功效;節約一滴水,節省一粒糧,從一點一滴做起,世界勤儉日,發揚美德,勤儉節約!

  6:如果你很有天賦,勤勉會使天賦更加完善;如果你的才能平平,勤勉會補足缺陷。

  7:世人都怕辛苦,界線劃分清楚,勤需量力而行,儉要會花才成,日積月累成就,富足美滿人生。世界勤儉日,勤儉節約成就富足人生。

  資料2

  我知道自己在高中時化學和數學都學得很差:我感覺這兩門課都很枯燥和複雜。但是英語也沒能考個好些的分數,就讓我很是失望,因為我喜歡這門課。我本想把英語學得出色一些,結果還是失敗了,這讓父親更加肯定地認為,我的真正才幹也許只有在當了裁縫時才會顯露出來。

  處處留心皆學問我是父母唯一的兒子,也是最應該繼承父親在新澤西州大洋城的裁縫店的人——那是我父親的祖輩們從拿破崙時代的義大利傳下來的寶貴手藝。我課餘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在給學校當記者,而且在高中三年級時的成績又下降了,父親就越發堅持讓我把時間花在他的工作間裡。他讓我學裁剪和怎樣縫褲腿、開鈕釦孔。

  他說,當裁縫至少是一個讓我可以活命的“鐵飯碗”,並且重複著我說過的一個願望:“你不想高中畢業後到巴黎住嗎?”其實我知道,即使到了巴黎,也不過是在我大伯的公寓中的一間客廳裡住。大伯在1911年時離開了義大利,在巴黎開著一間紅火的裁縫店,很多名人都是他的顧客,我可以到那裡當學徒。

  但是,我看著父親幹活,覺得當裁縫是件無聊、費時而又要求很高的事,父親一針一線地縫著每一件衣服,在縫一件絲綢或毛料衣服時,他要用手指感覺出針的走向。如果他覺得衣服做得不夠完美,還要把它拆了重新做。

  我從沒想過要當一名裁縫,但每當父親提到巴黎的時候,我還是恭敬地聽著。在有一次我認真地寫了一篇關於《紐約時報》的發行人和元老級人物阿多夫·奧克斯的論文後,父親更是不厭其煩地念叨著我的英語成績——我那篇論文後來只得了個B——。

  B——不是老師給過我的最低的分數,我得的多數是C,有時甚至是D。有一次在一篇關於《哈姆雷特》的作文中拼錯了莎士比亞的名字後,我甚至得了個F。那位女老師批評我的作文寫得太“囉嗦”而且“拐彎抹角”,有時候她還會用紅墨水給我寫下評語:“語法!語法!語法!”

  美國沒有哪位裁縫會比我父親更加推崇奧克斯的了。1920年移民至美國後,父親每天都會閱讀《紐約時報》,通過藉助詞典,讀報擴大了他的詞彙量。所以每當他因為我沒考好英語而替我失望時,我都會以沒時間讀報來為自己找藉口。

  奧克斯本人就是在沒有老師鼓勵的情況下開始他的事業的——他在上學時也是成績平平,但在後來的生活中顯露出了他的才華。

  父母和我還有我的妹妹住在我們商店的頂樓裡。雖然家裡有寬敞的廚房和餐廳,但我的母親是她們那代義大利籍美國人中少數不願下廚房的一個。相反,她是個事業型女人,一位把老顧客視為最好朋友的商業家。

  她會在她的女裝店裡招待顧客,她經常打發我去雜貨店給她們買汽水、茶或冰激凌,好像這些人就是她家裡的客人一樣。她會和她們進行私人交談,從而贏得她們的信心和信任,或早或晚地就能夠說服她們買下大部分她建議的衣服。

  我母親的服裝店滿足了那些追求品味卻又精打細算的女人的需求,這些人當中有牧師的妻子、銀行家的妻子、橋牌愛好者等等。這是些戴著白手套的女士,她們一邊一件件試著衣服,一邊談論著各自的生活。

  在我母親優雅舉止的襯托之下,我們的商店在那種時候就如同在上演著脫口秀一樣。我從母親那裡學到了很多有用的與人相處之道,這在多年後,當我開始就一些文章和書與作者進行訪談時派上了用場。我知道了,在一個人想解釋自己而又一時難以說清時,永遠不要打斷他們的談話。在那種時刻,人們通常是很坦誠的,他們的停頓或突然改變話題,可能顯示著其中有著令他們尷尬或惱火的事情。這是我小時候在母親的服裝店裡跑腿時 “偷聽”來的,她們的聲音在其後的幾十年裡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