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二年級清明節手抄素材

  清明節將至,讓我們做一份清明節手抄來寄託我們對革命先輩的無限思念吧。下面是小編帶來的清明節手抄素材,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漂亮的清明節手抄

  清明節手抄內容

  清明節的習俗

  清明節的習俗是祭祀祖先。通過在清明節當日緬懷自己的祖先,以不同的方式表達對先人的懷念。

  清明節習俗是指在清明節前後進行的祭奠先人的習慣風俗。清明節是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清明節的習俗是豐富有趣的,除了講究禁火、掃墓,還有踏青、盪鞦韆、蹴鞠、打馬球、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據傳始於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後來民間亦相仿效,在當天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清明節習俗具體有:

  1、掃墓:清明祭掃墳塋是和喪葬禮俗有關的節俗。清明節是我國最大的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我國大部分地區都是在清明節掃墓。

  2、踏青:踏青又叫春遊、探春、尋春。漢族節日習俗,清明時節,於花草返青的春季,結伴到郊外原野遠足踏青。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處呈現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正是郊遊的大好時光。我國民間長期保持著清明踏青的習慣。

  3、禁火:自古就有清明節禁火的風俗習慣,清明寒食禁菸火,? 原本紀念介子推。? 清明前一天為寒食節 古代寒食禁火只許吃冷食圖 在常武地區,清明前一天為寒食節。

  4、蹴鞠: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清明習俗蹴鞠蹴鞠蹴鞠鞠是一種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內用毛塞緊。蹴鞠是古代清明節時人們喜愛的一種遊戲。

  5、打馬球:打馬球也是端午之戲之一。馬球,是騎在馬上,持棍打球,古代稱為擊鞠。

  關於清明節的傳說

  在我的家鄉對清明節有這樣的傳說,相傳春秋戰國時代,有一位太子為了躲避禍害,在流亡期間,原來跟著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都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數幾個忠心耿耿的人,跟隨著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太子餓暈了過去。介子推為了救太子,從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塊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給他吃了。十九年後,太子回國做了君主。就是後來傳說晉文公。

  晉文公執政後,對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賞,唯獨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晉文公面前為介子推叫屈。晉文公向想起了舊事,心中有愧,晉文公親自去請。可是,當晉文公來到介子推家時,只見大門緊閉。介子推不願見他,揹著老母躲進了山裡。晉文公便讓他的御林軍上山搜尋,沒有找到。於是,有人出了個主意說,不如放火燒山,三面點火,留下一方,想讓大火起時介子推會自己走出來的。晉文公乃下令舉火燒山,孰料大火燒了三天三夜,大火熄滅後,終究不見介子推出來。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倆抱著一棵燒焦的大柳樹已經死了。

  第二年清明節這天,晉文公率眾臣到山下的介廟祭奠介子推,看到焚燒林山坡上的被燒柳樹死而復活。晉文公以為柳樹是介子推轉化,他便賜柳樹為清明柳。要求晉國百姓家家門上掛柳枝,掃墓栽柳,上山踏青。

小編精心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