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為讀書的手抄報四年級

  書籍是人類智慧的結晶。讓多讀書漸成風氣,提升自己的修養和素質。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希望大家喜歡。

  1:享受閱讀

  有人說吃喝玩樂是一種享受,有人說勤奮工作是一種享受,有人說縱情山水是一種享受。而我始終認為:閱讀才是一種真正的享受!

  閱讀是一個放鬆身心的過程。“茶亦醉人何必酒,書能香我不須花”,閱讀帶給我的快樂使我至今仍很好地保留了一份難得的清閒心情。拋開人世煩擾,沉入書的世界,在靜謐和花香中,與文字一起放浪形骸,泛舟四海。激動處,拍案而起,朗然而誦;激忿時,扼腕擊節……人與書“與之遊”、“與之舞”、“與之享”,真是“至樂無聲惟孝悌,太羹有味是讀書”,“不知魏晉矣!”

  閱讀是一個陶冶性情的過程。坐在微風拂面、垂柳依依的郊外或村頭,臨風展卷,叩問古今,從中獲得的快樂就像啜飲美酒,醉人的醇香讓靈魂飛舞,讓生命入夢,讓智慧萌芽。默讀,濾除了心間的浮躁;泛讀,濯去了心靈的瑕疵;朗讀,喚醒了沉睡的年輪。心在閱讀中返青,纖塵不染,洗盡鉛華;身在閱讀中輕盈,名韁利鎖,遠遁無形。身心俱爽,澄澈碧透,胸襟間赫然鋪展一張“去留無意,閒看庭前花開花落;寵辱不驚,漫隨天外雲捲雲舒”的大隱圖畫!

  閱讀是一個精神遠足的過程。文章是案頭的山水,山水是地上的文章。閱讀,可使人的生命肌骨日趨豐滿,可使人的視野逐漸廓清。居三尺茅廬,足不出戶,便可實現“獨與天地精神相往來”的精神夢想!在“綠撒蝴蝶著春色,墨點黃花染書香”的意境中,閱讀,使人通過文字的媒介,與先哲攜手,與大家攬腕,神遊岱宗而小齊魯,心騖大漠而聞胡笳;天人同頻,古今合一,思想在閱讀中飛天一樣縱橫古今,逾越四海!

  閱讀是一個啟智增識的過程。“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通過閱讀,人們踏著這架階梯,一步步從野蠻走向文明,從狹隘從走向寬闊,從矇昧走向豁達。在閱讀中,人們體味到生命的高度,如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體味“生命是一塊鐵”的真正含義;在閱讀中,領略人類文化的璀璨精髓,如讀《國學拾遺》,景仰中華五千年舉世無朋的文化偉力;在閱讀中,人們感受著人間真情陽光般的撫慰,如讀《母親》,始知大愛無聲,大愛無形,大愛無痕……

  時下,有一句話很是流行:享受過程。就農事來講,農民從春種、夏鋤的過程中,體驗到耕耘的快樂,悟懂了“春華秋實”的人間至理。就閱讀而言,只有在博覽群賢、遍賞芳華的過程中,才能體會到“開卷有益”的妙處和“萬里清風來”的意境。從這個意義上講,享受閱讀的過程,其實就是享受人生的過程!

  圖一

  圖二

  圖三

  2:讀書的經典語句

  1、走進自然科學知識的領域裡,《十萬個為什麼》中的雷電星雨在天空住久了也回來到我們的人間做客,他們其實並不稀奇,只是因為遙遠而難得見面而已,太陽、月亮不是經常在我們的世界裡轉悠著嗎?

  2、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

  3、沒有意志的人,一切都感到困難;沒有頭腦的人,一切都感到簡單。

  4、盡信書,莫如無書。

  5、吃飯不嚼不知味,讀書不想不知意。

  6、聞而不審,不若無聞。

  7、為做學問而讀書,是讀書人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古人視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更有那“半部論語治天下”的美談,然而,莘莘學子能功成名就的畢竟有限,差別不在於人的智商和才氣,關鍵在於人的毅力,在於能不能持之以恆。

  8、吃別人嚼過的饃沒有味道。

  9、書,如細雨過後的梧桐,洗去了浮華,透出了青綠。在清閒午後,子落日黃昏,用眼睛讀書,用心讀書。讀不盡精彩豐富的書。

  10、人生遇到不如意或困惑,我特別喜歡在書中找答案,而每次尋找,都能找到。我總是將其看做神啟,覺得是個非常不可思議的事情。讀到我想找的答案後,我會興奮的很久都將微笑掛在臉上,遇見我的人一定以為我遇到了什麼好事,其實只是找到了困惑已久的人生答案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