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繩前後需要注意哪些事情

  繩是一種很簡單而且方便的運動,但是在跳繩前後也有很多的注意事項,小心別傷了身體。下面是小編分享的跳繩前後要注意的事情,一起來看看吧。

  跳繩前後要注意的事情

  跳繩前要注意熱身

  熱身運動在幾乎在所有的運動專案中都是必要的。在跳繩運動前也是必須做的,熱身可以使你避免在跳繩運動中的損傷,減少大量跳繩時的疲勞感。

  跳繩中伴隨的跳躍,雙腳與地面的衝撞需要身體來緩衝承擔比體重大許多倍的壓力,膝蓋、腳腕、脊椎都比較容易受傷,注意跳繩前的熱身起碼要活動腳腕、膝蓋、脊椎這些地方,最好是進行全身性的熱身運動!

  跳繩時要注意腳尖部分落地

  跳繩儘量用腳尖著地並減少著地時間,且身體微微前傾,這都是防止運動損傷的好辦法。

  用腳尖部分落地是因為:相比較腳後跟落地而言,腳尖落地就不容易增加對大腦,脊柱的壓力,所以建議儘量減少足後半部分與地面的接觸面積和時間,儘量用腳尖著地並減少著地時間。身體可以微微前傾喲。

  跳繩時要注意膝關節不完全打直

  建議在跳繩的時候膝蓋微彎來減少損傷發生的可能性。因為跳繩過程中,膝關節與半月板的摩擦還有韌帶的拉伸比較頻繁,會導致疼痛,痠痛等運動反應。所以跳繩時膝蓋不要完全打直哦。

  跳繩後要注意拉伸

  跳完繩後,拉伸一下各部位的韌帶。有助於減少運動後的疲勞感,你只要跳繩後做過一次拉伸,是知道拉伸會帶來多麼束縛的感受了。跳繩後拉伸,實際上是對疲勞肌肉的犒賞。

  哪幾類人不適合跳繩

  老年人、骨質疏鬆者

  長時間的跳躍運動對膝蓋的壓力會很大。不光是跳繩,長跑、登山也不適合老年人、骨質疏鬆者、椎間盤突出者或其他腰椎疾病的人。

  靜脈區張患者

  靜脈曲張者靜脈壓過高。而跳繩這種運動,主要作用力就是在下肢,不斷重複的跳躍運動,容易造成下肢腫脹,導致病情惡化。

  過重人群

  體重過重也會在跳躍時給膝蓋太大的壓力,並且體重過重的人體脂含量高,脂肪共振會對身體帶來傷害。所以大體重者不適合跳繩。這類人可以選擇游泳、快走等更為緩和的有氧運動進行鍛鍊。

  膝蓋舊傷未愈

  膝蓋舊傷未愈者不適合跳繩。這是因為雙腳落地時,身體給膝蓋的緩衝壓力太大了。

  一些職業,如:老師、營業員、護士等需長時間站立的都是靜脈曲張的高發人群。醫生建議,如果年輕時從事了類似職業,到了中老年最好到醫院進行相關檢查,排除靜脈曲張問題再進行跳繩。

  跳繩的好處

  1.跳繩是對付肥胖、預防血脂異常、高血壓最切實可行的方式,也是一個很好的鍛鍊耐力的有氧代謝運動。特別適宜在氣溫較低的季節作為健身運動,而且對女性尤為適宜。從運動量來說,持續跳繩10分鐘,與慢跑30分鐘或跳健身舞20分鐘相差無幾,可謂是一項耗時少、耗能大的有氧運動。

  2.跳繩能增強人體心血管、呼吸和神經系統的功能。經國內外專家研究,跳繩對心臟機能有良好的促進作用,它可以讓血液獲得更多的氧氣,使心血管系統保持強壯和健康。

  3.跳繩的減肥作用也是十分顯著的,它可以結實全身肌肉,消除臀部和大腿上的多餘脂肪,使你的形體不斷健美,並能使動作敏捷、穩定身體的重心。

  4.跳繩能增進人體器官發育,有益於身心健康,強身健體,開發智力,豐富生活,提高整體素質。

  5.跳繩時的全身運動及手握繩對拇指穴位的刺激,會大大增強腦細胞的活力,提高思維和想象力,因此跳繩也是健腦的最佳選擇。

  6.研究證實,跳繩是全身運動,人體各個器官和肌肉以及神經系統同時受到鍛鍊和發展,所以長期跳繩可以防止胃病,如肥胖、失眠、關節炎、神經痛等症狀。

  7.同時醫學專家認為,跳繩訓練人的彈跳、速度、平衡、耐力和爆發力,同時可培養準確性、靈活性、協調性,以及頑強的意志和奮發向上的精神。

  8.跳繩可以預防諸如糖尿病、關節炎、肥胖症、骨質疏鬆、高血壓、肌肉萎縮、高血脂、失眠症、抑鬱症、更年期綜合徵等多種症病。

  9.對哺乳期和絕經期婦女來說,跳繩還兼有放鬆情緒的積極作用,因而也有利於女性的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