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碼攝影構圖要素分析

  對新手來說,攝影最難的地方莫過於構圖了,攝影構圖有什麼技巧?以下是小編為你精心整理的,希望你喜歡。

  

  1. 圖案

  尋找圖案,並重復使用圖案,你會發現它們是如此迷人,你的觀眾也會有同樣的體會。強調被攝體的圖案並讓它們在照片中突顯出來,會大大提高照片的趣味性。讓重複出現的圖案充滿畫面,它們就成了照片中的焦點。想讓格局顯現出來,也可以用其他元素打斷它們的連續性。比如,有一托盤褐色雞蛋,在其中放入一個打破的露出黃色蛋黃的雞蛋。

  2. 紋理

  紋理會給照片增加觸感。欣賞照片的觀眾能夠感覺到他們似乎可以觸控到照片,感受被攝體是軟、是平、是粗糙或光滑。紋理需要通過布光來表現。側光尤其善於凸顯出被攝體的紋理。讓光線從右面射過來,能夠營造出立體的視覺效果。

  3. 線條

  線條可以給任何照片增加極妙的維度。線條能夠引導觀眾的視線。如果運用得當,就可以將觀眾的注意力引導到任何你希望他們注意的地方。這就叫做焦點。將被攝體位於焦點時,就會有一條連綿的曲線引導著觀眾的視線直到這些焦點位置上。你可以使用的工具包括斜線、垂線、水平線,以及通常最有效的匯聚線。恰當地運用線條工具,你就總能創作出有趣的照片與大家分享。

  4. 色彩

  色彩需要多說一些。我們的世界是豐富多彩的。明亮的、飽和的色彩是創作的靈感和精神食糧。我們的世界由色彩組成,我們可以看到、想到、感覺到色彩。所以適當地增加色彩,以及正確的組合色彩,就能給照片增加一個戲劇性的元素。

  紅色和橙色能夠帶來暖意,而藍色和灰色會給照片增加冷意。綠色代表生長、富足和健康,黑色與深藍色能給照片帶來一種憂鬱的效果。恰當地運用色彩,它們會讓你的照片更出色。

  5. 景深

  我們聽說過景深,但有時候會忽略了有效地使用它。我們知道當背景虛化時,就稱作小景深;或者當整張照片都清洗時,就說明景深較大。掌握控制景深的能力會給照片增加深度,並允許你將模特從畫面中分割出來。

  攝影曝光三要素的介紹

  快門、光圈和感光度iso

  我們都知道曝光的三要素是快門速度、光圈和感光度ISO,但對於不熟悉的朋友,很難弄清楚三者之間的關係。下面我就簡單的介紹一下這三要素和他們之間的關係。

  快門速度

  快門速度我們通常稱快門,是指相機快門從開啟到關閉的時間,通過這個來控制CCD的感光時間。通常我們用分數形式來表示,比如 1/500表示快門開啟到關閉是0.002秒, 1/100是0.01秒, 1/10是0.1秒, 1/2是0.5秒, 小7的快門是自動模式時是1/2~1/1000有時也可以到1/1500,手動模式下是16~1/1000。

  不同快門攝影速度的簡單運用

  1、拍攝運動物體的時候,我們想要凝固某個瞬間,比如運動員衝刺到終點的瞬間,水花濺起的瞬間,我們一般用快快門速度,這樣我們可以得到很清楚的一個照片;

  2、還是拍攝運動物體,但是我們想要表現主體的動感,那麼我們就可以適當的調慢快門速度,故意讓畫面有些糊,這樣看起來更有動感,再一個就是我們拍攝水流的時候,慢點的快門,可以得到水流如絲絹般的效果;

  3、在光線暗的時候,我們需要用慢快門來增加曝光量,比如拍攝夜景的時候,我們經常用幾秒的快門速度,有的時候用到10多秒的都有。

  光圈

  光圈是一個用來控制光線透過鏡頭,進入機身內感光面的光量的裝置,光圈越大,能透過的光越多,反之越少。我們平時所說的光圈值F2.8、F8、F16等是光圈“係數”,是相對光圈,並非光圈的物理孔徑,與光圈的物理孔徑及鏡頭到CCD的距離有關。數值越大,孔徑越小。我們小7的光圈範圍,廣角端是f2.8~f8.0,長焦端範圍f4.8~f8.0,那就是最大光圈是f2.8或f4.8,最小光圈是f8.0。

  對於光圈一般有下面的一些用法:

  1、利用光圈來控制景深的長短,相同的引數下,大光圈景深淺,小光圈景深長,所以在我們需要虛化背景的時候我們一般用大光圈,相反想要得到更大的景深,就用盡量小的光圈;

  2、在拍攝剪影效果的時候,我們一般用小光圈。

  感光度ISO

  感光度ISO,顧名思義,他反應的是相機CCD對光的敏感程度,小7的範圍是64~32003200是在110w畫素下才有效的,iso64是敏感度低,iso3200最高。

  一般低iso可以很好的控制噪點,得到好的畫質,相反,高iso的早點多,畫質相對差,尤其是到了iso800以上,幾乎不能接受那效果。iso對曝光量影響比較大,低iso需要大些的曝光量,高iso則需要小些的曝光量。

  再說三者關係之前,我先說說曝光量這個概念,我們把快門從開啟到關閉,ccd從開始感光到結束的這個過程稱為曝光,從前面的介紹我們知道,一張照片受快門,光圈和感光度三個因素影響,為了得到一張好的,滿意的照片,我們需要適當的把快門,光圈和感光度組合起來。這時候我們引入曝光量這個概念,他和光線強度以及感光度有關。

  數碼相機裡面儲存了許多曝光量的引數,通過測光系統得來的資料,進行運算對比,然後相機給出相機認為合理的曝光引數,這就是自動模式和P模式的曝光方式;

  快門優先和光圈優先模式,就是在你給定的快門速度或光圈大小下,相機根據測光資料自行計算給出合理的光圈或快門速度;

  M模式下,這個自動測光計算模式是不工作的,所有的曝光引數都是需要自己去設定,所以,這個功能一般只針對比較熟悉相機的曝光引數人而設定的模式。這時候設定曝光引數就需要我們根據自己的經驗去設定快門速度和光圈大小,來控制曝光量,從而得到自己滿意的作品。另外一個方式就是用P模式測光,記下引數,然後到M模式下設定,不過這樣做的話,個人感覺不如直接用P模式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