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著名的十艘船

  自從人類造出第一個木筏,海洋便開始成為了人類歷史的重要部分。從古羅馬時期的三層划槳戰船,到風帆戰艦,再到當今核動力超級航母,人類與船便結下了不解之緣。漫漫歷史長河,人類建造的船隻成千上萬,其中有一些讓世人矚目,成為傳奇。下面由小編為大家盤點

  1.英國皇家油輪——泰坦尼克號

  成名原因:“絕不會沉沒”的沉沒船

  顯然,她是迄今為止最有名的一艘。其名Titanic來源於希臘神話中的泰坦神的名字,也許英國人的意思就是為了表明這艘船是絕不會沉沒的。他們欲向世人顯展示的不僅是她的龐大,還有他們先進的造船技術。的確,泰坦尼克是當時體積最大,速度最快的客輪。這艘英國白星航運公司的得意之作於1912年4月10日從英國出發開始了她的處女航。

  結果,五天之後,還沒到紐約就撞上了海底冰山沉了。船上2300人有1500人葬身在冰冷浩瀚的北大西洋。國際社會一片譁然。大自然用實際行動警示全人類:你們的先進技術成就永遠無法與自然的力量相比!

  2.美國戰——亞利桑那號

  成名原因:珍珠港事件中1177遇難,後是喚起美國人“愛國之情”的代名詞。

  二戰時,日本偷襲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基地珍珠港,美軍毫無戒備。在歷時兩個多小時的空襲中,“亞利桑那號”停泊在珍珠港,被擊中的可能性也就是百萬分之一,但就那麼不幸的落到了僅投入二戰十五分鐘的“亞利桑那”頭上。

  總共1400名將士,1177人遇難,其中包括艦長和一名上將。熊熊大火燃燒了幾天才熄滅,殘骸竟無法打撈。

  1962年5月,總統肯尼迪指定亞利桑那號戰艦沉沒處為國家陵園,並在其沉沒處的水上建立了亞利桑那戰艦紀念館。對於美國人來說,他決不僅僅是一堆殘骸。他喚起的是美國人的愛國之情,代表著美國精神堅定、奉獻的代名詞。

  3.德國戰艦——俾斯麥號

  成名原因:二戰時體積最大速度最快的戰艦

  也許沒有哪一艘戰艦像一樣,攻入英國皇家海軍的腹地,讓其為之膽戰心驚。這艘高達823英尺的德國無敵戰艦最高航速為30節,是二戰中納粹德國海軍主力水面作戰艦艇之一,是俾斯麥級戰列艦的一號艦,也是當時海上體積最大速度最快的戰艦。第一次出海作戰,“俾斯麥號”就在1941年5月24日的丹麥海峽海戰中擊沉了被稱為英國皇家海軍著名的“胡德號戰列巡洋艦”。因此,英國皇家海軍派遣了大量軍艦前往攔截“俾斯麥號”。3日後,以“喬治五世”號和“羅德尼”號戰列艦為首的英國皇家海軍的軍艦圍攻,使其沉沒。

  人們發現了海底的“俾斯麥號”。令世人震驚的是,儘管在最後的一次戰役中慘遭重創,他仍然儲存相當完整。也就是說,事實上很有可能“俾斯麥號”是自己鑿沉而並非被英國海軍擊毀。這首傲視群雄的德國戰艦以他自己頑強的方式笑到了最後。

  4.美國戰艦——緬因號

  成名原因:該船的爆炸和沉沒也成為了美西戰爭的導火索

  有些戰艦的聞名於世不是因為他打了某場漂亮戰役,而是因為他代表著什麼,美國戰艦緬因號便是這樣的一個傳奇。他是美國海軍的一艘6682噸級二等無畏艦,以美國緬因州的名字命名。

  1898年2月16號,在古巴的公民戰艦“緬因號”發生爆炸。爆炸威力巨大,幾乎炸掉前側三分之一的船體,其餘的殘骸迅速沉入海底,至少造成266人死亡。訊息傳來,美國人極為震驚悲痛,發出了“記住緬因號”的吶喊,全美也隨之進入緊急狀態。

  建在紐約市的緬因號紀念碑

  該船的爆炸和沉沒也成為了美西戰爭的導火索。但是,關於他真正的沉沒原因直到現在仍是一個迷。1911年,由於海底常年淤泥堆積,殘骸位置上升阻礙了航海。人們將其拖出海面,並以最隆重的軍禮送他最後一程。

  5.英國皇家海軍艦艇——勝利號

  成名原因:歷史上最大,最著名的風帆戰列艦之一,也是英國當年海上霸權的象徵

  這艘名艦於1759年開始建造。1765年下水,1778年開始服役,是歷史上最大,最著名的風帆戰列艦之一。全艦由榆木、橡木製成,共耗用2500株優質木材樹,相當於60英畝的百年老林。作為英國傳奇式的海軍司令納爾遜的旗艦,他參加了著名的特拉法加大海戰,而英國人憑此役抵擋住了拿破崙的進攻。

  1805年10月,在英法特拉法加大海戰中擔任英國艦隊司令納爾遜的旗艦,大敗法西聯合艦隊。特拉法爾加海戰的勝利,不僅把英國從拿破崙入侵的威脅中解脫了出來,而且確立了英國的百年海上霸主地位。正因如此巨大的歷史意義,英國人把納爾遜視為偉大的民族英雄,他的旗艦“勝利號”也被當作重要的歷史文物而儲存了下來。現在,“勝利號”永久保存於英國樸次茅斯港,是英國當年海上霸權的象徵。

  6.美國戰艦——密蘇里號

  成名原因:日本簽署無條件投降書的地點,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畫上了句號

  以總統杜魯門家鄉的州名命名的“密蘇里”號艦通體裝甲防護,一般部位厚150毫米,重要部位達400毫米,是戰後世界上裝甲最厚的水面戰艦。雖然未參加過任何一對一的海戰,“密蘇里”號卻見證了二戰結束的歷史性時刻。

  1945年9月2日9時02分,停泊在日本東京灣中的“密蘇里”號成為日本簽署無條件投降書的地點,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畫上了句號。但是,這並非這艘4萬5千噸戰艦在歷史舞臺上唯一一次的出場。

  1990年8月2日,伊拉克入侵科威特,海灣戰爭爆發。“密蘇里”號戰列艦在裝備高階水雷避碰聲納的美艦“柯茨”號護航下,通過水雷區,到達指定攻擊陣位,用9門406毫米大炮將伊軍的指揮中樞、彈藥庫、炮陣地、導彈陣地、雷達站等予以破壞,給多國部隊地面進攻部隊以強有力的火力支援。1992年3月31日,在熱烈的禮炮聲和號角聲中,“密蘇里”號緩緩地駛回到美國洛杉磯港碼頭,結束了它那輝煌的一生。

  7.美國戰艦——憲法號

  成名原因:服役時間與美國海軍的歷史一樣長,且永久現役永不退役的船

  別名“老鐵殼”的“憲法”號風帆炮艦是十九世紀美國獨立戰爭時期最有名的一艘戰艦。他參加過40多次海戰,在一對一的戰艦較量中更是屢屢獲勝,因而成為海軍拼搏和勝利的象徵。

  1828年7月,他暫時退役了,政府決定拆解該船。但是詩人奧利弗·赫爾莫斯的詩《老鐵甲》使其儲存下來。於是,這艘美國海軍的第一艘自己生產的戰艦,服役時間與美國海軍的歷史一樣長,而且是永久現役永不退役。

  現在,他被儲存在波士頓,艦上有60名現役海軍士兵,他們的任務被海軍列入“特殊勤務”來安排,平時停在波士頓查爾斯頓軍港作為軍事博物館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經歷了數次大修和平時的細心維護,該艦一直都可以航行,並經常在全國巡迴展示。

  8.美國北方海軍小型裝甲炮艦——莫尼特號、南方邦聯海軍裝甲艦——弗吉尼亞號

  成名原因:近代意海上炮戰中首次投入的鐵甲艦

  在美國南北戰爭期間,美國北方海軍的小型裝甲炮艦“莫尼特”號首次採用了封閉的迴旋式炮塔。它與南方邦聯海軍的“弗吉尼亞”號裝甲艦於1862年3月發生了首次近代意義上的海上炮戰——1862年的漢普敦海戰。就這場以平局收尾的戰鬥本身而言並沒有任何特別之處,但它卻在整個美國海軍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因為,這是這次戰役首次投入鐵甲艦。

  1973年,他們的殘骸在哈特拉斯角被發現。隨後還發現了諸如炮臺、螺旋槳、引擎以及船員個人物品的等東西。現在,這些遺留物在維吉尼亞紐波特紐斯的水手博物館展出,遺址被定位國家地標。

  9.英國潛艇——亨利號

  成名原因:海戰史上第一艘擊沉敵艦的潛艇

  “亨利號”潛艇是海戰史上第一艘擊沉敵艦的潛艇。1861年,美國南北戰爭爆發。戰爭爆發時,南北海軍共有各型艦船42艘,不過北方海軍佔有明顯優勢。鑑於此種情況,南方海軍只得借用美國潛艇“開山鼻祖”富爾頓當年留下的潛艇設計方案和圖紙,建造了幾艘潛艇。

  1862年2月,在經過了兩艘原型潛艇的航行試驗後,“亨利”號順利下水並馬上開往前線。1863年,亨利號已經成功試水,但之後卻經歷了兩次沉沒,導致13名船員喪身。1864年2月擊沉了北方聯盟一艘最大的戰艦,是海戰歷史上潛艇首次成功擊沉戰艦。勝利完成任務之後,“亨利”號不但沒有撤離戰區,卻神祕消失於茫茫大海中。直到1995年,人們才發現此潛艇的殘骸就在離事發點1000碼之外。

  10.聖瑪利亞號

  成名原因:傳說中神祕鬼船的原型

  儘管“聖瑪麗亞”號是一艘行駛緩慢、外觀醜陋的葡萄牙貨船,但是沒有人能夠否認他在世界的聲譽。“聖瑪麗亞”號具備800桶酒的裝載量,重量可達80噸。它全長23.9米、寬7.9米,吃水深度約2米。

  1897年5月的一天,它載著數百桶啤酒從里斯本出發前往裡約熱內盧。可是,它這一去猶如泥牛入海,杳無音訊,就連船上的水手,也全部下落不明。當時,來往於這兩地之間的商船頗多,但誰也沒有見過這條船。面對茫茫大海,人們自然無從尋找。“聖瑪麗亞”的失蹤之謎在當時的歐洲引起了巨大的轟動。隨著時間的流逝,“聖瑪麗亞”號已開始逐漸被人們遺忘了。

  然而1903 年8 月,它卻突然又成為人們議論的中心。原來,一艘名叫“埃及女皇”號的英國商船,突然在離里約熱內盧數千海里的巴哈馬群島附近海域上重又發現了它的蹤影!“聖瑪麗亞”號失蹤案仍然是一個謎。人們還可以繼續給這個謎做出各種各樣的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