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不飽是怎麼回事

  人體的一切生命活動,包括呼吸、心跳、說話、看書、家務和運動等,都需要能量也叫“熱量”來維持,就像汽車的發動需要汽油來提供動力一樣。可見能量攝入對身體至關重要。正常情況下,我們的熱量都是通過“吃”即飲食來獲得的,包括各種食物和飲料。可是一般提倡七分飽是較為健康的生活方式。那麼,吃不飽又是怎麼回事呢?

  第一種:血液有問題。有的人血液血糖濃度由於特徵遺傳原因,一直會低於正常濃度,這樣的結果是一直比較餓,吃東西到撐也不會覺得舒服,人比較虛弱,免疫力也不強,可能經常生病,而且沒有力氣。去做血檢

  第二種:是消化道功能不好,小腸和胃等消化器官不能正常工作的話,就不能把食物完全的轉化為身體所需要的營養物質,從而導致血糖濃度一直不高,很容易餓,剛吃完飯不久就餓了。去做腸胃檢查,甚至包括口腔,食道,膽,等等

  第三種:還有可能是甲狀腺激素分泌比較多造成的,會很瘦弱,而且脾氣暴躁俗稱甲亢,建議去醫院測試甲狀腺。

  第四種:根據你餓起來會受不了,是“煩心的餓”,有可能是肝功能不正常,當血糖濃度降低時,肝不能做出正確的生理反應,來分解肝糖元來維持正常的活動能量,於是繼續消耗血液中不多的糖元,造成越來越重的生理反應。餓,煩心的餓。[建議去檢查肝膽功能,膽的作用也很大,即使肝功能正常,膽功能不正常的話,脂肪也不能正常的轉化成能量物質,也會導致相同的後果,但是人會發胖,吃不了油膩的東西]

  第五種:有可能是腎的問題,營養物質都要經過腎的過濾,腎出了問題的話營養物質就不能正常進入血液迴圈。導致機體一直處於營養不量的狀態,對外表現為餓。建議檢查腎功能,腎小管和 filter,有可能導致糖尿病。人會比較瘦弱,面板不好,有紅疹等,尿液顏色不正常

  第六種: 有可能是上述的幾種原因的綜合表現。人是很精密高階的儀器,往往在比較小的損害的時候,它能靠自身的生理反應來調節,來提示。所以當你感覺很不舒適的時候,身體機能已經下降了比較多的程度了,所以有時候造成一種病症的原因往往是幾種混雜在一起。

  我們要防止經常把胃撐的太大,我們的胃就像一個氣球一樣,平常空腹時容量只有50ml左右,即只有小罐可樂300ml的六分之一。而進食後一般增大到1500ml左右,最大可以撐到3000ml左右,即相當於10瓶小罐可樂的量。氣球長時間持續吹的過大,放氣後就氣球壁容易鬆弛,想讓它產生同樣的張力需要的氣體就越多。胃也類似,如果經常吃的過飽,空腹時胃壁就容易鬆弛,胃壁產生同樣的張力張力越大飽腹感越強需要的食物就越多,也就越不容易控制食量,所以總能量不變的情況下,少食多餐,每頓七八分飽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