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技手抄報素材

  未來社會對提高公眾科學文化素質的要求,將推動繼續教育和終身教育更加完善,更具時代特徵,這將再次給現代科技館帶來發展的機遇,它將更加註重如何培養教育人,同時也更加註意人們對它的需求,現代科技館將在公眾教育方面與時俱進,開創新篇章。小編為大家彙總了,大家可作為參考,希望大家能夠獲得幫助:

  :中國探月工程

  中國探月工程首席科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歐陽自遠介紹“嫦娥一號”是中國發射的最遠距離的衛星,距地球的平均距離是38萬公里。經過10年的醞釀,最終確定中國的探月工程分為“繞”、“落”、“回”3個階段。
 

 關於科技的手抄報圖片

  1第一期繞月工程將在2007年發射探月衛星“嫦娥一號”,對月球表面環境、地貌、地形、地質構造與物理場進行探測。

  2第二期工程時間定為2007年至2010年,目標是研製和發射航天器,以軟著陸的方式降落在月球上進行探測。具體方案是用安全降落在月面上的巡視車、自動機器人探測著陸區岩石與礦物成分,測定著陸點的熱流和周圍環境,進行高解析度攝影和月岩的現場探測或採樣分析,為以後建立月球基地的選址提供月面的化學與物理引數。

  3第三期工程時間定在2011至2020年,目標是月面巡視勘察與取樣返回。其中前期主要是研製和發射新型軟著陸月球巡視車,對著陸區進行巡視勘察。後期即2015年以後,研製和發射小型取樣返回艙、月表鑽巖機、月表取樣器、機器人操作臂等,採集關鍵性樣品返回地球,對著陸區進行考察,為下一步載人登月探測、建立月球前哨站的選址提供資料資料。此段工程的結束將使我國航天技術邁上一個新的臺階。

 

關於科技的手抄報圖片

  :饅頭餅乾裡的洞

  你參觀過餅乾工廠嗎?只有五分硬幣那麼大的生面片,送到烘烤爐裡轉一圈出來以後,體積增大了好兒倍,變得又鬆又脆掰開一片餅千,可以看到裡面佈滿了蜂窩似的小洞洞。麵包和饅頭裡面同樣也佈滿了小洞洞。

  油條呢,在油炸之前象一支鋼筆粗,在油鍋裡急劇膨脹,變得比晾衣竿還粗呢!這是誰變的魔術呢?“魔術師”是酵母菌,或者化學藥品。

  你一定記得,釀酒時酵母菌吃下澱粉變成的糖,吐出酒精和二氧化碳。做饅頭的情形也是這樣。和麵粉時揉進去的那塊“老面”裡,住著眾多的酵母菌。它們在溼麵粉裡,只要溫度適宜,就迅速繁殖。它們吐出的酒精使饅頭有股醇香味,放出的二氧化碳氣在溼麵糰裡佔據了空間,撐出一個個小洞洞。蒸饅頭的時候,小氣泡受熱進一步膨脹,在麵粉裡鼓出一個個大氣孔。麵粉裡的蛋白質——麵筋受熱凝固,成為氣孔的“牆壁”,將二氧化碳團團圍住。最後,牆壁破裂,二氧化碳跑出來了,卻給饅頭裡留下了無數的小洞洞。

  做餅乾、蛋糕和麵包等食品時,常用另外一種發酵粉。這種發酵粉和酵母菌毫不相干,實際上是化學疏鬆劑。它包含的兩種化學藥粉——碳酸氫鈉和磷酸二氫鈉,放到溼面裡,就發生化學變化,冒出二氧化碳氣來,使食品裡產生許多小洞洞。

  炸油條的生面裡預先揉進了食鹼和明礬。早點鋪師傅說的“一鹼二礬三鹽”指的是,每七斤面配上一兩食鹼、二兩明礬和三兩鹽,便成炸油條的生面了。這三種化學角色各有各的作用:鹽使面有鹹味並變得柔韌,明礬是硫酸鋁鉀,具有酸性,在滾燙的油鍋裡,它和食鹼起化學反應,生成大量二氧化碳氣泡,氣泡受熱急劇膨脹,使油條迅速脹大。一兩食鹼和二兩明礬可以生成約14升二氧化碳氣,沸油二百多度的高溫,又使它的體積膨脹一倍多,所以,新炸的油條疏鬆多孔。

  更有意思的是,啤酒、汽水裡的氣泡也可以用食鹼和酸性化學藥品的反應來產生。道理和前面說的一樣。你想自制汽水嗎?很簡單,只要在厚壁的汽水瓶或啤酒瓶裡,預先灌進加了糖或桔子汁的涼開水,不要滿口。然後,迅速把二克食鹼粉未和二克檸檬酸倒進瓶裡,蓋嚴瓶塞,用鐵絲紮緊,再用毛巾裹住瓶子猛搖幾下。反應生成的二氧化碳氣逃不出瓶外,只好憋在瓶子裡,暫且在汽水裡棲身。當然,工廠裡生產汽水、酒,不必這麼麻煩,而是直接將二氧化碳氣加壓,使它較多地溶解進水裡。當你開啟汽水瓶蓋時,這些在高壓下溶解到汽水裡的二氧化碳氣便如釋重負,紛紛冒出水面。你喝汽水不多會兒,肚子裡就會泛出氣泡,這是汽水裡的二氧化碳在胃裡受熱又要“逃離”,它帶走了人體的一部分熱量,所以夏天喝汽水可以解熱。一部分二氧化碳溶解在水裡生成碳酸,它是弱酸,微酸可極溫和地刺激腸胃而幫助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