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系所形成的時間年代在什麼時候

  太陽系是以太陽為中心,和所有受到太陽的引力約束天體的集合體。你知道太陽系是在多久之前形成的嗎?下面是小編分享的太陽系的年代所形成時間,一起來看看吧。

  太陽系的年代所形成時間

  太陽系的形成的時間框架是用放射性同位素測定方法測定的。科學家估計太陽系大約46億歲。地球上最老的已知的礦物顆粒大約44億歲。 因為地球表面經常性地被侵蝕作用、火山活動和板塊運動改造,這樣老的岩石比較稀少。科學家用在太陽星雲早期凝縮中形成的隕石來估計太陽系的年齡。幾乎所有的隕石 見 魔谷隕石都被發現有46億歲,顯示太陽系大約至少也是這樣老。

  對其它恆星的星盤研究對太陽系形成的時間表的建立也有頗多貢獻。1百萬到3百萬歲的恆星多富含氣體,而超過1千萬年的恆星星盤含很少到幾乎沒有氣體,顯示它內部的巨大氣體行星已經停止生成。

  太陽系是怎麼形成的

  前太陽星雲

  星雲假說主張太陽系從一巨大的有幾光年跨度的分子云的碎片引力塌陷的過程中形成。幾十年前,傳統觀點還是認為太陽是在相對孤立中形成的,但對古隕石的研究發現短暫的同位素如鐵-60的蹤跡,該元素只能在爆炸及壽命較短的恆星中形成。這顯示在太陽形成的過程中附近發生了若干次超新星爆發。其中一顆超新星的衝擊波可能在分子云中造成了超密度區域,導致了這個區域塌陷,從而觸發了太陽的形成。因為只有大質量、短壽恆星才會產生超新星爆發,太陽一定是在一個產生了大質量恆星的一個大恆星誕生區域裡可能類似於獵戶座星雲形成。

  這些被稱為“前太陽星雲”的塌陷氣體區域中的一部分將形成太陽系。這一區域直徑在7000到20,000天文單位AU其質量剛好超過太陽。它的組成跟今天的太陽差不多。由太初核合成產生的元素氫、氦、和少量的鋰組成了塌陷星雲質量的98%。剩下的2%質量由在前代恆星核合成中產生的金屬重元素組成。在這些恆星的晚年它們把這些重元素拋射成為星際物質。

  因為角動量守恆,星雲塌陷時轉動加快。隨著星雲濃縮,其中的原子相互碰撞頻率增高,把它們的動能轉化成熱能。其質量集中的中心越來越比周邊環繞的盤熱。大約經過100,000年,在引力、氣體壓力、磁場力和轉動慣量的相互競爭下,收縮的星雲扁平化成了一個直徑約200AU的原行星盤,並在中心形成一個熱緻密的原恆星內部氫聚變尚未開始的恆星。

  太陽發展到了這一演化點時,已被認為是一顆金牛T星型別的恆星。對金牛T星的研究表明它們常伴以0.001-0.1太陽質量的前行星物質組成的盤。這些盤伸展達幾百AU--哈勃太空望遠鏡已經觀察過在恆星形成區如獵戶座星雲直徑達1000AU的原星盤--並且相當冷,最熱只能達到一千開爾文。

  在五千萬年內,太陽核心的溫度和壓力變得如此巨大,它的氫開始聚變,產生內部能源抗拒引力收縮的力直到達至靜力平衡。這意味著太陽成為了主序星,這是它生命中的一個主要階段。主序星從它們核心的氫聚變為氦的過程中產生能量。太陽至今還是一顆主序星。

  太陽系行星的形成

  太陽系裡諸多行星均被認為成形於“太陽星雲”,而太陽星雲是太陽形成中剩下的氣體和塵埃形成的圓盤狀雲。目前被接受的行星形成假說稱為吸積,在這裡行星從繞原恆星的軌道上的塵埃顆粒開始形成。通過直接收縮,這些顆粒形成一到十公里直徑的塊狀物, 然後它們互相碰撞形成更大的尺寸約5公里的天體微行星。透過進一步相撞逐漸加大它們的尺寸, 在接下來的幾百萬年中大約每年增加幾釐米。

  內太陽系距中心直徑4天文單位以內的區域過於溫暖以至於易揮發的如水和甲烷分子難以聚集,所以那裡形成的微行星只能由高熔點的物質形成,如鐵、鎳、鋁和石狀矽酸鹽。這些石質天體會成為類地行星水星、金星和火星。這些物質在宇宙中很稀少,大約只佔星雲質量的0.6%,所以類地行星不會長得太大。類地行星胚胎在太陽形成100,000年後長到0.05地球質量,然後就停止聚集質量;隨後的這些行星大小的天體間的相互撞擊與合併使它們這些類地行星長到它們今天的大小見下面的類地行星。

  類木行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形成於更遠的凍結線之外,在介於火星和木星軌道之間的物質冷到足以使易揮發的冰狀化合物保持固態。類木行星上的冰比類地行星上的金屬和矽酸鹽更豐富,使得類木行星的質量長得足夠大到可以俘獲氫和氦這些最輕和最豐富的元素。凍結線以外的微行星在3百萬年間聚集了4倍地球的質量。今天,這四個類木行星在所有環繞太陽的天體質量中所佔的比例可達99%。理論學者認為木星處於剛好在凍結線之外的地方並不是偶然的。因為凍結線聚集了大量由向內降落的冰狀物質蒸發而來的水,其形成了一個低壓區,加速了軌道上環繞的塵埃顆粒的速度阻止了它們向太陽落去的運動。在效果上,凍結線起到了一個壁壘的作用,導致物質在距離太陽約5天文單位處迅速聚集。這些過多的物質聚整合一個大約有10個地球質量的胚胎,然後開始通過吞噬周圍星盤的氫而迅速增長,只用了1000年就達到150倍地球質量並最終達到318倍地球質量。土星質量顯著地小可能是因為它比木星晚了幾百萬年形成,當時所能使用的氣體少了。

  像年輕的太陽這樣的金牛T星擁有遠比老恆星更穩定、更強烈的星風。天王星和海王星據信是在木星和土星之後,在太陽風把星盤物質大部分吹走之後形成。結果導致這兩個行星上聚集的氫和氦很少,各自不超過一倍地球質量。天王星和海王星有時被引述為失敗的核。對這些行星來說形成理論的主要問題是它們的形成時間。在它們目前的位置,它們的核需要數億年的時間聚集。這意味著天王星和海王星可能是在更靠近太陽的地方形成的--位於接近甚至介於木星和土星之間--後來才向外遷移。見下面的行星遷移。在微行星的時代,行星運動並不全是向內朝向太陽;從維爾特二號上取回的星塵樣本表明太陽系早期形成的物質從溫暖的太陽系內部向柯伊伯帶區域遷移。

  過了三百萬到一千萬年,年輕太陽的太陽風會清淨原星盤內所有的氣體和塵埃,把它們吹向星際空間,從而結束行星的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