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麟手機的最新資訊大全

  “祖傳黑邊”到這一代產品上才有明顯的改觀,華為員工甚至在微博上已經明確表示,技術上根本就不是問題,更重要的是,這個時候對手們都已經紛紛在試水無邊框、全面屏等概念。以下是小編為你精心整理的麒麟手機的最新資訊,希望你喜歡。

  麒麟手機的最新資訊

  北京時間2月26日晚,華為在MWC2017開展前釋出年度旗艦P10,售價649歐元,摺合人民幣應該是4704元,相比上一代產品漲了50歐元,也就是貴了360多元。

  如果單純從配置和技術來看,新發布的華為P10並沒有太多特別的地方,甚至可以概括為一款縮小版的Mate 9,這也可能會導致P10、P10 Plus和Mate 9之間定位重疊的尷尬以及漲價50歐元值不值的問題?

  如果你要問,漲價之後的華為P10算不算人生贏家,現在還沒人能夠回答,但可以肯定的是,麒麟處理器是絕對的主角之一。

  麒麟處理器該揚眉吐氣了

  華為的口號裡不缺少創新,去年科技創新大會上,任正非就曾說過,“不堅持創新,遲早會被顛覆”,但在消費者業務上,落到產品上的創新不算太多,不管是2K螢幕、雙曲面屏還是前置指紋,華為都是跟隨者,唯獨處理器卻走出了自己的路。

  當然,這並不是說麒麟處理器已經取得了絕對意義上的成功,今天釋出的華為P10,也不過是採用了去年就已亮相麒麟960晶片,在效能基準測試當中,這款晶片和驍龍821最多隻能算不相上下。

  麒麟處理器贏就贏在,可以讓華為的手機業務不受高通的牽制,這句話反過來問,誰在受高通的牽制?答案几乎可以覆蓋所有安卓手機廠商。

  由於高通的策略問題,今年MWC展會驍龍835終端可能會缺席,這也讓人調侃“世界移動大會移不動”,但由於華為採用了自主的處理器方案,新旗艦P10系列得以順利釋出,而這要歸功於10多年前華為啟動的自主晶片策略。

  據悉,截止去年8月,搭載麒麟晶片的華為和榮耀終端產品出貨量已經突破1億,隨著電視等其它平臺陸續引入麒麟處理器,其市場份額還將會越來越多,所以比起P10,今天更應該揚眉吐氣的是麒麟處理器。

  除了華為,小米也在嘗試聯合聯芯科技推出松果處理器方案的訊息也已經落錘定音,相應的產品也在陸續商業化,但真正成熟卻仍然有很長的路要走,華為就是個很好的例子。

  這外觀是故意碰瓷吧?

  手機外觀設計“撞臉”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但華為的P系列卻是一股清流,整體外觀獨樹一幟,只是今天釋出的P10系列好像變了。

  如果說P6到P9這幾代產品,整體的外觀稜角分明,那麼P10系列算得上是非常圓潤,但從方正到圓潤的過渡,卻有一種故意碰瓷的味道。

  首先,P10系列的外觀也不免俗的走上了“撞臉”iPhone的道路,除了越來越圓潤之外,機身的天線條都是蘋果的那一套邏輯,當然,你也可以說魅族最先將這種方案產品化。

  更有意思的是,P10雖然將後置指紋按鍵挪到了機身正面,但在互動方式上,魅友們應該更願意相信,這是魅族的“偉大發明”。

  至於為什麼要在外觀上碰瓷,藉助成熟的技術,降低量產的壓力是關鍵因素之一,另一方面,這種標準化的樣板設計,也能有效避免設計上可能帶來的失敗風險。

  客觀的說,華為手機的設計水平和製造工藝確實在逐年提升,倒退回P6時代,大量使用者曝光稱機身後蓋翹起,至於原因則是五花八門,既有電池鼓包,也有膠水不牢, 但這些都反映了華為手機早期階段的水準偏低的問題。

  麒麟被逼出來的賺錢機器

  華為P10的起售價為699歐元,相比P9漲了50歐元,可以預見的是,國行版本也將會同步漲價,這個新系列就是追逐利潤的產品。

  在此之前,就有部分國產廠商因為匯率和元器件成本而宣佈漲價,華為自然也跳不出這個定律,但在此之外,利潤上不去也是逼著P10系列漲價的原因之一。

  公開資料顯示,2016年華為手機業務銷售額1780億元,其中高階手機佔了44%,資料夠華麗,但仍沒有達到集團的預期,有訊息稱,任正非在華為消費者BG年度大會上指出,“公司EMT華為經營管理團隊會議給終端訂了一個小目標:三年內,服務水平趕上蘋果,利潤率趕上OPPO、VIVO。”

  華為手機利潤率要達到什麼水平未公開,漲價無疑是辦法之一,但考慮到成本也在相應提升,利潤率提升空間也值得商榷,比如過去因為成本而始終不願解決的黑邊問題,P10身上也基本根治,而聯合PANTONE定製機身顏色,改進工藝,這些都會給成本的優化帶來負擔。

  抬高價格可以提升利潤率,但整體利潤的上升,離不開銷量的支援,但這仍然是P系列的一大的挑戰。

  據悉,華為P9在去年釋出之後的9個月內銷量超過1000萬臺,增長勢頭迅猛,但這樣的增長勢頭在漲價50歐元且遲遲未開啟美國市場大門的前提下能否維持下去?

  單就出貨量來看,華為和三星、蘋果之間的差距也仍然懸殊,StrategyAnalytics統計顯示,截止去年上半年,三星S7系列只用了一個季度的時間,出貨量就超過了2500萬臺,而蘋果最近一個財季則總共售出了7829萬部iPhone。

  麒麟抱著別人的大腿保守前進

  華為手機業務的成就,很大一部分歸功於合作伙伴,有些是針對產品技術的改進,有些則是針對品牌的提升。

  技術改進方面,比如聯合徠卡定製的SUMMARIT系列雙攝像頭,這套方案先後被用到P9、Mate 9系列上,基於徠卡的技術底蘊,成像方面的水準也確實得到了外界的認可。

  今天的華為P10,除了繼續抱徠卡的大腿之外,又找來了PANTONE為其外觀顏色方案背書,至於PANTONE是個什麼樣的存在?時尚界的設計都會參考其年度流行色標準,可以說是色彩行業中絕對的權威。

  品牌上,最典型例子是聯合保時捷推出Mate 9限量版本,這種合作確實讓華為獲得了了不錯的口碑和影響,至於銷量,應該不會太好,否則P10系列應該不會缺席保時捷版本,即便保時捷不續約,也可以有阿斯頓馬丁、瑪莎拉蒂等等版本。

  雖然抱著合作伙伴的大腿找賣點,但華為手機在新技術上卻仍然保守。

  到目前為止,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廠商引入雙曲面屏,華為在保時捷限量版Mate 9和Mate 9 Pro身上雖然也有試水,但卻未將其延伸至P10系列上,而在2K解析度螢幕上,華為更是以耗電等理由一拖再拖。

  前面提到的“祖傳黑邊”也是一直到這一代產品上才有明顯的改觀,華為員工甚至在微博上已經明確表示,技術上根本就不是問題,更重要的是,這個時候對手們都已經紛紛在試水無邊框、全面屏等概念。

  在內部技術的應用上,華為也偏保守,比如2012實驗室出品的深度定製人工智慧服務和“八曲面設計”都只是應用到了榮耀Magic之上,更重要的是,榮耀Magic採用的5V/8A的40W快充技術,也沒能出現在P10之上,而只是採用了4.5V/5A的SuperCharge。

  靠合作伙伴,又很保守,這很難讓人將華為和贏家聯絡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