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科技節的手抄報

  科學使人類進步。科學技術的發展帶來了生產力的飛速發展,帶來了生產關係的深刻變革,造成了社會結構的深層次變化,致使各種利益矛盾衝突摩擦凸顯,對和諧社會的構建造成極大的威脅。下面是由小編給大家整理的. ,希望能夠幫助你們:

  內容:古物之謎

  1967年4月10日,世界各國的許多報紙都報道了一條有趣的新聞:在美國科羅拉州古爾曼的“洛奇”礦山地下400英尺的銀礦脈中,發現了人類的遺骸。與人骨一起出土的還有一個4英寸的錘鍊得極好的銅箭頭。根據地質年代標準,這處地層已有數百萬年的歷史。這就提出了一個問題:難道數百萬年前人類就懂得鍊銅嗎?
 

關於科技類的手抄報圖片

  1851年6月出版《美國科學》上有這樣一段報道:人們在15英尺深的地下炸岩石時,發現的一個嵌在岩石中的金屬花瓶。花瓶是鋅和含有相當數量的銀合金做成的。瓶身上有用銀鑲嵌的花束、人物和花環。做工非常精細。無論是地質學家還是考古學家都無法說出這個化瓶的來歷。但從地質年代標準來說這一地層已有數百萬年的歷史!

  1891年6月9日,美國伊利諾斯州,莫利遜維爾市一個名叫卡爾普的婦女,在剷煤往灶裡燒時,在一塊分成兩半的煤中發生一條金鍊。卡爾普太太以為金鍊是無意中掉進煤中的。然而,她很快發現這種想法不對,因為這條金鍊原本是裹在一塊完整的煤中的,煤塊裂開後,裡面的金鍊才露了出來。這些煤是在石炭期形成的,也就是說,距今數百萬年之前。
 

關於科技類的手抄報圖片

  1845年,英國的大衛·布魯斯特爵士在向“英國科學進步學會”提供的一份報告中說,英國北部的“卡因古抵”石場的花崗岩內發現了一枚釘子。據鑑定,這塊花崗岩至少有6千萬年歷史了。按某些人的觀點,6千萬年前地球上尚無人類,那麼所有上述種種古物,是什麼人制造的?還有待科學的解釋。

  內容:南極冰雪如何形成的?

  為什麼南極會有如此多的冰雪呢?這主要與其緯度位置有關。同是位於地球的兩極,緯度高低相同,太陽照射的時間長短和角度也一樣,南極的冰卻比北極的多。北極地區北冰洋佔去了很大面積,約1310萬平方千米。水的熱容量大,能夠吸收較多的熱量再慢慢地發散出來,所以冰比南極少,冰川的總體積只及南極的l/10,而且大部分冰是積存在格陵蘭島上。而南極號稱世界“第七大陸”,陸地儲熱能力不及海洋,夏季獲得的有限的熱量,很快就幅射掉了,而且南極所環繞的海流,盡屬寒流,使氣侯酷寒,所以冰多。巨厚的冰層使南極洲的平均海拔高度達到2600米,有著巨大的高原和高聳山脈的亞洲的平均海拔高度也只及它的1/3,比地球上其他六大洲的平均高度要高出大約1500米。由於南極地勢高,空氣稀薄不保暖,雖有幾個月全是白晝,但太陽只是在地平線上盤旋,太陽光斜射,巨大的冰原,象鏡子一樣,能反射幾乎全部的太陽光,因而,所獲熱量極少,氣溫進一步降低,造成終年酷寒。同是最冷月,南極平均氣溫為-20℃--70℃,北極為-20℃--40℃;同是最暖月。南極平均氣溫也在0℃以下,而北極則在8℃以下。1967年,挪威在南極點附近記錄到-94.5℃的氣溫,這是迄今世界上的最低氣溫記錄。由於氣候酷寒,南極的降水只能是以冰霰的形式降落下來,終年不化。這裡年平均降水量不過55毫米,但由於氣溫低,蒸發弱,逐年積累,終於形成了巨大的冰原。

  南極大陸的冰原,大體呈一盾形,中部高四周低。在重力作用下,每年大約有1萬4千億噸的冰滑入海中,在周圍的海面上集結成廣闊的陸緣冰,總面積達150萬平方千米。最著名的羅斯陸緣冰,廣達53萬平方千米,比兩個英國的面積還要大。陸緣冰斷裂後就形成許多漂浮的冰山。據統計,南極附近海上的冰山,約有21萬8千座,相當於北冰洋冰山的5倍之多。最大的冰山、長335千米,寬97千米,水面以上高度為130米,宛如一座冰島。這些冰山隨風和洋流向北漂移,在寒冷的季節甚至可漂到南緯40度。冰山重重的南極海域,給航海帶來了很大威脅,是人們乘船到南極洲去必須闖過的第一道難關。

  在整個地球上,被冰雪覆蓋的面積總共有1600萬平方千米,而南極就佔了4/5以上。據估算,南極的淡水總量約相當於世界其他各洲淡水總量的200倍,這麼巨大的淡水儲量是人類的一項寶貴財富,科學家正在設想如何把這些冰塊運進非洲和其他乾旱地區,以解決那裡的水源不足問題。不久的將來,這些沉睡千百萬年的寶貴資源將被開發利用,為人類造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