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發黃疸的因素有哪些

  新生兒患上黃疸,體溫非但不高,反而會下降,還有不吃、不哭或哭聲低下,反應遲鈍,體重不增,這種病對寶寶還是有很大危害的,所以不能掉以輕心,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有關於引發黃疸的因素,希望能幫到你。

  引發黃疸的因素

  生理性黃疸

  由於新生兒膽紅素的代謝特點,約百分之五十的足月兒和百分之八十的早產兒會出現生理性黃疸。足月兒在出生後2-3天出現黃疸,5-7天可以消退,但一般不超過2周;而早產兒多於生後3-5天出現黃疸,7-9天可以消退,最長可延長到3-4周。對於生理性黃疸,無需特殊處理,多帶寶寶到戶外晒晒太陽,能有效幫助退黃,但不要讓寶寶直接在猛烈的太陽下照射,以免強烈的紫外線傷害了寶寶稚嫩的面板。

  母乳性黃疸

  母乳性黃疸,一般發生在健康足月的母乳餵養兒上,目前發病機制尚未明確,母乳性黃疸一般出現在生後3-4天,可持續2-3周甚至2-3個月才消失,但除黃疸外,寶寶其他方面是正常的。經醫生檢查診斷是母乳性黃疸的寶寶,可以暫停母乳餵養一段時間,黃疸即可漸漸退去。

  母嬰血型不合

  母嬰血型不合而導致的寶寶黃疸多數出現在出生後2-3天,常見的是ABO溶血,即母親是O型血,寶寶是A型或B型血,寶寶除了黃疸外,還可能有貧血和肝脾腫大的特徵。一旦被確診為是新生兒溶血,一定要儘快採用藍光照射治療,絕不可拖延,否則,黃疸進行性加重可能引起膽紅素腦病,如不及時治療,寶寶可能很快會死亡,即便倖存,也會有不同程度的後遺症。

  藥物性黃疸

  磺胺等一些具有氧化作用的藥物,可導致病理性黃疸。有報道,母親在孕期使用過非那根、安定等藥物,會導致新生兒出生後黃疸加重。因此,母親在懷孕期間用藥一定要謹慎,所有藥物的使用,都要諮詢過專業的醫師,切不可擅自用藥。

  黃疸的危害

  1、小兒黃疸的病因有很多。比如小兒溶血病、小兒球形紅細胞升高症、小兒圍產期疾病等既可造成高膽紅素血癥和膽紅素腦病,又可造成貧血、缺氧和缺氧缺血腦病些疾病及病理改變均可導致胎兒和小兒腦損傷,繼而導致腦癱。

  2、膽紅素腦病是由小兒高膽紅素血癥及多種小兒疾病。如早產、感染、缺氧、酸中毒等綜合造成小兒膽紅素腦病可造成嚴重腦損傷,是導致兒小腦癱瘓的重要原因;早產、感染、缺氧等同樣可造成或合併腦畸形、腦發育障礙和腦損傷也可能導致小兒腦癱。

  3、小兒高膽紅素血癥的各種治療措施的使用是否及時,是否正確,均有可能使黃疸的控制不平衡,甚至使黃疸加重,導致膽紅素腦病的出現和加重,因此小兒高膽紅素血癥的不恰當治療也是引起小兒腦癱的原因。

  黃疸的症狀表現

  1、出現發熱。出現發熱情況的黃疸一般都是急性膽管炎造成的,有些還同時畏寒,其他會出現中等程度的發熱或者高熱情況的疾病還有肝膿腫、敗血症、鉤端螺旋體病,而先有發熱情況,然後才會出現黃疸的則更多的是急性溶血或急性病毒性肝炎。

  2、出現腹痛。因為膽道結石、肝膿腫、原發性肝癌或者膽道蛔蟲症等疾病造成的黃疸經常會出現上腹部劇烈疼痛或者絞痛;右上腹持續性鈍痛或者脹痛的多數是病毒性肝炎患者的表現;上腹部或右上腹的隱痛或脹痛比較多的出現在肝膿腫或肝癌患者身上。

  3、面板出現異常。有些患者比較容易出現面板瘙癢的情況,像肝內、膽汁鬱積性黃疸患者;暴露部位面板例如面部等有色素沉著,與此同時還有肝掌、蜘蛛痣等情況的,多半是肝硬化、活動性肝炎以及原發性肝癌等疾病造成的。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