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枕黃粱的典故

  一枕黃粱,比喻虛幻的夢想,夢幻的不現實的好事。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

  唐人傳奇小說中,有一篇《枕中記》沈既濟作,內容大意是:

  青年盧生,旅途中經過邯鄲,住在一家客店裡。道人呂翁,也住在這家客店裡。盧生同呂翁談話之間,連連怨嘆自已窮困的境遇。呂翁便從行囊中取出一個枕頭來,對盧生說:“你枕著這個枕頭睡,就可以獲得榮華富貴。”這時,店主人正在煮黃粱飯黃色的小米飯,離開飯時間尚早,盧生就枕著這個枕頭,先睡一會。不想一睡下去,立刻做起夢來。

  在夢裡,他娶了清河崔府裡一位高貴而美麗的小姐,生活闊綽,十分體面。第二年,又考中“進士”,後來步步高昇,做官一直做到“節度使”、“御史大夫”,還當了十年“宰相”,後來又受封為“燕國公”。五個兒子,都和名門望族對了親,而且也都做了官;一共有十幾個孫子,個個都聰明出眾。真是子滿堂,福祿齊全。他一直活到八十多歲才壽終正寢。

  夢一結束,他也就醒來了。這時,他才發覺原來是一場夢,店主人煮的粱黃飯還沒有熟哩。盧生想想幾十年榮華富貴,竟是短暫的一夢,很覺驚異。呂翁笑道:“人生就是這樣!”

  元人馬致遠和明人蘇漢英,曾根據這個故事,稍改情節而先後寫成雜劇《黃粱夢》。明人湯顯祖也改寫過雜劇《邯鄲記》。清人蒲松齡還將故事情節加以發展,寫成《續黃粱》。“一枕黃粱”這句成語,就是從上述故事而來。

  “一枕黃粱”,就是一場空夢的意思,也說作“一夢黃粱”、“黃粱美夢”,或“黃粱夢”、“邯鄲夢”。和“南柯一夢”的意思差不多。但通常用的時候多半帶有諷刺的意味。

  其實,人生在世,也許真的就是一枕黃粱,夢中的一切奮鬥和追求,在夢醒後都變得毫無意義。那麼,人生的真諦到底在哪裡呢?也許放棄夢中那不實的追求才能最終找到答案。

  【拼音】 yī zhěn huáng liáng

  【近義詞】 黃粱一夢邯鄲一夢、黃粱美夢、白日做夢

  【反義詞】 如願以償、稱心如意、春風得意、心想事成

  【語法】 緊縮式;作賓語;含貶

  【解釋】用來比喻根本不能實現的企圖和願望,或是那些虛幻、一場空的事物。“黃糧”是小米,“黃粱一夢”,意思就是煮一鍋小米飯的時間,做了一場甜蜜的美夢。

  【出處】唐·沉既濟《枕中記》載,盧生在邯鄲旅店中晝寢入夢,歷盡富貴榮華,一覺醒來,主人黃粱尚未熟。

  相關文獻介紹:

  《枕中記》是唐代傳奇小說,作者是沈既濟。之後一再被人續寫改編,元朝馬致遠作《邯鄲道省悟黃粱夢》,明朝湯顯祖改編《邯鄲記》,清代蒲松齡作《續黃粱》。

  作者簡介:

  沈既濟約750--800字不詳,蘇州吳人。唐代小說家,史學家。元和姓纂作吳興武康人。此從兩唐書生卒年均不詳,約唐德宗建中元年前後在世。

  經學該明。楊炎薦其有良史才,召拜左拾遺、史館修撰。嘗請省天后紀,閤中宗紀,議不行。唐德宗立,銳於治,詔兩省分置待詔官,權公錢收子贍用,沈既濟諫止。後楊炎得罪,沈既濟坐貶處州司戶參軍。

  復入朝,位禮部員外郎,卒。沈既濟著有<建中實錄>十卷,《舊唐書本傳》及傳奇文《枕中記》、《任氏傳》,《全唐文》錄其文6篇,並行於世。《枕中記》和<任氏傳>是中唐傳奇中創作年代較早的名篇,標誌唐傳奇創作進入全盛時期,對後世文學頗有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