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要如何預防關節炎

  關節炎對人體的危害很大,很容易導致人體關節殘疾,從而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老年人作為關節炎的高發人群,應當及時做好身體保健,那麼,呢?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歡迎大家閱讀。

  老人要預防關節炎方法1、爬山

  爬山不利保護老年人的膝關節。因為上山時膝關節的負重主要來自自身的重量;而下山時,除了負擔自身體重外,還有身體向下衝的力量,這種衝擊會加大對膝關節的損傷。

  老人要預防關節炎方法2、下蹲運動

  在做下蹲運動時,由於運動重心較低,會使膝關節負重過大,從引起關節疼痛,並加快關節軟骨的磨損。而長時間的猛烈蹲起,也會使老年人的血壓變得不穩定。

  老人要預防關節炎方法3、爬樓梯

  爬樓梯對膝關節的傷害更大。爬樓梯時,膝關節的負重是體重的3-4倍,會使損傷加重。而且,爬樓梯時膝關節彎曲度增加,髕骨與股骨之間的壓力也相應增加,會加重膝關節疼痛。因此,有膝關節病的老年人應儘量少走樓梯,尤其不能提重物上下樓梯。

  老人要預防關節炎方法4、退步走

  退步走或退步跑可以刺激不經常活動的肌肉,改善人體的平衡力,因此,不少老年人晨練時喜歡退步走。由於老年人的心血管儲備能力減低,倒退走或跑都會使心血管不堪重負。同時會使頸部轉向,導致頸動脈受壓迫、管腔變窄、血流減少,造成腦部供血減少、大腦缺氧,甚至可能在轉頸時突然暈倒。

  老人要預防關節炎方法5、飯後散步

  不少老年人把“飯後百步走,活到九十九”這句話當做健身格言。其實,飯後百步走並不適合所有人。從現代醫學觀點看,吃飯特別是吃飽飯時,老年人的心臟負荷增加,餐後運動對心血管系統有明顯的負面作用。

  因此,老年人應避免在飽餐後2個小時內進行運動鍛鍊。五十肩指冰凍肩,肩膀關節的活動角度降低,肩膀就像被冰凍住了一樣活動不便,醫學上的專用名詞是“粘黏性肩關節囊炎”,因好發於40-60歲左右的中年人,所以又俗稱為“五十肩”。

  推薦4款藥膳方治療關節炎

  山藥烏蛇湯

  原料:烏稍蛇肉500g,山藥15g,茯苓lOg,薏米lOg,生薑5片,食鹽、豬油適量。

  製法:將烏稍蛇肉洗淨切成小段與山藥、茯苓、薏米一同放入砂鍋,加入適量水,煮沸,新增豬油、鹽、生薑、味精等調味,飲湯食肉。

  功效:本方祛風溼,烏稍蛇具有除風溼,解毒功能,與薏米、茯苓等祛溼藥物配用,更加強了蛇肉的祛風溼作用,故此方對風溼性關節炎、類風溼等症有較好的輔助治療作用。

  鹿茸豹骨灑

  原料:鹿茸5g,豹骨20g,枸杞子30g,白酒1000mL。

  製法:將鹿茸、豹骨、枸杞子分別洗淨後,放入裝白酒的瓶中,密封,浸泡1周後即可飲用,待白酒飲盡後,可再加白酒1000mL,重新浸泡一次。每天1次,每次飲酒25~40mL,半個月為l療程。

  功效:本方具有溫陽散寒,舒筋活絡的作用,可治療風溼性關節炎,老年骨質增生症,肥大性脊柱炎,症見關節痠痛,遇風寒加重,區域性無紅腫等。

  西洋參燉烏蛇

  原料:西洋參5g,烏蛇1條,豬腿肉250g,調味品適量。

  製法:將西洋參切片,烏蛇去皮、雜,洗淨,剁塊。取大燉盅一個,把蛇盤放在盅裡,然後把豬腿肉、生薑和陳皮放下,加入紹酒、米醋、食鹽適量納入參片及泡洋蔘的水,再加清水適量,蓋上盅蓋,用條溼水紗紙將盅蓋縫口封密,隔水燉四小時即成。

  功效:益氣養陰,祛風除溼。

  黃燜鱔魚

  原料:黃瓜150g,紫蘇lOg,黃鱔500g,精鹽、味精等適量。

  製法:黃鱔去除鱔骨及腹內雜物,用鹽擦洗乾淨,用滾開水去除血水、粘液,切成小塊。鍋內倒油,燒至八成熱,倒人黃鱔煸炒,放紫蘇、黃瓜,加入適量清水,武火煮沸,放人精鹽、味精等調味品,攪勻即可食用。

  功效:補氣益血,祛溼強筋。《隨息居·飲食譜》謂“鱔甘熱,補虛助力,善去風寒溼痺,通血脈,利筋骨”。紫蘇葉有善解魚蟹之毒的特性,還有芳香健脾,調味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