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雙反相機

  呢?一起來學習一下雙反相機吧!!以下是小編為你精心整理的雙反相機的介紹,希望你喜歡。

  雙反相機的簡介

  雙反相機,全稱為雙鏡頭反光鏡取景反光取景式相機。這種系統包含兩套聯動調焦的焦距相同的鏡頭。上方鏡頭通常無法調節光圈,只做取景只用;下方鏡頭則帶有光圈快門調節裝置,用於實際的曝光。雙反系統結構簡單耐用,曾廣泛為記者及大眾所接受。但因其固有的視差和鏡頭的限制,現已較少生產及使用。

  雙反相機起源於130多年前,它的發展過程可以劃分為兩大時段,一是二戰前,二是戰後。德國雙反相機,包括RolleiFlex、Rolleicord 和Ikoflex 屬於前者,而日本雙反相機,像理光雙反、瑪米亞C330,則屬於後者。

  雙反相機的溯源

  雙反相機起源於130多年前,它的發展過程可以劃分為兩大時段,一是二戰前,二是戰後。德國雙反相機,包括RolleiFlex、Rolleicord 和Ikoflex 屬於前者,而日本雙反相機,象理光雙反、瑪米亞C330,則屬於後者。據說,雙反相機最初的形狀就是上面這張圖片中所示的雙層房子式相機。這款相機被稱為“Reporter”,我暫且把它譯為“報道者”。它是1872年在英國倫敦製造出來的,距今已有137年了。對這樣一個古老的相機,我們現在可能無法想象那時要花費多長的時間去做現在看來很簡單的操作,比如說在聚焦屏上去調整主體位置、對焦或者只是更換片盒、釋放快門等等。當然,那時要想拍下移動中的物體,更是難上加難了。儘管“報道者”相機那時還沒有使用反光鏡裝置,但是它的總體模樣距離我們後來通用的雙反相機樣式已經不遠了。

  大概在1880年,一些倫敦的氣象觀測者為了拍攝天上的雲彩,他們想到一個辦法,就是在照相機裡安放一個反光鏡去反射天上的雲,這樣,取景的時候人們就不用老仰著脖子看天了,而只需往前看聚焦屏就可以了!可別小看這一改進,那可是人們在照相機裡設定反射鏡的首次嘗試哦。由於是為拍攝雲彩而製作的相機,所以人們把它稱為“雲機”,一項偉大的技術革新也就這樣誕生了!在雲機上,兩個鏡頭是由中間的齒輪裝置連動起來的,可以讓鏡頭的運動實現同步。而且,聚焦屏上的影象因為有了反光鏡而變為正立的了,要知道,在有反光鏡之前,影象可都是倒立的。雲機,被認為是雙反相機的直接原型,當然,雲機也是存在一些問題的,比如說機身太大了,很不實用,而且存在嚴重的視差,不能近距離攝影,等等。然而,無論如何,雲機在照相機史上的重大意義是不會因此而被抹煞的,因為,它開啟了照相機發展的新篇章!

  雙反相機的特點

  傳統相機雙反鏡頭中一個用來取景,一個用來成像。但是鏡頭一般不能替換,如果不是兩個鏡頭一起替換的話,則取景和成像鏡頭的視差會很大。

  雙鏡頭相機成像有一個特點就是取景器鏡頭中看到的影象往往與成像鏡頭在膠捲上記錄的不同,有個視差。還有,取景時候比較麻煩,難以對準焦距,得啟動放大鏡檢視取景。如果使用得好,與單反相機成像也差不多。此外,雙反相機由於取景時候是攝影師向下看的,因此在人像攝影時候能夠緩解被攝者的不自然表現。

  此外, 與單反相機SLR相比而言,雙反相機TLR多出一個鏡頭用於取景,反光鏡是固定的,因而相片曝光期間不影響取景單反相機則因反光鏡抬起而遮住取景屏,曝光期間看不見影像。在毛玻璃上的成像與膠片成像大小完全一致。但是,TLR系統的構造也決定使其存在以下問題:

  1. 由於取景鏡頭與攝影鏡頭是分離的,與旁軸式取景相機一樣,TLR存在視差問題即並非所見即所得。在拍攝近距離物體時這個問題帶來的弊端會更加明顯。因此有些現代TLR相機的取景系統中內建了視差自動補償裝置。

  2. 同光學取景器或測距器相比,毛玻璃上的影像不是很明亮。

  3. 必須以腰平的方式向下觀看前面的物體會令操作很不方便。現代TLR照相機增加了一個稱作波羅Porro取景器的眼平取景附件,可以克服這個缺點。

  4. 雙鏡頭系統就其固有特性來說,體積較大,而且更換鏡頭時,需要兩個鏡頭同時更換;這對於當今的大孔徑快鏡頭來說,的確是個問題。

  5. 鏡頭的互換性有限。如果更換攝影鏡頭,必須也更換取景鏡頭。當今的TLR照相機通常提供可互換的雙鏡頭裝置。

  雙反相機的功能

  顧名思義,TLR系統最大的特點是具有兩個鏡頭,一個在另外一個的正上方。下面的鏡頭負責傳送影像到膠片上,而上面鏡頭傳送的影像只是用於取景和聚焦。人們所看到的影像是通過上面的鏡頭,而實際上只有下面的鏡頭才真正用於拍攝。

  典型的TLR照相機使用120或220卷片膠片,產生邊長為6釐米的正方形底片。使用TLR照相機時,一般以腰平的方式手持它並向下觀看毛玻璃取景。在毛玻璃上看到的影像也是6×6釐米;並且影像上下方向正確,但左右方向卻是顛倒的。因為2取景影像是經過反光鏡反射一次後而形成的。

  比較

  雙反和單反的膠捲規格有不同,雙鏡頭的一般使用120膠捲,單反的一般使用135膠捲。以前的120膠捲成像細膩度比135膠捲差些,後來的專業120膠捲細膩程度還是提高很多的。雙反是雙鏡頭反光相機,是分別有攝影和取景鏡頭而得名的,因為取景和攝影是兩條光路,所以存在視差,用120膠捲的比較多見.單反機是單鏡頭反光照相機,取景和攝影用同一鏡頭,沒有視差,135/120/數碼都有這種結構的相機。

  雙反相機的劣勢

  雙鏡頭反光相機後來被單鏡頭反光相機代替,主要是因為單反相機具有取景和成像視差小、體積小、可更換鏡頭、膠捲方便等優點。單反相機成像質量高,鏡頭可以更換,能夠針對各種環境採取不同的鏡頭拍攝。而且很多操控模式更加專業化,利於進行高水平的創作。可精確調節色溫、感光度,可通過對快門光圈的組合調節來實現各種特殊效果,有各種各樣的鏡頭可以換來用。

  雙反相機的現狀

  TLR照相機被廣泛地應用了幾十年。如今,事實上它已經被單鏡頭反光照相機所取代,後者解決了上面列出的所有問題。對於那些更喜歡較大畫幅的人們來說,有像勃朗尼卡Bronica這樣的較大的SLR相機。因此,TLR相機已經開始邁入古董相機的行列,目前僅有祿萊等少數產商還在生產TLR相機。但由於TLR相機在中大畫幅相機中價格還算相對便宜,其本身構造也相當堅固耐用,因此目前TLR相機仍然受一些攝影愛好者青睞。

  數碼雙反介紹

  數碼相機的雙鏡頭跟以前膠片的雙鏡頭用途不同。Kodak的雙鏡頭都是兼具取景和成像功能的,其實是集成了兩個單鏡頭。其中,一個用來作為定焦距23 mm的廣角鏡頭,另一個用來作為3倍可變焦距的中長焦鏡頭39-117 mm,加上廣角焦距,總焦距變化接近5倍光學變焦。在使用廣角拍攝時,自動啟動位於上部的鏡頭;在使用中長焦拍攝時,自動轉換下面的鏡頭。而且,各個鏡頭對應一個CCD成像系統。這樣雙鏡頭設計,可以避免變焦鏡頭的伸縮使得開機時間過長的問題。因此,與雙反相機的鏡頭功能不一樣。至於這樣的雙鏡頭設計是否一種潮流,難得說清楚。按照這種設計思路出發,倒是可能出現整合一束鏡頭的多鏡頭相機了,需要哪個焦段就自動啟動那個鏡頭。就像排簫每根管子都能吹出一個聲音一樣。

  此前,祿萊也出過一個雙鏡頭復古相機,只是其中一個鏡頭就是裝飾作用而已,其實就是一個單鏡頭相機,只是賣個復古外觀的概念而已,這個相機成像很差。

  雙鏡頭相機問世已經近百年時光了,然而近期,某國外網站展示了一款概念數碼相機——Clam。該相機的兩枚鏡頭分別設計在相機的前後兩端。與傳統數碼相機不同的是,Clam採用了蛤蜊般可開合的機身造型,將兩枚鏡頭分別設計在了鏡頭前端和後端,有些像3G手機的雙攝像頭。這種相機的特點是,在合上相機的時候可以同時拍攝相機正面的景象和相機背面的攝影師,將自拍與拍攝同時搞定。同時還支援兩幅照片的疊合,創造具有藝術效果的影像。當開啟Clam相機時,可以拍攝並自動合併全幅影像,可謂一機多能。除了兩枚鏡頭外,Clam相機還具有兩塊液晶屏,可以分別顯示所拍攝的不同角度的照片。當然,作為概念機,Clam相機還沒有任何上市訊息。

  雙反相機知名品牌

  國內知名品牌主要有

  中國大陸 海鷗相機  牡丹相機  珠江相機  東方相機

  國外知名品牌有

  德國  祿萊Rollei  日本  瑪米亞MAMIYA  美能達MINOLTA  雅西卡YASHI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