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描寫端午節古詩詞

  端午節起源於中國,最初是中國人民祛病防疫的節日,在古代詩歌中有哪些描寫了端午節的呢?下面是由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一

  浣溪沙·端午宋代:蘇軾

  輕汗微微透碧紈,明朝端午浴芳蘭。流香漲膩滿晴川。

  綵線輕纏紅玉臂,小符斜掛綠雲鬟。佳人相見一千年。

  譯文

  微微小汗溼透了碧色的細絹,明日端午節用芳蘭草沐浴。流香酒般的浴水、油膩佈滿大晴的江面。

  五彩花線輕輕地纏在紅玉色手臂上,小小的符篆或赤靈符斜掛在耳下的黑色髮髻上。與朝雲同過端午節,天長地久,白頭偕老。

  註釋

  ⑴浣溪沙:唐教坊曲,後用為詞牌名。分平仄兩體,字數以四十二字居多,還有四十四字和四十六字兩種。

  ⑵端午:民間節日,在舊曆五月初五。

  ⑶碧紈wàn:綠色薄綢。

  ⑷芳蘭:芳香的蘭花。端午節有浴蘭湯的風俗。

  ⑸流香漲膩:指女子梳洗時,用剩下的香粉胭脂隨水流入河中。杜牧《阿房宮賦》:“棄脂水也”。

  ⑹“小符”句:這句指婦女們在髮髻上掛著祛邪驅鬼、保佑平安的符錄。雲鬟huán:女子的髮髻。

  二

  和端午宋代:張耒

  競渡深悲千載冤,忠魂一去詎能還。

  國亡身殞今何有,只留離騷在世間。

  譯文

  龍舟競賽為的是深切悲念屈原的千古奇冤,忠烈之魂一去千載哪裡還能回還啊?

  國破身死現在還能有什麼呢?唉!只留下千古絕唱之離騷在人世間了!

  註釋

  ⑴競渡:賽龍舟。

  ⑵詎jù:豈,表示反問。

  ⑶殞yǔn :死亡。

  ⑷離騷:戰國時楚人屈原的作品。關於篇名,司馬遷在《史記·屈原列傳》中解釋為“離憂”;王逸在《楚辭章句》中解釋為“別愁”;近人或解釋為“牢騷”,或解釋為“楚國曲名‘勞商’的異寫”。關於寫作年代,有人認為寫於楚懷王當朝,詩人被疏遠以後;也有人認為作於頃襄王當朝,詩人再放江南時。迄無定論。《離騷》是中國古代詩歌史上最長的一首浪漫主義的政治抒情詩。詩人從自敘身世、品德、理想寫起,抒發了自己遭讒被害的苦悶與矛盾,斥責了楚王昏庸、群小猖獗與朝政日非,表現了詩人堅持“美政”理想,抨擊黑暗現實,不與邪惡勢力同流合汙的鬥爭精神和至死不渝的愛國熱情。詩中大量運用了古代神話傳說,以想象和聯想的方式構成了瑰麗奇特的幻想世界,又以神遊幻想世界的方式表現了詩人對理想的熱烈追求。詩中大量地運用了“香草美人”的比興手法,將深刻的內容藉助具體生動的藝術形象表現出來,極富藝術魅力。《離騷》具有深刻現實性的積極浪漫主義精神,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三

  小重山·端午元代:舒頔

  碧艾香蒲處處忙。誰家兒共女,慶端陽。細纏五色臂絲長。空惆悵,誰復吊沅湘。

  往事莫論量。千年忠義氣,日星光。離騷讀罷總堪傷。無人解,樹轉午陰涼。

  譯文

  到處採擷艾蒿、蒲草繁忙,誰家的青年男女,準備過端午節?五色絲帶纏繞著手臂唱歌跳舞。我內心惆悵,還有誰在端午節追悼屈原?

  過去的事不要評論衡量,屈原忠義氣節,可與日月相比。讀完了《離騷》總能感到悲傷。沒有人理解我的心情,只有在樹蔭底下乘涼。

  註釋

  ⑴小重山:詞牌名。又名“小重山令”。《金奩集》入“雙調”。唐人例用以寫“宮怨”,故其調悲。五十八字,前後片各四平韻。

  ⑵端午:農曆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午日節等,中國傳統的民間節日。亦以紀念相傳於是自沉汨羅江的古代愛國詩人屈原,有裹粽子及賽龍舟等風俗。

  ⑶碧艾:綠色的艾草。香蒲pú:多年生草本植物。俗稱蒲草。生長在水邊或池沼內。葉狹長,夏季開花,雌雄花穗緊密排列在同一穗軸上,形如蠟燭,有絨毛,可做枕頭心;葉片可編織蓆子、蒲包、扇子。花粉稱蒲黃,用為止血藥。舊時端午節有在門口掛菖蒲、艾葉、蒿草、白芷等植物的習俗。明陳汝元《金蓮記·就逮》:“角黍包金,香蒲切玉,是處龍舟飛競。”

  ⑷端陽:端陽節,端午節的別稱。明馮應京《月令廣義·歲令一·禮節》:“五月初一至初五日名女兒節,初三日扇市,初五日端陽節,十三日龍節。”

  ⑸五色臂絲:荊楚風俗,端午節以紅、黃、藍、白、黑五彩絲係臂,相傳這五彩絲線代表著東、西、南、北、中五方神力,可以抵禦邪祟災瘟,人們稱之為“長命線”。一說這五彩象徵著五色龍,可以降服鬼怪。

  ⑹惆悵:因失意或失望而傷感、懊惱。《楚辭·九辯》:“廓落兮,羈旅而無友生;惆悵兮,而私自憐。”

  ⑺吊:憑弔,悼念。沅yuán湘:二水名,沅水和湘水的並稱。沅水發源於貴州,湘水發源於廣西,都經過湖南省注入洞庭湖。戰國楚詩人屈原遭放逐後,曾長期流浪沅湘間。湘水支流中有汨羅江,為屈原自沉之處。《楚辭·離騷》:“濟沅湘以南征兮,就重華而陳詞。”這裡指代屈原。

  ⑻往事:過去的事情。《荀子·成相》:“觀往事,以自戒,治亂是非亦可識。”此指屈原投江自盡之事。論量liáng:評論,計較。唐吳兢《貞觀政要·論任賢》:“至於論量人物,直道而言。”

  ⑼千年:極言時間久遠。晉陶淵明《輓歌詩》:“幽室一已閉,千年不復朝。”忠義:忠貞義烈。《後漢書·桓典傳》:“ 獻帝即位,三公奏典前與何進 謀誅閹官,功雖不遂,忠義炳著。”此指屈原的忠貞義氣。

  ⑽日星光:屈原《九章·涉江》:“與天地兮比壽,與日月兮同光。”這句是說屈原的忠義氣節永不泯滅,就像太陽和星星的光輝一樣。

  ⑾離騷:指屈原的長篇政治抒情詩《離騷》。此詩抒發了不與邪惡勢力同流合汙的鬥爭精神和至死不渝的愛國熱情。

  ⑿解:懂得,明白。無人解:此句寫出作者感嘆不被世俗所理解的心情。

  ⒀午陰:中午的陰涼處。常指樹蔭下。宋蘇舜欽《寄題趙叔平嘉樹亭》詩:“午陰閒淡茶煙外,曉韻蕭疏睡雨中。”

1.描寫端午節的古詩名句

2.描寫端午節的古代詩歌

3.端午節唯美詩句

4.關於端午節的古詩詞

5.關於端午節的詩句大全

6.關於端午節的古詩詞